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岳家军有钱千万缗”
《宋史》九月癸卯,命军器少监鲍琚往鄂州根括宣抚司钱物。
先是,湖北转运使官汪叔詹以书白秦桧言岳飞顷于鄂渚置酒库,日售数百缗;襄阳置通货场,利复不赀。自飞罢,未有所付,乞令副都统制张宪主之,庶杜欺弊。前二日,诏都统制王贵与宪同掌。
上谓桧曰“闻飞军中有钱二千万缗,昨遣人问之,飞对所有之数盖十之九,人言固不妄也。今遣琚往,纵不能尽,若得其半,亦不少矣。又岁计所入,供军之余,小约亦数百万缗,比之头会箕敛,不知几户民力可以办此。”
鄂州前军副统制王俊诣都统制王贵,告副都统制张宪谋据襄阳为变。
南宋绍兴十一年九月,朝廷派军器少监鲍琚前往鄂州清查宣抚司钱物。
这件事的起因是湖北转运判官汪叔詹之前给秦桧写过一篇报告,岳飞不久前在鄂渚置办了酒库,每天销售收入数百缗;又在襄阳开设了交易市场,获利不计其数。自从岳飞解除兵权之后,原来上交给转运司的那部分钱款就没有按时交付了。所以请求朝廷让副都统制张宪来主管这项工作,以便于能杜绝各种欺瞒舞弊现象发生,保证朝廷的收入。前两天,朝廷已经下诏让王贵和张宪共同负责管理此事。
宋高宗对秦桧说“听说岳飞军中有两千万缗钱,昨天我派人问过岳飞,岳飞回答说差不多是有这么多,没十也有九,传言基本属实。现在派鲍琚前去,即使不能全部收上来,如果收上来一半,也不少了。再加上每年收入,除去供给军需剩下的,少说也有几百万缗,和按人头收租收税相比,不知几户民力可以达到呢。”
接着,鄂州前军副都统制王俊和诣都统制王贵,告副都统制张宪预谋将襄阳作为据点发动兵变。
3关于岳家军有多少钱的问题,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也有提及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岳飞军中利源,鄂州并公使、激赏、备边、回易十四库,岁收息钱一百十六万五千余缗;鄂州关引、典库、房钱、营田杂收钱,襄阳府酒库、房钱、博易场,共收钱四十一万五千余缗;营田稻谷十八万余石。”
4襄阳
贾黯
带水依山一万家,襄阳自古富豪奢。
北轩二月回头望,红日连城尽是花。
5岳飞非常清廉,根据《宋史》,最后对岳飞案的判决结果中并没有提到岳家军的军饷问题。
《宋史》于是飞以众证,坐尝自言己与太祖俱以三十岁除节度使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及金犯淮西,前后受亲札十三次,不即策应,为拥兵逗遛,当斩。
御前前军统制张宪坐收飞子云书,谋以襄阳叛,当绞。
飞长子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当追一官罚金。
……韩世忠不能平,以问秦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飞知书而待士且济人之贫,用兵秋毫无犯,民皆安堵,不知有军,至今号为贤将。
“莫须有”这三个字,是韩世忠认为,岳飞的儿子岳云和张宪传信,意图以襄阳为据点谋反这件事的证据并不确凿。
岳飞是蒙冤被杀,毋庸置疑。
6《三朝北盟汇编》“今三衙与诸将招军……既到军门,惟以番直随从,服事手艺为业,每营之中,杂色占破十居三、四,不复教以武艺。”
7“宋高宗赐岳飞龙涎香”
岳珂《金佗粹编》
十二月,大雪苦寒,遣赐器物,传宣抚问,兼赐御札。
战鞍、绣鞍各一对,龙涎香一千饼,龙茶一合,灵宝丹一合,铁简一对赐卿,至可领也。
付岳飞
此为高宗宸翰二十八
这是绍兴六年的十二月,宋高宗亲自写了扎子赏赐东西慰劳岳飞。
龙涎香在宋朝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香药,《陈氏香谱》“然龙涎本无香,其气近于臊,白者如百药煎而腻理,黑者亚之,如五灵脂而光泽能发众香,故多用之以和香焉。潜斋云龙涎如胶,每两与金等,舟人得之则巨富。”
《游宦纪闻》“诸香中龙涎最贵重,广州市直每两不下百千,次等亦五六十千,系番中禁榷之物。”
《百宝总珍集》“出南海山岛中,褐色微腥,……大能发香,无此合不成。每两价直百千已上。”
另外,这里面“龙茶”也是极为名贵和难得的,尤其南宋的时候中央财政还是挺困难的,欧阳修的《归田录》里面就记载道“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镂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8明受之变,是建炎三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的兵变。后来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吕颐浩联合起兵入城勤王,平定叛乱。
《续资治通鉴》癸未,神宗皇帝忌,百官行香罢,制以检校少傅、奉国军节度使、制置使刘光世为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百官入听宣制。苗傅,刘正彦令王世修仗兵城北桥下,俟王渊退朝,即摔下马,诬以结宦官谋反,正彦手斩之。遂遣人围康履家,分兵捕内官,凡无须者皆杀。
……胜非厉声诘问专杀之由,吴湛引傅所遣使臣入内附奏曰“苗傅不负国家,止为天下除害耳。”
……履既死,帝谕傅等归寨。傅等因前,出不逊语,大略谓“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皇帝来归,不知何以处?”
……帝命朱胜非缒出楼下,委典谕之。傅请隆祐太后同听政,及遣使金人议和。帝许诺,即下诏书,恭请隆祐太后垂帘,权同听政。百官皆出门外。傅、正彦闻诏不拜,曰“自有皇太子可立,况道君皇帝已有故事。”
……世忠、俊,光世驰入城,至行宫门。世忠欲入,其下张介曰“不可,虽闻二贼已去,尚未可知。”其阍者以闻,上步至宫门,握世忠手恸哭。光世、俊继至,并见于内殿,上嘉劳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