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将他过继过来,是有什么企图,宴烽了然于胸,他并不在乎宴涯的利用,更贴切的说,他乐意被宴涯利用,只不过这种利用是相互的,他能得到的益处是比他父亲多得多。
徐漠挑眉,那确实是,只要不是跟黎文漪相关的事情,宴烽向来是说道做到的,而跟黎家相关的,不提也罢,都是反复无常,宴烽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可不少了,要不是担心宴烽的小心眼,徐漠还真想笑话他当时信誓旦旦说不会对人家姑娘动心的那副样子。
*
宴烽在卫尉寺忙了好几日的公务,等到了休沐那日,打发下人,一律不见官场的同僚,就在家里陪着黎文漪吟诗作画,公事什么的,一概不管。
然而防住了公事,私事一时大意,没能挡住,沣京商人,宴烽和徐漠共同的好友,路君平上门来拜访了。
路君平是商人,之前忙着在各地做生意,近两日才回了沣京,宴烽不想见,可黎文漪听说来人是宴烽的好友,就唤人去招待客人了。
夫妻俩一起来见了路君平,没有事先跟路君平打过招呼,宴烽是不愿意他见阿漪的,但是宴烽又不想让黎文漪失望,在黎文漪明显想要了解他,了解他的交友时,拒绝的话,宴烽就说不出来了,也罢,见机行事好了,路君平又不是徐漠,不清楚他的实情。
路君平见到宴烽和黎文漪,带着热情和讨好的意思,在宴烽还没来得及开口前,就先送上了礼物,“没能赶上宴少卿成亲,是我的疏忽,这都的怨淮州发了大水耽误了行程,误了归期,这点小小心意,送给宴夫人,补上我的祝贺之礼。”
路君平的礼是一个锦盒,宴烽一看那大小就知道不太妙了,他成亲时收到的礼都是价值不菲的,以他的身份地位,上不了台面的礼就到不了他跟前,这倒没什么,但是他的阿漪不知道啊,就黎家那个样子,是从来不收礼的,他当着阿漪的面收了贵重的礼,岂不是落了黎彦谦的下乘?
更要命的是,路君平找什么借口不好,要说什么淮州发大水,百姓遭殃,他若无其事地收重礼,他的君子形象还要不要了?
宴烽抢在锦盒打开前正义凛然地说道:“路兄心意,我们夫妻二人心领了,既然淮州受灾,路兄不妨把这礼捐赠给受灾的百姓,百姓少受些苦,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贺礼了。”
宴烽尽可能地往大义上扯,希望路君平能够会意。
然而宴烽的希望落空了,路君平见多了这种说辞,以为宴烽只是客气客气,稍作推诿,让大家面上都好看,就自作聪明地对黎文漪说道:“宴少卿体恤民众,着实让人动容,路某会以大人的名义给灾民捐银子的,可眼下这礼啊,却不是单送给宴少卿的,路某是为夫人准备的,这是一盒上好的珍珠,还请夫人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