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在年代文里搞扶贫> 第251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页(1 / 2)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主角的名字都出自主席的诗词!

毛爷爷生日快乐啊,本章当然要发红包庆祝啦

另外有奖问答,奖励第一个猜出另一个名字出处的同志,注意审题哈(应该有人能猜出来哈,别让我冷场)

第126章蔗糖

沼气池发电那可是长缨的看家本领。

在她来到郁南县前,邹光明特意打听了下这位新领导,这年头信息交流不畅,以至于打听到的消息不是很多,但沼气池这个他的确知道。

在报纸上看到过。

阿秋有点懵,沼气池是啥?他听都没听说过。

电他是知道的,他每次进城跟人换东西都看得到,县城里有电,可明堂了。

可惜他们没钱,用不上。

长缨笑了下,“沼气池发电也得看条件,高山寨这边粮食种的少,也没什么玉米秸秆,那是搞沼气池的最佳原材料。”

邹光明有些着急,“那树叶和草不行吗?水稻秸秆也行的吧?“

人看到希望后不免会产生更大的期待,如果能解决高山寨的用电问题,他这个县革委会主任觉得自己起码尽到了一些义务,就没那么对不起这里的群众。

“邹主任是这样的,也不是不行,不过高山寨这边情况特殊了点,我们主任的意思是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咱们过来的时候看到这边有河对吧?”

这个阿秋懂的,“有的,那是我们的母亲河。”

他们用的水都来自那条河。

“你们可以发水电,和沼气发电没什么区别。”

水电?

这个邹光明倒是懂得,水电站嘛。

南方水资源多,用水发电倒是常态。

只不过这都是在大江大河才建造水电站,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在小村庄搞这个。

“徐秘书说的是,高山寨这边地理位置偏僻,就算是扯了电线过来,其实对他们也是用电负担,自家发电才是最好的选择。”

长缨看着邹光明,“邹主任,回头我让徐秘书协助,你把咱们郁南县的情况摸清楚,能沼气池发电的就沼气池发电,可以利用水力的咱们就建个小型的水电站,争取让郁南县的群众都能用上电。”

其实用电问题到二十一世纪也没完全解决,不过那时候有国家电网不计成本的去搞。

眼下嘛,长缨不打算给国家电网出难题。

她牵头来搞就是了,来到平川地区她真正意义上为这方土地的百姓做的事情,那就是让他们用上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