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好女难嫁> 第210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页(2 / 2)

一说这也有毒,那也有毒,这些人就不敢拿了,又不敢再放回去,更不敢扔了,兜着几颗土豆子,为难的很。

衙吏们见此,又不耐烦的说:怕个锤子的怕,就两种时候不能吃嘛,起了绿皮皮儿不能吃,长了芽芽儿不能吃,这个还能记不住噻?

哦,这回记住了。

有人壮着胆子问:那发了芽芽儿咋个办喏?

衙吏虽不耐烦,还是答了:种嘛,门前屋后,地垄地畔,哪个地方都能种嘛。一颗儿土豆子能种五六个坑儿,你们自己看着芽儿切么。这一颗下地,能填一家老小好几日的肚子

哦,哦哦哦,啥子?

这一颗真能种出那么多?

衙吏们再不耐烦与他们说话了,直接喝斥了几句:骗你们些穷鬼做啥子,地头里收了多少,你们是没看见么?滚滚滚,再多口多舌多问话,老子踢死你们个剁爪子鬼。

哦,哦哦哦,吓人的狠嗦,一群人头都不敢抬的顺着山路的边沿下去了。

地里,挖出的土豆子,被人抢着捡了,又堆在一起,相隔十几步就堆一堆,看的人又惊又喜的。

这粮种,果然高产。

玉米地和土豆是套种的,一垄玉米一垄土豆,土豆种的不多,也就百十亩,还有几十亩杂粮田,剩下的地,都种了玉米。

只有种在最边缘上的二亩的玉米没剪穗,收了后做粮食,其他的玉米都剪了穗成了种苗。

徐知安先掰了一棒子自家吃的玉米,又掰了一棒子留种的玉米,扯了外皮给张属官看。

两者相差不大,不过留种的玉米成熟度稍好些,颜色也黄亮些。

这是这两年新发现的粮种,原是我母亲从海外带回来的种子,我家里种了几年也不得法,后来我家岳父来家时,将它当了稀罕的花草带回家给我未婚妻种着耍,误打误撞的,竟将它种成了气候。我岳父见此物可做粮食食用,便在苏北开始种试验田,收成之后,应天府将它作为一项政绩,递到京城。然后京里的农田司开始试种,第一年时遇着大旱,欠了收成,第二年又在直隶一带试种我又去了江南,之后便来了南浦。这批粮种是我打发人从苏北带回来的,这田地之前也是荒田,之所以将粮种种在这生地上,也是为了试验这粮种能不能适应南浦的地域气候如今看来,一切尚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