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也是修个善缘。”纪朗爽快地笑笑。他从袖子里拿出两本书交给了沈墨尘:“这本《道门初探》,还有这本《神识论》你且拿去看看。内容不算艰深,难的是如何从中体悟,旁人是帮不了忙的。若实在无法参悟也莫要强求,损伤了身体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记着了,谢谢仙师的忠告。”沈东千恩万谢,拉着阿尘给人行了个大礼。虽然这样粗浅的入门书放在修行界可谓多如鸿毛,但是在俗世,他们这样无权无势又没有门路的庄户人想要寻得一本也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章少年修者
两本修行书并不是用寻常纸张制成,每一页都莹白透亮,看起来就不像凡尘之物。沈东十分珍重地将它们用绸子包好再交给阿尘,阿尘就这样开始学修行了。
不过这之前他还要先学认字。沈东倒是识字,就拿了那两本书做教本,每日教阿尘认几行,念会了再学写。这个过程是很枯燥的,一般十几岁的小孩哪里能坐得住。可是阿尘出奇的用功,常常沈东都睡下了他还在灯下看书练字,或着闭目打坐调息,不把自己每日定的任务完成绝不会睡觉,性子真是执拗。浓黑又清冷的夜里,只有油灯昏黄的光在那跳动着,仿佛也有着生命,那光将单薄的少年周身都镀上了一层金。
有这样的努力,阿尘的进步非常明显。那两本修行书统共七八千言,到冬天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熟读默诵了,字也会写了大半。如果道行深浅是以学问作为标准,那阿尘一定能名列前茅。可惜修道之路实在太看重天赋,他已经这样努力了也仅能勉强感应到天地灵气,但没法将灵气凝聚在体内。而要达到纪朗所说的“凝神炼气”境界,更是要能“聚灵成海”,在体内形成“灵海”,这还不知要到何年月才能做到呢。所以阿尘常常生自己的气。他气自己太没用,为什么连这样基本的道法也学不会。
看阿尘整日闷闷不乐,秀气的眉毛成天拧着,还成夜的不睡觉,沈东有劝过几句,又怕说重了打击到孩子,急得不行。
这天一大早沈东多做了一些叠馍焖在锅里,换了件干净衣裳,又把自家果树出的橘子、板栗,还有新摘的翠灵菜,零零碎碎地装了整车,就对阿尘说:“家里没菜油了,我去镇上买点,再顺路卖了菜,估计得下午才回来。你在家看着门,锅里馍多,饿了就吃,等回来我再给你带好吃的。”
家里零嘴不断,就是不做饭也根本饿不到阿尘的。不过平日里沈东上集总是带着他,这会儿突然留他一个在家,阿尘就问了:“阿爸不用我去帮忙吗?”
“我跟你铁柱叔他们一块去,有他们照应你就别去了,天寒地冻的,来回也受罪。”沈东笑着摸摸阿尘的头,让他安心待在家里,就套上牛车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