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吹了吹哨子,那粉团子还撅着屁股埋头在碗里,完全没听见她的声音。
“走啦。”
姜宁抬起碗带走小鹦鹉,准备去点食材。
身后那几个人看着姜宁的背影,嗤笑一声,又吃了几口后,准备开始复刻她做的这个酒鬼花生。
百花节对雍朝人来说是一个特别且盛大的节日,这是为了祈求秋日的丰收。
在盛典的前一日,京畿各处早已挂满了娟花,路旁也摆着不少盆栽。
更令人惊讶的是,街上突然出现了不少成双成对的佳人才子。
姜宁四处看了看,心底有了个猜测。
这百花节不会就相当于雍朝的七夕吧?
前几日还不觉得,今日越看越像,她前面已经有人公然拉起了手,正互问累不累。
不远处,杨柳湖上的游船也多了不少,大多都是两人一艘,共同游湖。
此情此景,姜宁不由得想到了姬恪。
阳光、拂柳、粼粼波光,这些名词又有哪个不适合他呢。
不知道和他游起湖来是什么感觉。
姜宁想先去试试,如果湖面风大就算了,姬恪身体还没养好。
她走到湖边,那里摆了一张木桌,一位戴着头巾的妇人正在卖票,过节人多,这样更方便。
“票多少钱一张?”姜宁问道。
“没了。”妇人抬头看她:“小姑娘下次要早些来,晚了可就没票了。”
……
怎么和现代一模一样!
她伸手摸了摸津津的脑袋:“你说他会和我一起来吗?”
津津虽然会说话,但它并不是真的会说人话,所以它只是瞪着豆豆眼看向姜宁,说出了渣渣两个字。
这代表它饿了。
“不可能的,再吃你就撑死了。”姜宁无情地摇了摇头。
身边突然传来一声轻笑,那是从喉口间发出的声音,略显做作。
“这么特别的一只鸟,主人也一定听清脱俗吧。”
很有品位,津津的主人确实不一般,姜宁决定原谅他做作的声音。
她转头看去,只觉得他有些眼熟。
“是你啊,姜姑娘,这还真是巧了。”那人高鼻深目,举止间自有一派风流。
见姜宁的神情,他笑了一下:“不记得我了?上次你差点在街上睡着,还是我送你回宫的。”
这下她想起来了,是那个她一直拒绝,他却一直坚持要送她回去的怪人,好像叫周桓。
“不巧,我正要回去。”对上这种半生不熟的人,姜宁很是客气:“下次再会。”
他苦笑一下,神情有些沮丧:“看来周某真是万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