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乡村小神棍> 分段阅读_第 281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段阅读_第 2810 章(2 / 2)

老人继续道:“那道石墙是整块的石料砌成,每一块都有一米半长,凿起来很麻烦。尤其是石料与石料间,似乎用了一种坚硬的弥合剂,居然比石料都牢固。据杨飞大哥说,这应该是古时的一项秘方,应该是用了糯米以及草浆等物。他曾经在其他的古墓中也看到过。”

“我们就一边聊着天,一边凿那道石壁,凿了半天,总算凿开了可以通一个人进出的洞来。”

老人说得很细至,基本把当时的每一个过程都说了出来。

石壁凿开后,杨飞立刻把鼓风机口对准了里面,往洞中鼓入空气。

当时,因为条件的限制,挖掘基本上靠人工。而且,上面与下面的通讯,也是非常的简陋。

不过,爱教授他们有过许多年的考古经验,却也拥有一套自己的通讯方法。

只要是年纪如今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一定还记得,在七八十年代,许多国营商店里,店里的上方,会拉满铁丝,然后上面会有一个个铁夹子。

当营业员把一件商品卖给顾客后,会填写一份收据,夹在铁丝的铁夹子上,一甩手,这个铁夹子就直接沿着铁丝,滑向了开票收款处。

这样,就避免了营业员跑来跑去,也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可以说那是当时短距离通讯的最佳的方式。

当时的爱教授与下面的联系,就是借用了这个方法,他们会把一根铁丝直接拉入地洞,每隔十分钟,就用一个铁夹,夹住写好的纸条,直接滑落下去。

下面的人接到铁夹后,会立刻写上回复的内容,仍放回铁夹上。

只是,从下面要传到上面,就得下面人拉动铁丝,上面的人看到铁丝的震动,就会拉一根栓在铁夹上的绳子,把铁夹拉上去。

这样,双方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也不用洞里的人来回跑,非常的实用和方便。

当杨飞和蒋老五用鼓风机把洞里的障气都抽干吹净。杨飞拿出了一根腊烛,点燃后伸入了洞xué里。见到腊烛并没有熄灭,而且灯火摇拽,显然里面已是有了空气。

两人立刻带着手电和矿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