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小一知州的大小官吏与蜀王交涉此事,那就是在说笑话。
首领们的意见很坚定,要么答应他们的要求,要么兵戎相见。
老通判大人气的吹胡子瞪眼,扬着脖子喊:索性你们这些逆贼将我等杀死在这里了事。
蜀王要是通情理守律法,那就不是蜀王了,他们要敢上门讨要公道,蜀王就敢告他们通逆,三族都不得安稳,那还不如,就死在这里干脆省事。
徐知安抚了抚老通判的月匈膛安抚道:老大人不必生气,这事就交予我处理如何?
老通判尤自不愤道:大人不必却我,若他们一味不听诫告之言,非要打下山下,那就将老朽的尸骨一并带下山去,老朽己过知天命年,就当是为朝廷尽忠了罢!
第82章解决②共赢
尽忠?
尚不需如此。
徐知安一手将老通判按在座上,然后开口:本官虽新到任,已然知晓此事原由,只眼下,却不是争问由头与祸首的时候,蜀王府与各寨恩怨由来已久,非是杀几个人就能平息的,怨怨相报,只怕仇怨结的更深。若起事端,蜀王府是皇亲,而诸寨则是乱民,督军府必不会坐视不理,必然要出兵平乱南浦百族寨民加起来不足两万,且有多半是老幼弱妇,满打满算,五千壮卒而已。首领能逞一时之勇,铁心要一洗前耻,那我们不能再劝了,毕竟,有时尊严重愈性命。只我想问一句,若这四五千壮卒战死之后,遗留下来的老弱妇孺要如何安置?难道要她们受你们之连累,冠上乱贼的名号,无处躲身,流离失所,或被人发卖后受奴役折磨么?你们既要牺牲掉整个族民只为一时的利害,无视老弱妇孺的性命,随她们生死由命,那么,本官无话可说,你等即可出兵。
头人们听了又是一怔,脸色更不好看了,其中一个头插野雉彩羽的头人愤而怒道:难不成,我们的族人就白死了噻?汉人心肠太黑,嘴一开,就想让我们吃了这个大亏,你们都是一伙嗦的,口里说的比天上的云彩还漂亮,逼害起人来,比那山里的野猪还狠毒,都是一条黑水沟里流出来的水,心脏的很噻!
徐知安很镇定说:随你怎么想,不过我说的事,你们心里都清楚后果,无所谓逼害与否,只是告知你们一个结果罢了。自来一个巴掌拍不响,蜀王府贪婪,你们的行事也未必不见蛮横,地上躺的那些人,除过你们的族人,也有王府的府兵,各自都有伤亡,盐井依然在你们的寨子里,还不趁势收手,难道真要造成灭族之势才肯罢手不成?真到那时,依你们对蜀王的了解,他肯不肯就此罢手?事情已然发生了,你们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抚逝者家人,再想法子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静稳健的壮大自身的实力,而不是,轻易的乱起干戈,引来更大的祸事。你们心里不存朝廷,然在朝廷众官员心里,百族化外之民,依然是我朝子民,轻易动刀兵,于我等而言,便是同室操戈之举,其悲痛之情,无法言表。我们来此,自是为了平息事态,然未必不存拯救保全你等之心,还望首领们细想一番才好。
理么,能说通当然好,再说不通,只能叹一声无可奈何,呜呼哀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