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恪坐在走在回水榭的路上,转身问身旁的人。
“听说是出宫了。”喜公公点点头:“不过她出宫前还去给殿下送了碗面。”
姬恪默了一瞬,突然开口。
“你上次说水榭的纸的确少了几张,最近呢?”
“最近没少。”
喜公公回道,自从上次丢纸之后他便对这样的事查得很严,最近倒没发现这般事了。
姬恪点点头,不再言语,但到了水榭之后,他没去看小太子,反而是先去看了盆栽。
那里原本堆积着的灰不见了,他轻嗅一下,还闻到了空气中残留的一丝烟味。
他侧眸看去,小太子立刻埋头进奏折,嘴里在不住地念叨治国鉴的句子。
姬恪垂下眼,指尖摩挲两下,没有追究,只掀袍坐在他身边。
“等你何时想说了再开口。”
小太子把头埋得更深了。
虽然他此时很怕,但他绝不会出卖姜宁的!
此时的姜宁不会想到,年幼的太子正在遭受什么样的心理压力。
她从糖葫芦小哥手中接过摊车后,自己独身一人去了乘风书院门口。
早早在那里等候的小摊贩们见到她都不免有些吃惊,他们没想到姜宁已经被放出来了,更没想到她今日还来。
说实话,昨日她那一架打到他们心里去了,虽然当时是呆住的,但事后回想起来确实爽。
她说得很对,凭什么他们在街上摆摊赚的钱要分那个院监一半?
想到这里,小贩们统一给姜宁挪了个正中间的位置。
谁都不想出头,既然现在有人出,他们自然是乐意接受的。
事情仿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谁都在搓手等着接下来的发展,而姜宁却只是停在了边上,自顾自地开始烧起炭火。
炭火温度均匀好控,用它做出的三汁焖锅味道会更香。
很快,院里响起了钟声和踢踏混乱的脚步声。
此时开门的不止是乘风书院,还有隔壁的毓秀书院。
男男女女一同出来,像是约定好一般往她这边冲来,即使是在边缘,大家也能一眼看到她。
领头的仍旧是那个瘦高个,那个被称作顾公子的青年。
他冲到姜宁的摊位前,快速地开了口:“我要两个鸭腿,多来点藕片和蛋……”
他身后跟着的其他人也纷纷开口点餐,一时间把推车都挤得往后移了一些。
“等等等等!”
姜宁伸出手止住他们:“今日卖的不是卤味,是三汁焖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