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均温度,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平均,例如十年里有一年比其他九年低十度,那么平均下来就是十年内平均低了一度。
“如果一百年里有十年比其他九十年低十度,也是平均低了一度。”
“所以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一度造成的影响。”
六月初一,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按照朱由检的吩咐,燕山的中间,也就是这个字以上的内容朱由检都认可。
至于下面的内容,主要是修路的困难。
在滇西扩建驿道为府道,难度很高,这点朱由检早就猜到了,但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滇西驿道。
根据洪承畴的话,滇西的驿道宽不过七尺,窄则三尺,部分地区紧邻悬崖,稍有不慎就是人马皆死。
朝廷发过去的雷管和火药是不错,然而全部用尽后,也就扩宽了昆明到蒙化府,大理府的道路,不足总里程的三分之一。
真正困难的是永昌地区和陇川、干崖、南甸、芒市等地区的道路。
这里的道路,有的还在用汉代的,有的则是在用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修建的,还有的则是在用当年王骥修建的道路,总之这些道路都老旧难用。
说是扩宽,但难度不比新修一条路简单。
按照洪承畴的估计,最少需要雷管三十万斤,火药两千万斤。
折合起来,差不多就是一万两千吨,约等于二千三百多吨tnt当量。
这火药消耗量,都快赶上大明南北火药局两年的制造量了。
这也难怪洪承畴说要等诸藩战争打完了,就这些火药,火药局马不停蹄的开工都需要两年才能满足,估计他一边炸一边修路,火药局一边生产才能在三年内搞定道路问题。
虽然说这条路到时候弄出来,一修能保证西南五十年不变天,但这消耗也确实……
“两千万斤……”
朱由检还没吃饭就已经开始头疼了,大明的火药虽然便宜,但这一开口就要两千万斤,哪怕不算工价,单算材料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朱由检稍微算了算,就这材料费都需要二百六十万两,算上人工就三百万两了。
如果这银子再算上修建道路的部分工人工钱,材料费,那这东吁可以说还没打,朝廷就得投入最少六百多万两银子。
最主要的还是时间问题,三年后朱由检得准备第二阶段大旱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