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宰执江山> 104、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一卷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4、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一卷终)(2 / 2)

这时,有看官大声道:“小二,今天说书人的酒钱算我身上!上酒!”

说书人朝那人唱了个喏,一口烈酒,一声醒目,嗓音变得有些嘶哑:“天狼大军如絮如蝗、铺天盖地,我雁门将士悍不畏死、人在关在!”

“自十月中旬,天狼大军共攻城十余次,死伤不计其数,可雁门关却在两位殿下的镇守下八风不动!”

“天狼屠耆单于震怒,派麾下第一勇士——一位铁塔一般的汉子领着他的三千血狼卫亲军强攻雁门城。那位仿佛古之蚩尤转世的勇士,纵然是两位殿下联手,也不是其对手。”

“眼看着晋阳公主与她的剑侍就要命丧敌手,那位白虎转世的翠花大人一块巨石掷过来,天狼勇士赶紧后撤!”

“你大爷!你大爷!你大爷!是崔华,不是翠花!我……呜呜……”翠花直接拍案而起,却被小青给一把捂住了嘴,只好在那里呜呜着。

小青朝说书人歉意一笑,然后拉着翠花坐了下来道:“好好听你的书,瞎捣什么乱!”

说书人尴尬一笑,紧接着道:“这位翠……崔华兄弟……嗯,反正不重要。看官只知道他凑巧救下了公主,打伤了那位天狼勇士就行了。”

“我操你……”翠花直接愣在那里。

说书人可不管翠花气不气,他醒目一落,又抑扬顿挫道:“这位天狼猛士的受伤,仿佛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天狼大军自此再无斗志!”

“雁门城头,天高云阔。一位布衣书生立于两位殿下、雁门诸将之前,平静道:‘雁门得保,请诸君与我共享荣光;雁门关破,请诸君与我一同赴死。’”

说书人仰头灌了一口酒,带着七八分醉意,声音也越发沙哑:“国难当头,能出此等风流子,三晋百姓何其幸运?!”

“唯有此等人物,才会让晋阳殿下这等奇女子,于众人之前亲口说这是他喜欢的男人!”

“唯有此等人物,才能让雁门诸将心甘情愿底下头颅,甘愿供其驱使!”

“也唯有此等人物,才能视天狼百万大军于无物,运筹帷幄、谈笑退敌!”

老书生慷慨激昂道“雁门飞雪,天地缟素。天狼屠耆单于匹马立于关前,亲口对白衣书生承认,他这次输得心服口服!”

“而后,百万大军尽数退去!”

说书人一直说到日头西沉,却没有一人散去。

最后,他一拍醒木,一口喝干了一坛老酒。然后,他闭上双目,慷慨激昂地读起了一首杨素离开雁门关时写的一首古乐府诗。

老书生老酒,滚烫肺腑。诗里,满是雁门关上的刀光剑影、壮志豪情!

雁门行

塞上霜渐冷,边关月未明。

单于控百万,引刀向南行。

雄关横九塞,西走接偏、宁。

壮士披铁甲,枕戈待狼兵。

黑云压皑雪,角声裂青冥。

风起卷马喑,刀寒照天星!

狼突百姓死,城破无鸡鸣!

先骊有李牧,一战胡、襜平;

大楚两司马,铁蹄踏王庭;

壮哉卫国公,长驱洗渭耻;

如今边声起,苍生唤谁名?

——汉家热血郎,挥剑决雷霆!

我见陈家母,呼儿去军营;

我见李家父,提刀背羽翎;

我见老卒公,捧米资军用;

我见少年郎,慷慨赴北行。

行雁尤知避北寒,

壮士何故死不归?

雁门大儿人不归,

又见二儿磨刀霍霍爷娘催!

——————————

而那位说书人故事里的人物——杨素就在不远处静静坐着,脸上无悲无喜。

如今他的姓名,就如同这首气壮山河的乐府诗一般,已经传遍了整座离阳江山。

从此以后,天下谁人不识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