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萃虽不知夏嬷嬷的意思,但对她来说这便是天大的喜事了,她之前知道些微的后宅阴私,知道话中有话,一句话有几层意思,还是听到了嫡母穆夫人的心声才知道点皮毛的,并没有人真正教过她。
秋夏两位嬷嬷迟早要走,她若是能跟着学上知道一些后宫阴私手段,便是两位嬷嬷走了,等皇子出身,他们母子两个也更有底气了些。钟萃颔首轻轻朝两位嬷嬷道谢:“多谢两位嬷嬷。”
“贵人客气了。”
缀霞宫的事,秋夏两位嬷嬷不时都会秉给徐嬷嬷,徐嬷嬷也会捡一些说给高太后听一听,高太后虽不出宫,但宫中的事却都是知晓的,她拨了拨手里一碗莲的叶子,高太后在宫中闲极无聊时,便会看看书,抄抄佛经,再养些莲花,永寿宫外那一池的莲花便是高太后亲自养出来的。
她听了徐嬷嬷的话,拨叶子的手一顿:“上次听你说这钟氏模样像极了那苏贵妃,我还当她也是一位有些心计的女子,却原来半点城府都没有,只两位嬷嬷教一教就叫她如此高兴了,想来倒是一位纯善之人。”
徐嬷嬷隔上几日便会去缀霞宫,倒是对钟萃多了解几分:“却实不像那等喜工于心计之人,奴婢原也想着,凭着一庶女出身能入宫为妃的,定是有些过人之处,而且还读书识字,钟贵人读的那书,宫中除了娘娘会翻上一翻,倒并无第二个嫔妃会读的,此女子很是谋略,不过奴婢这些日子冷眼瞧着,这钟贵人倒不是这等人,性子安静,又不喜张扬。”
世上大多女子读书都是认为认上几个字,会读两本书就算了的,尤其是嫔妃进宫后,多是去斗诗斗琴去了,少有进宫后还坚持读书的。
“你这样说,哀家倒是想见见人了。”高太后随口说了句,她经常听徐嬷嬷给她讲这些,尤其是知道她爱听那些给长孙准备衣裳物件的事,连花样子高太后都听得高兴,还不时跟徐嬷嬷探讨一番。
连带着听多了,顺着把钟萃的为人处事也听了些进去,等闻衍来永寿宫请安时,母子俩用完膳,宫人上了茶水退了下去,高太后这才说了几句:“倒是对皇长子的一应用度十分上心,这许久连门都没出,最多在外边林子里走几步,会读书写字,还给宫人讲典故,哀家倒是好久没见过脾气这么好的后妃了,她能入宫的事哀家听徐嬷嬷讲过了,也是可怜见的,倒不如给她个恩典,问问她可要见见亲眷的。”
闻衍轻轻颔首,在这等小事上自是听话孝顺:“依母后之意。”
闻衍登基十载,忙于前朝,高太后从来见他都是意气风发之势,今日难得见他面上带着几分疲倦,连一双星眉似都带着晦涩,关切的问道:“这些日子可是前朝之事太繁重了些,陛下身为万民之主,还是要多保重身子,莫要太过操劳,于朝政无益。”
闻衍轻轻拂了颊边垂落的一缕乌发,恭敬聆听:“母后放心,朕心中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