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365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5页(1 / 2)

好在他们还有备选方案。

金主爸爸姜杰同学在梦巴黎的兼职演艺人员里挑组年轻演员拍摄了另一个版本。这二位都是江海艺术学院的大一新生,成年了,少年少女的青涩感却还在,年龄恰当时。等样片再出来,大家都觉得合适,简直没有更合适的了。

为啥?蹭热度了呗。那个男演员轮廓有点儿像道明寺,剪了同样的发型再做出同款造型,感觉就更像了。他捧着奶茶含情脉脉地说“捧在我手心的星星”时,就好像道明寺在对你诉说衷肠。那氛围,当真是绝了。

有了片头广告,妙妙影音立刻上线《流星花园》。

几乎与此同时,省广播台文艺频道推出了有声小说朗读《流星花园》,就是那种电视小说朗读。最绝的是,朗读完一个章节之后,立刻就跟着广播一集电视剧,力图在没有影像传播的状态下也将电视剧的内容最大化呈现出来。

毫无疑问,文艺台有声小说剧场的冠名赞助商也是星星奶茶。广告同样要播出来。

陈凤霞得承认,这波热度姜杰是蹭的实实在在。

因为几乎一夜之间,《流星花园》就红遍了大街小巷。其他城市她不清楚,她太忙了,没时间关注。光一个江海,这部台湾偶像剧的热度就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

街上的报亭最显眼的地方摆着的杂志封面全是f4的耍帅模样,街角的店里传出来的歌声是此起彼伏的“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你从步行街的街头走到街尾,脚步不停都可以听完整首歌,因为几乎所有的店放的都是这一首,似乎谁都没感觉听烦了。

你走进音像店,还没开口,老板就告诉你:“《流星花园》vcd卖完了,等下个礼拜吧。”

你再看看标价,乖乖,原来杜宇鹏叫价150元全套碟片真不是狮子大开口,人家音像店里卖的都是一百多块钱,还供不应求。

在网络水军这个概念还没成形的时代,《流星花园》的火爆实实在在体现了自来水的火爆。而且这自来水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更深入的层面是具体到口口相传。

就说江外吧,校园美食节那会儿,像姜杰这样无暇关注流行指标的同学尚不知晓f4是人还是物。但等到日历走到十二月份,全校学生哪个要是还没看过《流星花园》或者不知道这部剧,那你就彻底沦为同学眼中的山顶洞人了。

甚至连学校排元旦汇演,要求每个班出节目的时候,班上就有同学表示可以唱《流星雨》或者《情非得已》。当然,被老师直接一个白眼翻回头。集体活动懂不?要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这样才能展现集体荣誉感。

英语竞赛时,陈敏佳看讲台上的老师解试卷封条的时候,还脑洞大开冒了句:“你说,会不会咱们试卷上也出现f4啊?模拟卷子上还有伏明霞代言雪碧的广告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