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渐起时风骤停时(上)
初秋的成都常有大风吹起来,叶子稠密的树木在院里被风吹出飒飒的响声。风吹过窗户,吹进房间,若是没有背后的伤,这会是很好的秋天。
背后的伤势已经有几天的时间了,尽管得到了妥善的上药和包扎,但疼痛还是一阵一阵地来,伴随疼痛的还有长期趴在床上导致的胸闷。曲龙珺偶尔挪动一下,但趴得久了,怎样都无济于事。
最近的几天,曲龙珺都是在惴惴不安的恐惧中过去的。
自从跟随闻寿宾启程来到成都,并不是没有想象过眼下的情况:深入险境、阴谋败露、被抓之后遭遇到各种厄运……不过对于曲龙珺而言,十六岁的少女,往日里并没有多少选择可言。
没有选择,其实也就没有太多的恐惧。
小的时候各种事情听着父母的安排,还未来得及长大,家便没了,她颠簸辗转被卖给了闻寿宾,此后学习各种瘦马应当掌握的技巧:烹饪绣花、琴棋书画……这些事情说起来并不光彩,但实际上自她真正懂事起,人生都是被别人安排着走过来的。
这样的人生像是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被驱赶着走,真习惯了,倒也没什么不妥。闻寿宾算不得什么好人,可若真要说坏,至少他的坏,她都已经了解了。他将她养大,在某个时候将她嫁给或者送给某个人,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或许也顾不得她,但至少在那一天到来之前,需要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太多。
人生的坎常常就在毫无征兆的时刻出现。
几个月前华夏军击败女真人的消息传开,闻寿宾忽然间便开始跟她们说些大道理,而后安排着她们过来西南。曲龙珺的心中隐约有些无措,她的未来被打破了。
待到抵达西南,待了两个月的时间,闻寿宾开始结交各路好友,开始徐徐图之,一切似乎又开始回到正轨上。但到得二十那天夜里,一群人从院子外头冲将进来,危险又再度降临。
收拾东西,辗转逃亡,随后到得那华夏小军医的院子里,人们商量着从成都离开。夜深的时候,曲龙珺也曾想过,这样也好,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就都走回去了,谁知道接下来还会有那样血腥的一幕。
闻寿宾突然间就死了,死得那样轻描淡写,对方只是随手将他推入厮杀,他转眼间便在了血泊当中,甚至半句遗言都不曾留下。
院子里的厮杀也是,突如其来,却暴戾异常。爆炸在房间里震开,五个伤员便连同房屋的倒下一道没了性命,那些伤员当中甚至还有这样那样的“英雄”,而院外的厮杀也不过是简单到极点的交锋,人们手持利刃相互挥刀,转眼间便倒下一人、转眼间又是另一人……她还没来得及理解这些,没能理解厮杀、也没能理解这死亡,自己也随之倒下了。
睁开眼睛,她落入黑旗军的手中,往日里那虽不善良却实实在在地为她提供了屋檐的闻寿宾,轻描淡写、而又永永远远的死掉了。
十六岁的少女,犹如剥掉了壳的蜗牛,被抛在了原野上。闻寿宾的恶她早已习惯,黑旗军的恶,以及这世间的恶,她还没有清晰的概念。
但想必,那会是比闻寿宾更加险恶百倍的东西。
她想起院子里的昏暗里,血从少年的刀尖上往下滴的情景……
……
屋外的院子里总有飘散的药味与人声,上午的时候,阳光总从半开的窗户外朝里头洒进来,秋天的风吹过,让她觉得如同没有穿衣服一般。
趴在白色的床铺上,背后总是痛、胸口闷得难受,如果能够随意动弹,她更想将自己蜷缩成一团,或是躲进旁人看不到的角落里。
受伤之后的程如此这般的敲定。
对于丢了比武大会的工作,转去照顾一个傻乎乎的女人这件事,宁忌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心中觉得是初一姐和兄长狼狈为奸,想要看自己的笑话所致。
另一方面,自己不过是十多岁的天真无邪的小孩子,整日参加打打杀杀的事情,父母那边早有担心他也是心知肚明的。过去都是找个理由瞅个空子借题发挥,这一次深更半夜的跟十余江湖人展开厮杀,说是被逼无奈,实际上那搏杀的片刻间他也是在生死之间反复横跳,许多时候刀锋交换不过是本能的应对,只要稍有差池,死的便可能是自己。
活下来了,似乎还应对从容,是件好事,但这件事情,也确实已经走到了家人的心理底线上。父亲让初一姐过来处理,自己让大家看个笑话,这还算是吃杯敬酒的行为,可若是敬酒不吃,等到真吃罚酒的时候,那就会相当难受了,譬如让母亲过来跟他哭一场,或者跟几个弟弟妹妹造谣“你们的二哥要把自己作死了”,弄得几个小朋友嚎啕不止——以父亲的心狠手黑,加上自己那得了父亲真传的大哥,不是做不出来这种事。
也是因此,稍作试探后,他还是爽爽快快地接下了这件事。照顾一个背后受伤的蠢女人固然有些失了英雄气概,但自己能屈能伸、不拘小节、气死狼狈为奸的哥哥嫂嫂。如此想想,私下里苦中作乐地为自己喝彩一番。
对于病房里照顾人这件事,宁忌并没有多少的洁癖或是心理障碍。战地医疗常年都见惯了各种断手断脚、肠子内脏,众多战士生活无法自理时,就近的照看自然也做过多次,煎药喂饭、跑腿擦身、处理便溺……也是因此,虽然初一姐说起这件事时一副贼兮兮看热闹的模样,但这类事情对于宁忌本人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当然,真到上手时,多少还会出现一些与战场上不同的事情。
对方特别讨厌他,或者说是害怕他,让他感觉很不高兴。
似乎在那天晚上的事情过后,小贱狗将自己当成了穷凶极恶的大坏人看待。每次自己过去时,对方都畏畏缩缩的,若非背后受伤只能直挺挺地趴着,说不定要在被子里缩成一只鹌鹑,而她说话的声音也与平日——自己偷窥她的时候——全不一样。宁忌虽然年纪小,但对于这样的反应,还是能够分辨清楚的。
开什么玩笑?我是坏人?我有什么可怕的!
你们才是坏人好不好!你跟闻寿宾那条老贱狗是跑到西南来捣乱、做坏事的!你们在那个破院子里住着,整天说那些坏蛋才说的话!我长得这么正派,哪里像坏人了!
何况前几天在那院子里,我还救了你一命!
对于这分不清好歹、忘恩负义的小贱狗,宁忌心中有些生气。但他也是要面子的,口头上不屑于说些什么——没什么可说,自己偷窥她的各种事情,当然不可能做出坦白,因此说起来,自己跟小贱狗不过是萍水相逢罢了,过去并不认识。
如此这般,小贱狗不给他好脸色,他便也懒得给小贱狗好脸。原本考虑到对方身体不便,还曾经想过要不要给她喂饭,扶她上厕所之类的事情,但既然气氛不算融洽,考虑过之后也就无所谓了,毕竟就伤势来说其实不重,并不是全然下不得床,自己跟她男女有别,哥哥嫂子又狼狈为奸地等着看笑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然,待到她二十六这天在走廊上摔一跤,宁忌心中又多少觉得有些内疚。主要她摔得有些狼狈,胸都撞扁了,他看得想笑。这种想笑的冲动让他觉得并非正人君子所为,此后才拜托卫生院的顾大妈每日照看她上一次茅厕。初一姐虽然说了让他自行照顾对方,但这类特殊事情,想来也不至于太过计较。
至于有顾大妈扶着上茅房后对方吃得又多了几分的事情,宁忌随后也反应过来,大概明白了理由,心道女人就是矫情,医者父母心的道理都不懂。
离开了比武大会,成都的喧嚣热闹,距他似乎更加遥远了几分。他倒并不在意,这次在成都已经收获了许多东西,经历了那样刺激的厮杀,行走天下是往后的事情,眼下不必多做考虑了,甚至于二十七这天乌鸦嘴姚舒斌过来找他吃火锅时,说起城内各方的动静、一帮大儒书生的内讧、比武大会上出现的高手、乃至于各个军队中精锐的云集,宁忌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哼,我早就看过了。”
“哦?怎么看的?”姚舒斌满脸好奇。
“不告诉你。”
时间走过七月下旬,又是几番云起云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