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娘含糊其辞:“就是病了。不过不太严重,歇两日就能好。”
李长博思忖片刻,没再追问,只带着方良自己去衙门了。
只是到了衙门,又吩咐方良:“我开个方子,你去抓药,给付小娘子送去。”
方良纳闷:“您也不知付小娘子生的什么病——”
李长博神色笃定:“去罢。”
方良只能听吩咐去了。只是心里头止不住嘀咕:咱们郎君什么时候改行当大夫了?又是哪里学的神算子?
李长博到了衙门,第一件事情就是问画像寻人的事情。
还别说,真给问出来了。
是一个学院里头的学生认出来的。
厉海道:“他们是同乡,都是峡州人。而且都是地方望族,家中富庶。他过来读书科考,至今两年。半年前他收到好友信,说是他那同乡也想来长安。到时相见。算算时间,倒也差不多。”
“我派人沿着官道出去,差不多也该有回信。”
李长博扬眉,“那位学生呢?”
“姓许名舟。如今也在衙门。”厉海言简意赅。
李长博给他一个赞许目光,而后去见了许舟。
许舟还未及冠,清瘦文雅,此时眼眶通红,显然很是伤心。
见到李长博,许舟赶忙站起身来行礼。
李长博还礼后,便请他坐下,问起死者的事情:“他叫什么名字?家中如何情况?”
“他叫秦况,我们都是峡州人。他家是望族,既有做官的,也有生意,十分富庶。他家只有两个儿子,他是老来子,家中十分疼爱。从小便请了最好师父读书习武。只是因不舍得他单独在长安求学,故而当初未能同来长安。他信里屡屡提到长安,十分欣羡。我想,他许是瞒着家里人偷偷来的。”许舟说到这里,叹一口气。
“他对家中呵护,多有叛逆之心。昔日我也曾劝他。”
“可未曾想到……”
许舟又用袖子按了按眼角,歉然一笑:“李县令见笑了。
李长博微微颔首,不经意问了句:“这几日你都在书院?没有出过城?”
许舟摇头:“没有。”
“他的信,你可有存着?”李长博再问。
许舟点头:“都还存着。不良帅已叫人去取了。我那书童陪着一同去的。”
“秦况家中地址呢?恐怕还得劳烦您写下来。好叫我们去个信通知。”李长博盯着许舟看,口中客气。
许舟倒是半点没有不自在,也似是没觉察出李长博的盘问意思,只是点头。
“既是家中望族,那秦况身边怎么没有个随从书童?”李长博趁着许舟写地址的时候,就如此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