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很快结束了,周律回了学校,陈果又恢复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喂鸡、一个人睡觉的生活。
中秋一过,天气也越发凉爽,山林的草木也开始慢慢凋零,鸡在野外能找到的食物变少了,玉米自然也就费得更快。
不过玉米并没有白吃,都变成了肉,眼看着鸡一天比一天肥,陈果便也足量供应着这些鸡,时不时地还要去红薯田里拔几棵长势不好的红薯连藤一起扔给鸡啄食。
转眼到了十月份,这天陈果在给鸡添食的时候,意外的在门边捡到了一个鸡蛋。
没有正常鸡蛋大,只比鹌鹑蛋大那么一点,但确实是货真价实的鸡蛋。陈果把那枚小小的鸡蛋捧在手心,心里忽然迸发出强烈的成就感。
这和他后院的菜不太一样,植物么,只要种下去不用怎么照顾它也会自然生长。但鸡不一样,这些鸡刚出壳就被交到他手里,那时候的雏鸡比手上这枚鸡蛋也大不了多少,他担心它们冷、怕它们病、饲料精心配制,水都得用温水。偶尔有一两只死了他都能心疼好半天。
从那么一点点大,把它们养到成年,能下蛋。
简直太有成就感了!
随手抓了一只中等大小的母鸡估算了一下,重量已经接近四斤,再养十几二十天完全可以出栏。
如果图省事直接批发出去的价格是每斤12元,这个价格已经算可观,但陈果想了想,觉得自己说不定能让收益更高些。
他打算第二天去一趟县里。
第二天,安全起见他没有把鸡放出去,添了食水后他坐上了进城的公交车。他的想法很简单粗暴,那就是直接上饭店里去问人家要不要土鸡。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他的收益能提高不少呢。
不过这事也没他想象的那么轻松,看他不过是个不满二十的年轻人,大部分饭店的负责人都没把他当回事,留了个电话敷衍几句就把他打发走了。
偶尔有些感兴趣的,在听到他的报价后要么嫌贵,要么嫌鸡太少,担心供应链会断,也没有合作的意向。
一直到了中午,陈果也没谈下一桩生意,找了家面馆解决午饭后,他陷入思考。
首先,饭店不可能一次性买走他全部的鸡,而是要求源源不断的供货,剩下的鸡每天还是要喂,不然会饿瘦。
好在绝大部分都是母鸡,鸡也陆续开始下蛋,只要鸡蛋足够,那么卖土鸡蛋的费用可以和饲料费用抵消,甚至还有赚。
给饭店供货是可行的,但是他的鸡数量太少,新的一批还没养起来旧的鸡供应就断了。而这些饭店的采购又基本都有熟悉的鸡贩,价格也没比陈果高多少,货源还稳定,饭店自然不愿意冒着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