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隐约记得,我父亲说过,咱们镇里也来过这样一个放浪形骸的人。那人有魔性,琥珀色的眼睛一扫,人就好像丢了魂一样,忘了自己在做什么。他在镇里就现身了一次,却让好多镇里的小娘子小书生魂牵梦萦。”
“我也听家里长辈提起过,镇里的长老视那人为妖邪,找人做了好几次法,被骗了不少钱也没什么效果。”
“对对,后来还是镇长找来山郊外足有三米多高的整块玉石,雕成神像,建了一座庙将神像请进去,这才镇住这邪祟的。”
“你一说神像和庙我想起来了,这得有五十年了吧,现在那庙也没什么香火,已经破败了。”
听到这番话,应无愁缓缓放下酒杯。
就是这座庙。
这座庙建成不久,他便龟息沉睡。
原来一晃已经过去五十年。
作者有话要说:
应无愁:这群人说谁呢,不好好穿衣服,这要是我的弟子,定要教育一番。
众人:说你呢!
第3章承影
五十年足够普通人历经三代,从童年到老年;对于修者而言,却不过是弹指之间。
应无愁默默算了算,他沉睡前小徒弟宁承影刚刚筑基,这五十年他若是勤加修炼,应该已经突破金丹期了。
至于是否突破元婴期,还要看宁承影的造化。
应无愁共有七个弟子,五十年前,已有六名弟子离开师门去修真界闯荡,唯有最小的徒弟宁承影才入门二十年,便一直留在藏今谷内。
修者筑基后才算真正入道,应无愁也是等着小徒弟筑基后,才放心闭死关,等待大限的到来。
庙宇建成时,应无愁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便没有离开藏今谷观礼。
倒是宁承影还很年轻,跑到山下看热闹,回来后说了句很奇怪的话。
“师尊,我站在那神像前,就有很奇怪的感觉,好像在被师尊严厉地盯着一般。”
宁承影天生灵感极强,三岁开灵目,可通鬼神,属于就算没人教导,他也能自行入道的奇才。
应无愁遇到宁承影时,这位小弟子才十岁,每到半夜就去村外墓地刨坟,寻找怨气重的尸身吸收尸气。
再给他三五年时间,宁承影大概能把自己弄成活尸,无师自通地走上一条邪道之路。
宁承影能够看到特殊的气,灵气存于天地之间,无形无色,只能靠修炼出来的灵感去感觉。可在宁承影眼中,天地间的气都有不同的颜色,灵气介乎于淡蓝和淡绿之间,灵气越充沛,颜色越趋近于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