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看着唯唯诺诺,但在这个好八弟身上跌过跟头的翎王可不相信他这扮猪吃老虎的作态。
“八弟大概是太入戏了,不知道有什么坏心眼呢?”翎王嘲讽道。
到这种地步,谁不知道谁,从豫王纳了陈家女做侧妃,就该知道这位弟弟也不是盏省油的灯。
豫王的神色僵硬住一下,瞬间又戴上谦卑的面具。
小不忍则乱大谋,豫王宽大袖下的拳头紧了紧。
“陈家有消息,父皇有意为皇子分封封地。”豫王沉声道。
封地落实,接下来就是离都,彻底丧失皇位的竞争之力,在穷乡僻壤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
大成藩王无封地治权、军权,在封地也不过是一个吉祥物。
这个消息着实不好,在场的几人也没了互相挖苦的心思,匆匆离开齐王府。
他们纵使被逼着暂时站到了一起,仍是面和心不和,又或者说面和都很难做到。
临近年关,朝政也是到了最忙碌的时候,不过今年圣上有了一个好帮手。
被抓壮丁的叶敛处理起这些堆积成山的折子倒是丝毫不虚。
圣上这也算自作自受,大成丞相如尚书令等几人,是能辅助处理朝政的,不过圣上信不过,大多数时候都亲自批阅。
但轮到叶敛,圣上还是放心自己儿子的。
于是,这些工作大部分就成了叶敛的活,圣上负责检查,写个“准”。
无奈加班的叶敛表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将闲在家中的尚书令李如徽拽了出来。
李如徽刚开始或许还感动于圣上和睿王的信任,但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被未来女婿坑了。
这些时日各地呈上来的折子,都格外长,毕竟要总结去年一年的工作经验,还要问候一下圣上,表示祝愿,为显诚意,每一份都堪称加长版小论文。
圣上对逼李家上“贼船”没有丝毫愧疚,一边饮茶,一边颇有闲情雅致地问道,“爱卿家中可有子弟通过郡试?”
李家作为主动捐出藏书楼的世家和未来睿王妃的娘家,自然是第一时间响应,将族学中的适龄学子都拉去了郡试。
除去两三个发挥失常的,李家有十余位子弟都通过了郡试,族学能耐还是有的。
圣上满意的点点头,不得不说,将李家拉到自己这一方着实是省事。
李家是敌人,自然是难缠,但若是队友,那绝对的不会扯后腿。
圣上高兴,表现也很明显,从赏赐就能看出。
赐婚后,圣上待李家的态度着实热络不少。
这放在盛都世家的眼里,心思各异。
明明都是天家子嗣,皇室贵胄,让齐王等人放弃这近在咫尺的皇位,庸庸碌碌地过一生,而自己的弟弟则顺理成章继承皇位,他们不可能接受。
年关将近,时间越发紧迫,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各怀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