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殿下可需要年龄稍小些的……”李玉裴知道自己的话有些难为人,脸上有些羞红。
李玉裴愿意出钱,但她李家嫡女的身份敏感,只能隐居幕后。
“抚幼院的制度存在问题。”叶敛点道。
这些孩子都是被父母遗弃,抚幼院类似于私人收养院,没有大成律法支持。
孩子养大后干什么,若有父母认回应该怎么办,如何获取稳定的资金支持,都是问题。
这也难怪最初出资的几家夫人不想干了,方方面面都难办。
李玉裴何曾不知道这些问题,她也曾想过让抚幼院的孩子学些技能,日后有一技之长傍身。
但平民百姓家中有门手艺尚且“传男不传女”,遑论教给外人。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交通不便,一个地方的市场有限,这句俗语可不是空穴来风。
李玉裴找来找去,只能偶尔去教几个字,不让她们大字不识罢了。
盛都最中央,金碧辉煌的皇城之中,朝阳出生,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斜射在宫殿的琉璃瓦上,遮掩不住的皇家气派。
正值早朝,宣政殿上的气氛格外冷肃。
“狄人犯边,夺略数城,杀戮近千边地百姓,守将呢,去哪了?”
圣上叶铖将折子向下一扔,劲风扫过,只听见重重的落地声,足见圣上的怒气。
人到晚年,格外看重身后名。
叶铖继位兢兢业业处理朝政,自认为无愧叶氏先祖,绝不想晚年再下罪己诏。
朝中臣子静默无言,叶铖凌厉的目光扫过最前方的几位重臣,甩袖而去。
陛下年纪长了,脾气更是见长。
留下宣政殿的诸位大臣面面相觑,齐王示意太监捡起折子。
“父皇一时愤怒,诸位大人切莫着急。”
齐王倒是主动担起长子的责任,只是这话说得实在是不好。
翼王不甘落后,紧接着开口,“父皇担忧边关百姓,诸位大人为君主分忧,着急也是正常。”
成年封王的皇子都有上朝的资格,圣上叶铖没有封太子,几位王爷地位相同,话语间已经闪过刀光剑影。
随着皇子成年,朝堂之上不自觉因关系亲疏分为几大阵营。
李、陈、宋、苏四大世家,家主面上倒是格外沉得住气,像是坚定的保皇派。
叶铖回到紫宸殿内殿,尚宫局的太监来报,“豫王陈侧妃有了身孕。”
圣上听见这开枝散叶的消息却不见高兴。
世家精明,面上不愿掺和进皇家储位之争,几个皇子倒是上赶着纳了世家旁支的的嫡女为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