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青卓被陌生女子求助时,李青文他们手里就只剩下了两封信,这两封信有点棘手,一封是收信的人搬家,另外一封是送到了地方,对方说不认识送信的人,让他们从哪里拿到的,就送回哪里。
然后,李青瑞和老张打听搬家的去哪里了,李青文和李青宏守在不认识送信人的那家门口。
“这家人和送信的人是亲兄弟,只是不想收。”李青宏刚问完旁边卖鱼的大姐,回来说道。
写信的是边城的流犯,失手杀了人,被朝廷定罪,家人自觉蒙羞,从南方搬回了京城老家,就是想跟他一刀两断,并不愿意收这封信。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即便案子发生在南方,这事还是传到了京城,街坊邻居都知道,一打听便清楚了。
李青文有些发愁,流犯犯错,朝廷已经给了刑罚,他不予置评,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信送到,对方不愿意收,这可有点难办。
正等着,一只小脏手抓在李青文的衣角处,李青文低头,看到一个不如他大腿高的小孩子,穿着布衣布褂,小脸蛋被风吹的通红,正仰着小脑袋看他。
“哥哥,我饿……”小孩子可怜巴巴的看着他。
李青文愣了一下,把袋子里的高粱饼子掏出来,“咋自己一个人,你家里人在哪?”
这小孩子穿的普通,身上却很干净,不像是乞丐,那就应该是一般人家的娃娃,但身边却没有其他人。
小孩子饿极了,一口接着一口的吞咽着糙饼子,李青文怕他噎到,赶紧把他手边的另外一半给掰下来。
小孩吃的正欢,并没有察觉到手里的饼子只剩下一半,待吃完了,抿着嘴巴,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李青文。
李青文这次一小块一小块的喂他,吃完,哄他去旁边,找人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可是,问了一圈,周遭的人都说没见过。
第131章
大通铺里,呼噜声震天响,一开始进来时,李青文被臭脚丫子熏的想吐,闻多了,也就习惯了,所以他进门就不想出去,要不回来还得遭二遍罪。
吃饱的小孩子趴在他的胸口,手脚并用的扒住李青文,软软的身子如同一团糯米。
这孩子他们问了一圈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李青宏去了衙门,衙门只说可以贴告示,但并不想留小孩子,这个小家伙一直拽着李青文的衣服,最后,不得已只能把他带回客栈,并在衙门里留下了紫藤巷子的住所。
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他们守着的那家后门开了,那家仆从看看左右没人,立刻拿走了那封信,并且告诉他们,以后不要来了,下次接到信,老爷一定会直接当着面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