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九歌:燕回> 第二十二章 曲径通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曲径通幽(2 / 2)

羲和似有些意外,回道:“正是。”

“咱们不是上楼么!”姜妙攥着行李的手一紧。

羲和的声音里带了点儿笑:“我可从没说过咱们要上楼。”

“……”姜妙无语。

在地底下不辩方向地走了一阵儿,湿气越来越重,四周的水流声也越来越响。姜妙不安道:“咱们这是去哪儿啊?”

羲和在她手背一拍,安抚道:“莫怕,这就到了。”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颗夜明珠,淡淡清辉下,地道内顿时清晰。

姜妙见此,顿时恼怒非常:“你带了夜明珠,怎的还要我黑灯瞎火地跟着?”

羲和解释道:“地底蛇虫趋光,我是怕你见了不舒服。”姜妙心里这才舒服一些。

羲和在前方石壁上轻轻敲击,只听“喀”一声轻响昂,石壁缓缓上提,露出前面一小片方圆天地来,这一小片上接天穹,在地底投下淡淡月光。

姜妙站在月光下,看向头顶那一小片圆圆的天幕,问道:“这是哪里?”

“井底。”羲和答道。

姜妙叹一口气,本以为是要在楼顶谈事,如今却又到了院子里,这次的行动,委实神秘得很。

羲和向她伸出手:“行李给我。”

姜妙连忙推拒道:“不必,我自己上去便是!”说着,将羲和一把甩开,手中行李一引,已径自窜越上去。

孰料,井壁常年水泽浸润,苔藓丛生,湿滑难攀,根本无处借力,须得一口气纵跃上去方可;但姜妙手中缁物甚是沉重,纵跃之时,便不甚平衡,身在半空,便已力竭。姜妙心下一惊,知道自己托大。她不好向羲和求助,忽然灵机一动,左手扬起,对着井壁射出一枚金针。金针卡在砖缝里,姜妙便在金针上轻轻一蹬,借力蹿出井外。

她险险落地,心中暗自长舒一口气。低头见羲和正趴在井壁,一副十分艰难的模样向上攀,知他不知何因又在装样子,她勉力止住笑意,伸手将羲和拉了上来。

二人站定,便听院中一阵爽朗笑声传来:“姜公子来的好慢,却叫子詹好等啊!”姜妙抬眼望去,只见八角亭里坐着一位年轻公子,容长脸蛋,细眉凤眼,身上穿着宝蓝重缎的八宝葫芦纹箭袖长袍,与他们一般,俨然也是一副暴发户打扮。

身边羲和淡然应了,越过姜妙大步走进亭中坐定,似笑非笑地抱怨道:“不知是谁设下这样复杂机关,我这小丫头费了许多力气,才勉强堪破,是以来迟了些。”

姜妙跟随羲和日久,面皮已练得异常之厚,此时她十分淡定地接下了羲和给自己脸上贴金,仍旧保持面无表情之态,肃立一旁,将忠心护主的丫鬟形象扮演的淋漓尽致。

那名叫“子詹”的公子闻言看了她一眼,又道:“姜公子,天色既已这样晚,不如我们就直接入正题……”

“慢!”他的话被羲和毫不留情地打断,只见“姜公子”把身子往石桌方向一歪,一手轻抚肚腹,神色带了些许轻浮:“走了这一路,我是又累又饿。你我不若用些小食再谈正事吧。”

子詹眉梢一抖,显然有些忍无可忍。姜妙淡定地看着眼前这个自称“姜公子”的某人运起手段搓磨人,心中十分的幸灾乐祸。

忽听羲和长声叫:“未央!”

未央是谁?起花名不知道要提前通知一声的吗!还是方才临时起意,现起的?姜妙用余光斜睨他,仍旧十分机敏地答道:“是!”

羲和吩咐道:“把准备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姜妙立刻将手中行李放下,从中先从中取出一只广口瓦罐。她将瓦罐盖子打开,从中取出两只盈润小巧的羊脂玉盅,分别放在羲和和子詹面前。

子詹抬眸望去,立时眉头一跳。只见那只玉盅晶莹无暇,成色极佳,因先前放在双层瓦罐里,经过半日颠簸温度不变,盅身仍散发着袅袅白烟。

他伸手揭开盅盖,又是一讶。触手冰凉刺骨,原来这白烟不是热气,而是寒气?他抬头望向羲和,对方冲他无辜一笑:“越是这大冷的天气,便越是想吃些冷的。”真是将富家子的烧包之气诠释得淋漓尽致。

姜妙乐得配合,细声道:“奴婢这边还要费些功夫,请公子先用些甜品。”说罢,分递了小巧的银匙过去。子詹轻拨汤水,更是惊讶:碗中乃是云梦泽特产的离水银鱼。此鱼只有柳叶大小,色泽透明,柔若无骨,极为难得,又不易保存。这小小一盅银鱼,只怕是比一种黄金还要贵些。

这却是姜妙的功劳了。庖乙临走时,给她留下不少秘典,既有各种功法,又有各色食谱,其中一本《九州菜系全典》更是详细记载了各地的特色美食,深得她欢心。既到了冀北,如离水银鱼这般有名的特产,姜妙自然不会放过。这些银鱼,便是前几日姜妙亲自去离水之中捕捞的。

一匙银鱼汤入口,子詹便是一怔,这汤水色泽晶莹透亮,毫无鱼肉的腥味,反而入口即化,鲜甜爽口,沁人心脾。即使是苦寒的冬天饮来,仍旧让人感觉甚为畅快,难怪那婢子说这是一道甜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