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庶帝> 第二百一十七章 火迫法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七章 火迫法酒(2 / 2)

置瓷在当中间,以砖五重衬瓮底,于当门里著炭三秤笼令实,于中心著半斤许熟火,便用闭门,门外更悬席帘。

七日后方开,又七日方取吃。

取时以细竹子一条,头边夹少新绵,款抽屑子,以器承之。

以绵竹子遍于瓮底揽缠,尽著底浊物,清即休缠。

每取时却入一竹筒子。

如醋淋子,旋取之,即耐停不损,全胜于煮酒也。

2“和合汤”也称阴阳和合汤,是古代新婚夫妇共喝的一种“泡茶”。

《辨证录》白术5钱,人参2钱,甘草1钱,柴胡1钱,白芍5钱,枳壳5分。

“梅汤”跟“和合汤”的梗也取自《金瓶梅》(捂脸)

西门庆喜欢潘金莲,故意到王婆那里点了“梅汤”和“和合汤”来吃,言谈间暗示要王婆给他和潘金莲做媒,促成好事。

《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

约莫未及两个时辰,又踅将来王婆门首,帘边坐的,朝着武大门前半歇。

王婆出来道“大官人,吃个梅汤?”

西门庆道“最好多加些酸味儿。”

王婆做了个梅汤,双手递与西门庆吃了。

将盏子放下,西门庆道“干娘,你这梅汤做得好,有多少在屋里?”

王婆笑道“老身做了一世媒,那讨不在屋里!”

西门庆笑道“我问你这梅汤,你却说做媒,差了多少!”

王婆道“老身只听得大官人问这媒做得好。”

西门庆道“干娘,你既是撮合山,也与我做头媒,说头好亲事,我自重重谢你。”

王婆道“看这大官人作戏!你宅上大娘子得知,老婆子这脸上怎吃得那耳刮子!”

……

看看天色晚了,王婆恰才点上灯来,正要关门,只见西门庆又踅将来,迳去帘子底下凳子上坐下,朝着武大门前只顾将眼睃望。

王婆道“大官人吃个和合汤?”

西门庆道“最好!干娘放甜些。”

王婆连忙取一钟来与西门庆吃了。

坐到晚夕,起身道“干娘,记了帐目,明日一发还钱。”

王婆道“由他,伏惟安置,来日再请过论。”

西门庆笑了去。

到家甚是寝食不安,一片心只在妇人身上。

3《醉翁引》

《东坡全集》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最后一句中的“徽”意为琴徽,系弦的绳。后世多指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志为徽。

《汉书》“今夫弦者,高张急徽。”注“徽,琴徽也。所以表发抚抑之处。”,因此此句意谓“试听弦外之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