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大世王朝> 第204章:袁载赴北平,襄阳哀歌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袁载赴北平,襄阳哀歌起(2 / 2)

“陛下,袁载大才,不可轻放!”梁桂趁袁载低头的功夫,侧身歪到了慕容皓身边,轻声道,“昨日安平郡守告老还乡,此位空虚,臣还没有安排人,不如”

“嗯!”慕容皓冲梁桂使了个眼色,示意自己明白了,当即清了清嗓子,好言安抚道,“袁先生,您如此才华,区区荆州,难显抱负。不如来我世国任职如何?”

“啊?我”袁载没想到慕容皓这么直接,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袁先生乃宰相之才,只是袁先生现在初入我大世官场,便平步青云,纵是臣愿意,只怕百官也不愿意,”梁桂立刻搭上了话茬,“不如就先请袁先生暂时担任安平郡守,等有了政绩,再往上提如何?”

“不不!世皇陛下,您误会了!我”袁载闻言大惊失色,急忙连连摆手,心说我还没说话呢,怎么在师兄嘴里就成了已经进入大世官场的人了?不过,他们讨论的这个条件嗯,的确有些诱人。

“区区郡守,是不是太屈才了?”慕容皓和梁桂一唱一和,根本没有去在意袁载,“正好西北那边缺人,不如请袁先生去治理西北三郡,这才是人尽其才啊!”

“陛下圣明”

慕容皓和梁桂聊得火热,袁载在一旁根本插不上话。情急之下,袁载忍不住将声音提高了好几倍“陛下!!”

“怎么了?”事实证明,吼叫在某些时候的确比讲理有用。慕容皓被这突兀其来的一嗓子给吼懵了,有些无辜的看向袁载。

“请陛下恕罪,但小人还有公务在身。今天,小人是奉了梁何都的命令,来向陛下请示能否看在两家盟好的份上,送还昔日萧家所占的半个汝南郡?”

“不能,”慕容皓十分干脆的拒绝了他,但随即又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阴笑道,“楚国占了颍川,孤还没说什么呢,梁何都哪来的脸要汝南?不过,孤这里有个条件,只要楚皇能够答应,莫说半个汝南,整个豫州孤都能送给他!”、

“陛下请讲。”袁载满脸的无所谓,似乎这不是在外交,而是在敷衍任务。

“很简单,三年后,孤要起全国之兵,讨伐长安赵氏!”慕容皓嘴角扬起一丝狡黠的笑容,“只要楚国能在那时候帮孤从南方进军,那豫州,孤双手奉上!”

“陛下您刚刚说,三年之后,讨伐长安?请恕小人无礼,但像这种军国大事,小人一介外臣实在是不敢听,也不敢记,还请陛下妥善修改进军计划。”袁载猛地打了个激灵,心说自己听了不该听的东西,不会被“留”在这儿吧?

“无妨!袁先生就这么回去转告梁何都便是,”慕容皓大手一挥,满脸的不在乎,“袁先生可还有其他公事?若没有了,不妨留下来陪孤一起吃个饭吧?”

“小人惶恐,”袁载有些受宠若惊,“僭越之举,小人万万不敢!”

“哎,说什么僭越不僭越!请袁先生务必赏脸啊!”说罢,慕容皓也不等袁载反应,直接吩咐左右准备膳食。袁载见慕容皓如此霸道热情,当下也不好拒绝,只得默认了。

席间,仅有慕容皓、梁桂作陪,袁载俨然成为了一颗明珠,慕容皓毫不吝啬的夸奖着他,梁桂也在一旁不住的搭腔。袁载毕竟是个年轻人,还是个不得志的年轻人,他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他也需要别人的认可,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一朝天子。认同、敬佩、欣赏、尊严,这些他在楚国怎么也得不到的东西,此时却十分廉价。

慕容皓的确够意思,管吃管住还管玩儿,袁载住在北平的这几天里,衣食起居的规格几乎和梁桂无异,慕容皓又命邢穗在暗香阁中挑了几个腹有诗书的才女,每天专门伺候袁载。袁载虽说出自名门,但也没见识过这种架势啊。再加上这些女人每天只和他讨论诗词歌赋,讨古论今,但再进一步的动作却怎么也不做,如此“清高”的节操,把袁载吃得死死的。没过多久,袁载就已经把自己来北平的最初目的给忘得干干净净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慕容皓并没有闲着,而是派出密探,将袁载在北平的种种行径悄悄地洒进了襄阳,很快,襄阳内部谣言四起,有的说袁家已经傍上了世国这跟大粗腿,日后荣华富贵不在话下;有的说袁载得了世皇的赏识,绝不会再回襄阳了;有的人嫉妒,比如惶惶不得志之人;有的人欢喜,比如袁家等世家望族,他们在梁何都的手下早已受够了气;也有人恼火,比如梁何都。

梁何都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派出去的人居然成为了他国的座上宾,虽说袁载他并没有放在眼里,但慕容皓的这种行为,跟打他脸没什么两样。仔细想想就知道,袁载,在自己这里只是一介马夫啊,结果到了北平,就成了人家的贵客。这要换作两个实力差不多大小的国家,梁何都可以尽情的嘲笑对方不识货,马夫也当个宝。但这可是世国,北方霸主,坐拥半壁江山!在天下人眼中,人主是否识货,那是和各自的国力成正比的。国强,你就是善于发现人才;国弱,你就是不识货。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你弱,活该。

所以梁何都不管再怎么憋屈再怎么气,也不敢真去和世国顶嘴或理论。小小马夫,就当死外边了吧。

但这口恶气憋在心里也不是个事,所以必须要出。怎么出呢?世国拳头大,他打不过也不敢打,更何况两家还是盟友;那就只能拿比自己弱的人开刀了。于是,梁何都把目光投在了袁家身上——或者说,是袁家现任家主、袁载之父,袁韬。

子债父偿,不好意思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