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也是去上学的,应天文武……”徐子桢点了点头,刚说到一半忽然惊醒,“你说是什么学院?”
林朝英道:“应天文武学院,乃是京城尚武堂迁至应天与原应天书院合起而成,此事在大宋境内早已人尽皆知,徐公子竟未听过么?”
徐子桢又惊又喜,没想到他随口给赵桓提的建议居然真被采纳了,而且速度这么快,只一个多月时间就合成了。
他正要细问学院的情况,李猛忽然叫他:“叔,前边有家客栈,看着不小,咱们去瞅瞅?”
徐子桢只能先打住,点头道:“走,过去看看,实在不行挤挤凑合一晚。”
众人来到门外,只见这家客栈果然不小,门口分左右各挑着个大灯笼,门头上的匾额上写着高升客栈四个大字。
徐子桢来大宋一年了,也多少知道了些这年头的规矩,开店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叫什么如归客栈、福临客栈的,通常是来往商人或是寻常行人投宿的,这种客栈没什么讲究,给钱就行。
而这家叫高升客栈的,一看就知道是赴京赶考的学子投宿的较多,店里吃食卫生都比较讲究,规模也高档大气些,而且不是谁都能接待的。
徐子桢等人都有钱有地位的,自然能进这样的店,而且他知道这么大的店通常都会不大会满房。
只是当他们走到门口刚要进去时,却不由得都愣了一下,因为门内偌大个店堂里此时竟是聚了不少人,而且一个个儒衫冠带,竟都是读书人,在店堂最中央有个书生正在神情激愤地说着什么,底下学子不时bào出一声应和声,场面乱哄哄的,一时间听不清在说什么。
店里的小二发现有人来,赶紧迎出了门:“客官住店么?”
徐子桢问道:“有上房么?”
“有是有,不过客官您几位……”
徐子桢摸出一份公文,那是扎朗赞普给卓雅的文碟,在小二面前晃了晃:“这位是吐蕃国长公主,赶紧收拾几间上房,另外把嘴管紧点儿,别漏了风。”
“是是是!”小二吓得腿一软,险些跪了下来,他当店小二这么多年,南来北往的人见多了,可还是头回见到公主,吓得头都不敢抬,没口价的将徐子桢等人接了进去。
徐子桢边走边竖起耳朵听着,可还是没听清,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