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青着脸跟府上几位爷商议过,最后决定还是让侯夫人穆氏回穆家一趟,去打听打听。
钟正江多年来一直挂着五品闲职上,在朝中也丝毫没有建树,空有一个侯夫人的名头,穆氏在外行走跟外边夫人们来往都没甚底气,尤其是提及朝中上下,穆氏向来掺和不进去,便是说也只能拿了父亲穆侍郎的名头才能压一压。
她一个出嫁的女儿,如今还是侯夫人,如此次数多了,娘家的嫂子们也不高兴,觉得她不该再拿穆侍郎的名头出来,叫穆氏又是羞愤又是恼怒,她已是钟家妇,当然更盼着侯爷钟正江有出息,妇随夫位,妇人的荣光都来自夫君子女,侯爷有出息了,她在外头在娘家才有脸面。
已是下晌,穆氏命人套了马车就往穆家赶,又连夜赶了回来。穆氏回来时脸色十分难看,叫几个等候的主子心里一紧。
老太太沉着声开口:“亲家老爷怎么说的?你一五一十讲出来。”
穆氏求上门时,穆侍郎正在庭中养鸟逗蛐,好不闲逸,见钟家着急,穆侍郎倒是通融通融,派了小厮去乌家和通政司那边打听了下。
去乌家的小厮回来得早,去通政司那边的过了许久才回来。穆侍郎是礼部侍郎,正三品大臣,他派人登门,朝中同僚多是会给几分薄面,通政司那边看他的面,倒是悄悄给透露了点口风。
小厮低着头,不敢看满脸期待的姑奶奶,只把通政司那边的回话一五一十说了:“折子已经递上去了好几日了,那边说陛下早便阅过了,已经撤下去了。”
撤下去的折子并非是毁了,而是存了下去,便是所谓留中不发,压折了。
天子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穆氏掩着面,脸上的凄苦是再明白不过:“父亲说了,此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了,往后侯爷升迁之事他不会再插手了。”
穆侍郎如今安稳坐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最是清楚分寸,岂会拿自己的仕途来为女婿铺路的?第一回许是看在姻亲份上,这一回出手便是在试探宫中意思,如今两分折子都被压下,便足以说明天子并不曾看在宫中钟嫔的份上赐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