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综合其他>家兄朱由校> 第558章 岭北寻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8章 岭北寻衅(2 / 2)

“怎么了殿下?”

“殿下,北边都动兵了,那我们北军……”

所以要打沙俄,只能用围城战术,不过明军想围城也容易。

除了这些,更可怕的是还要面临沙尘暴的威胁。

军事行动越拖越久,军队士气就会被耗尽,战斗力会下降。

勒拿河的流域很奇怪,它很适合由西向东的迁移,但掌握了它源头的明军也可以从捕鱼儿海的北部山岭中的发源地向北运送部分物资,尤其是阿尔丹河段。

“眼下吴三桂麾下的北海营有一营兵马驻扎在勒拿河以东,全营装备步枪,还配有驽马,一营都是马步兵。”

加上西域戈壁和沙漠又多,绿洲的分布又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作为一个武将,吴三桂可不仅仅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总兵,他要拿爵,拿伯爵、侯爵、公爵!

想要拿爵,就得拿出军功来,而东军都督府唯一还能有军功的地方,也就是北山以北的这块地方了。

满桂的话倒是不无道理,朱由检其实没把沙俄放眼里,他考虑的无非就是成本问题。

算上路上的损耗,大概需要四万石,

虽然比起大明动辄十几万十几万的出兵来说,这点兵力很不够看,但要对付他们,还是得出动不少于一万的骑兵部队。

“国朝实力强大,第二次下西洋让西欧诸国都了解到了国朝的力量。”

对于宵禁这件事情,朱由检也很是无奈。

一马乘骑,两马运送物资,也就是需要调动最少两万七千匹驽马,运送最少足够三千人吃六个月的粮食。

“东军都督府八百里加急!”

既然如此,那么对罗刹国用兵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当满桂听到这块地方终年有近七个月的时间都被大雪覆盖后,他也知道使用火炮大概是不可能的。

首先,西域有着自身的优势,清军之所以难以征讨准噶尔,首要就是对西域比较陌生,熟悉程度不够,军事能力遭到一定的限制。

拿下叶尼塞河,同时将贝加尔湖西侧的不里牙锡、以及漠北西部的札萨克图部灭亡或吞并,让明军以叶尼塞河、金山为界,等待嘉峪关铁路修通。

这条支流叫维柳伊河,它的河源靠近叶尼塞河的支流通古斯卡河。

宵禁尚且需要那么多人,一旦放开宵禁,那夜巡的人数需要多少?

在没有路灯和监控的这个年代,宵禁能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安全。

不过,随着明军拿下漠北地区,贝加尔湖东侧被纳入疆域,而漠东省也可以依靠勒拿河源头之一的阿尔丹河将物资运往勒拿河沿岸的明军石堡了。

眼下的西域尚有五六十万人口,这些人口足以养活五万军队。

关外四省现在都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所以朱由检只能把短期战略目标放到叶尼塞河身上。

因此,西域的局势越乱,大明就越容易浑水摸鱼。

北军都督府和西军都督府眼下是战事最频繁的地方,北军都督府主要是收拾盘踞在哈密到嘉峪关之间的盗贼土寇和马匪,还有就是受降东逃的一些牧民。

他又何尝不向往夜市?但生活在这个时代,想要解除宵禁就需要面对治理成本的提升。

只要不超过朝廷规定的人数,他们怎么玩都不碍事。

如这两名明军,他们按照规矩巡视了自己的巡查地区,然后便骑马向着自己这一部兵马驻扎的长山堡返回。

对此,带兵换防这里的将领们也只能沉默,因为他们也是这么觉得的。

顺着阿尔丹河段,明军能轻松进如宽数十丈的中游,并且可以走西面进入另一条大支流。

【桂乞请大都督下令旨出兵,还北地使鹿部百姓安乐。】

眼下大明本土的草场足有三十几亿亩,虽然其中近八成的草原很脆弱,远不如呼伦贝尔那样的优质草场,但安置几十万牧民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能调火炮吗?”满桂不解询问,朱由检闻言则是和他解释了一下西伯利亚的气候和情况。

朱由检从来都不觉得收复西域很难,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晨钟暮鼓,当暮鼓敲完,西宁城也就进入宵禁了。

“末将领命!”满桂连忙作揖,而这时马车也抵达了西宁城内的府衙门口。

调来北山以北是他自己申请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瞅准了东军都督府很长时间会没有战事。

至于西域的气候,也是清军的一大考验。

当天色彻底变黑,最后一通鼓也敲完,而朱由检也洗漱好了一切,安静躺在了拔步床里面。

“都不打,那我自己打!”

“不过就沿途来看,杭州一府之地的人口,恐怕不下二百万之多。”

百姓们点着烛火开着窗,坐在自家屋里、院里玩着各种游戏,一些达官贵人则是住在杭州城的一些高塔、阁楼之上。

自从这样规划以来,百姓夜间被盗窃的事情大大减少,但大明也为此要保持二十几万的夜巡队伍,每年投入三百多万两。

并且,朱由检已经通过和硕特蒙古人了解到了西域的情况。

经过自家叔父的新政,朝廷尚且难以掌控江南,可想而知隆庆、万历年间的江南会是什么模样。

这三点,朱由检都做足了准备。

《杭州府志》说“杭州城有四十里之围,居有数百万之众。”

二月东西伯利亚那凛冽的寒风似乎要将人的耳朵刮掉,吴三桂只觉得自家的脸颊毫无感觉,但心里却并没有什么难受的。

也就是只要击垮林丹汗,那剩下的三股势力就是粘板上的肉,想切哪块切哪块。

当一道年轻的声音在长山堡的城头响起,长相清秀的吴三桂也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

朱由检呢喃一声,随后对随二人上车后一直没有开口的陆元高说道:

“着御马监掌印太监王承恩调驽马三万匹前往奴儿干城,再令北山总兵郭桑岱募集九千民夫。”

“卑职领命!”听到朱由检要动兵,陆元高稍微精神了一些,满桂闻言也开口道: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暴,足于让一支军队全军覆没。

“再命瀛洲布政使司杨文岳筹措军粮四万石运抵奴儿干城,由九千民夫、两万七千匹驽马随北海营出征。”

“河西的罗刹鬼开始做饭了,有炊烟。”

“呜呜——”

地图的内容他记得很清楚,因此他也明白,齐王殿下不会让北方的罗刹鬼成为大明朝新的北患。

刘顺望着那“灯火通明”的各处房屋小院,意有所指。

因此,他抬手从书架上拿来了一份世界地图,摊开后指着北方说道:

在人口上,这固然是夸张的,但也间接说明了杭州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长山堡位于勒拿河中部,明军在这里驻扎的兵马达到了一哨,也就是整整五百四十五人,而这里也是明军在北山以北兵马最多的一个石堡。

唯一的大势力就是带着人口进入西域的林丹汗,算上他的人口,西域的人口估计能在六七十万左右。

为了不引人瞩目,朱慈燃在京城前就换乘了交通工具,将四轮车换成了两轮的自行车。

《大明坤舆总图》这张图,吴三桂曾经在莱州东军都督府驻地的孙应元书房里看过。

除了木头和毛皮,他们想不出这里有什么值得朝廷驻兵的优点。

没了政务缠身,他的身心多少放松了许多,加上周素洁去照顾孩子们了,一时间朱由检似乎感觉自己回到了十七年前,自己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尽管宵禁让许多人不能上街,但杭州的百姓和官员们早就找到了漏洞。

当然,以明军的实力,还可以向西继续推进,甚至推进到乌拉尔山脉。

只要东逃的牧民足够多,西域蒙古人的数量足够少,那大明就能用更少的本钱来获取最大的利益。

例如沙俄和大明的疆域以勒拿河来划分,河东归大明,河西归沙俄,两方从天启十二年接触以来,并没有爆发太大的战事。

一旦却少水,那一场战争下来,就会面临被灭的威胁。

即便明军没有步枪,凭借现在还是分裂状态的西域也很难抵挡明军。

它在北西伯利亚平原入海,冲积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

如果说绍兴府还只能说是人多,那当他们来到杭州府地界后,乡道都罕见的堵了车。

吹了一会晚风,朱慈燃的头发也被吹干了,而这时刘顺也顶着湿哒哒的头发来到了窗前。

硕大的疆域,居然只有几万使鹿部的人生活在这里,并且由于大明将这里纳入疆域,使鹿部的人也开始陆续迁移,谁都不愿意在这冰天雪地里呆着。

“殿下,这杭州城的规模,看样子可不止六十万人啊……”

至于最后一点,明清两国面对的局面也是极为不同。

就从这些情况来看,浙江的人口问题已经是纸面上的事情了,只差一个句号就能给出完整答案。

这个句号,朱慈燃把它放在了杭州和湖州、嘉兴这三个浙江最富裕的府县,相信他们会给朱慈燃一个完美的句号。

“睡吧,明天早起逛逛这杭州城……”

朱慈燃转身离去,刘顺闻言也撇了撇这“灯火通明”的杭州,嘴里啧啧几声便抬手关上了窗户。

下午的更新六点左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