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2 / 2)

贺元春和黄灵都是制度来。

“有些人就觉得黄灵是拿着鸡毛当令箭,谁还能拿着几千块就跑路不成,是不是拿我们所有人当贼看。”

其实这话就太偏激了,但人在气头上,就觉得平时关系这么好,怎么这点事都不通融。连带着连黄灵以前跟大家相处的感情,也被人觉得是假的,是虚伪。

而黄灵也察觉到,自己和同事走得太近,并不是好事。特别是她的工作性质。这么大一家工厂的财务经理,掌控着巨大的资金流量,她自己都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一刻放松,又怎么敢对同事开这样的口子,于是干脆跟同事保持距离。

舒雨一点就透,马上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到底还是积习难改。很多人都觉得私人感情可以代替规章制度,又没有经历过现代管理制度的熏陶,对于这种公事公办的感觉,非常难以接受。

也就是舒雨和许然基本都是坐镇公司,偶尔才需要黄灵帮他们看下家,只要不出状况,凡事照旧也就发现不了问题。

舒雨叹了口气,“我知道了。”

“也不是人人都这么想,也有人觉得黄灵这么做没错,她是财务经理,如果一家公司的财务都不能坚持原则,那就谈不上管理。”贺元春又急匆匆解释道。

“但这么想的人,只敢私下这么说,对吗?”因为质疑黄灵的人,都是公司的社交达人,处处交朋友,也因为朋友多,经常成为部门合作的必须人选,也经被托请替这个求情,又替那个办事。办完事又有人欠他人情,于是又多一个人情可卖。

只是到了黄灵那儿此路不通,这对社交达人来说,无疑是块绊脚的巨石,又没能力搬走。所以就号召大家,一起来骂这块石头多么的不通人情,多么的绊脚。

迫于社交达人的社交能力,许多不这么想的人,也不得不被他裹挟。至于头脑简单的人,就那更容易了,只要是意见领袖说的,他们就会相信。

“事情也没那么糟糕,大家对您和许总都是服气的。对黄灵也不过就是私下嘴欠说几句,她坐镇公司的时候,也没人敢阳奉阴违。”贺元春又跟着解释。

这么大一家公司,肯定有形形色色的人,也会有各种利益诉求。但有一点,干好手里的活,不耽误公司的事,还是能做到的。

舒雨笑了,如果连最基本的工作都干不好,她早就动手整顿了,怎么可能留他们吃闲饭。

事情严重吗?说出来好像挺严重的,但其实哪个公司没点勾心斗角。做清洁的大妈之间,为个排班还要争一争呢,遑论公司里的中高层领导。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按照目前公司的结构来说,想影响公司的运转是微乎其微。

可是公司是需要发展的,不会永远一成不变。所以公司的整体素质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至少不能再出现拿私人感情换公司人情的做法。

今天是在公司内部交换,明天有人出价,是不是就拿公司的人情卖到外头去。

“公司有没有人想过自己创业?”这是舒雨抛出的投资

舒雨表示非常理解关于创业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情,因为前世的她,也这么挣扎过许久。但最终不敢迈出那一步,因为她知道自己如果失败,就全完了。

摇摇头将前世那些情绪挥散,舒雨微笑着道:“如果有人愿意帮他们出创业资金呢?”

贺元春呆住了,“啊。”

一时不敢相信,天上还真能掉馅饼啊。

其实投资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多数国人来说,确实新鲜。

要到互联网新浪潮来临的时候,国人才开始熟悉何谓资本。

当时的资本圈几乎都由国外基金把持,再往后才开始慢慢有国内资本的参与。以前的人创业,都是自己攒点钱再找亲戚朋友借一点,然后开家饭馆开个家庭作坊。

谁也无法想像,创业浪潮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加持之下,三十年后的中国大学生,首选不是找工作,而是做ppt路演,去给自己的创业拉投资。

用资本家的钱创业,或者说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资本家赚到更多的钱,无论怎么解释都可以。至少从这一方面来说,创业确实因为资本的涌入,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三十年的时间,从无人了解,到几乎路人皆知的地步,如果不是舒雨的特殊经历,就算有人按着她的头,她都不会相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