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赝太子> 赝太子 第36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赝太子 第361节(2 / 2)

ee“孙臣接旨!”

ee“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太祖建国以来,大郑以孝治天下,代侯姬子宗醇谨夙称,恪勤益懋,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实为宗室表率,授以册宝,晋其代国公,加食邑二千户,钦此!”

ee竟然封赏代侯为代国公!

ee还说其大有孝心?食邑增到三千五百户!

ee这已经不止小威胁,而对诸王来说都算大威胁!

ee要知道,一户一年可领075石,原本代侯是食邑一千五百户,也就是一年有1125石大米,差不多就是正二品的待遇,而现在是三千五百户,翻了一倍多,哪怕没有别的进项,光这些就已能让代侯……不,现在已经是代国公,就已能让代国公府生活宽裕许多。

ee更不用说,从代侯蹿升到代国公,这才用了多久?

ee仅仅是三个月不到。

ee虽说皇子晋升本来就快,但这也太快了,不过是一幅千福图而已!

ee“父皇偏心!”诸王都不由心里冒火,在底下微垂着头,才能掩住脸上的嫉恨之色。

ee当初他们受封时,可是一年年熬过来,从没像他们这侄子这样迅速!

ee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蜀王跟鲁王都心中发紧,难道,这就是嫡孙的待遇?

ee太子的儿子和自己不一样?

ee倒是齐王,本是三个成年皇子中脾气最暴戾冲动那个,可因段衍行刚才被拖了下去,他现在早就已经心里发慌,哪怕是听到了苏子籍被封赏为代国公心里冒火,也不敢开口反对。

ee却没想到,齐王没开口,倒皇帝先开口了:“齐王,朕封代侯为代国公,你有什么看法?”

ee看法?自己能有什么看法?齐王被这么直接问了一句,心里已是一沉,勉强冲着上首的父皇一笑,说:“父皇英明,代侯绘这千福图,想必是花了不少心思,晋升代国公,儿臣没有意见。”

ee是没有,还是不敢有?

ee皇帝坐在上面,神色不动,只是淡淡说了一句:“那就好。”

ee这时,这对父子之间的气氛,实在是让外人看了就胆寒,原本兵部尚书弓歆还想向皇帝禀报边关摩擦的事,见状,顿时眼皮一耷拉,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句话也不说了。

ee就像王府管事向齐王禀报事也要看一看齐王心情一样,给皇帝做臣子,非只知闷头做官就成,也要揣摩上意,否则很可能立功反招祸。

ee今日显然不是谈论政事时,兵部尚书弓歆已想着换个时候再向皇帝禀报。

ee“赐宴吧!”

ee才一声命令,立刻钟吕齐鸣,乐声中百官谢恩,大小太监抬着方桌,在东廊下奔来,抬着三十桌已摆得整整齐齐的菜肴进殿、布座安席。

ee第639章苟利国家生死以

ee大臣入席,一片钟鼎磐罄筝笛鸣奏声,皇帝左右四顾,见众多袍服面孔,或恭谨、或惶恐,或熟悉,或陌生,只是个个都玉带紫绫,口采华章,十八年来,都是一模一样,始终没有变,只是自己老了。

ee不,朕还没有老,只要给朕一点时间,姬子宗,朕不管你真心还是假意,千万别让朕失望。

ee当大臣坐定,席上当然丰盛,皇帝只一个眼神,礼官唱:“止乐!”

ee皇帝目光转过,就笑着:“朕历观史册,于《书》、《诗》诸篇,未尝不慕古之君臣一德一心,相悦若斯之隆也。”

ee“今海内宴安,兕觥旨酒,岂徒以饮食燕乐云尔哉,诸臣可有诗?”

ee就见气态弘容的大臣中,迟疑下,当先起身是个三品大臣,苏子籍不太熟悉,似乎是岳文景,只听他沉气宏声:

ee“丽日和风被万方,聊云烂漫弥紫阊。一堂喜起歌明良,止戈化洽民物昌。”

ee这种御前诗,本是歌功颂德,能有这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也没有傻瓜会别出心裁,顿时获得众人赞叹。

ee有人开头,自然有大臣接过:“臣也有一诗——蓼萧燕誉圣恩长,天心昭格时雨旸,丰亨有兆祝千箱,河清海宴禹绩彰。”

ee由这两位抛砖引玉,顿时华章如潮,不过这种锦上添花的工作,主要还是大臣的事,王爷基本上没有这水平,也不参与。

ee苏子籍坐在上处,前面几桌就诸王跟老国公,他是小辈,在国公里也不排在前面,好在一人一桌,大家都基本因今天皇帝发难,很少交谈,虽场中有歌舞,可笑呵呵看着的人有没有真看进去,都未必。

ee“原来这就是宫宴。”苏子籍自斟自饮一小杯酒,这时品菜,就一皱眉,这些菜肴,看起来品相极好,可大部分是凉菜,小部分早就在灶上热着,要么冰凉毫无热气,要么过了火候没了鲜香,吃着没有滋味,还不如自己府里的饭菜,这也就是代表的意义不同,才能让许多人以参加宫宴为荣。

ee否则在场有一个算一个,怕都不会对宫宴菜肴有食欲。

ee“原来御席是这玩意,酒倒是好酒。”

ee可众人都怕在君前失仪,自然也不敢多饮。

ee苏子籍又朝着前面三个王爷看去,发现齐王低头喝酒,脸色到现在仍不好,蜀王若有所思看着歌舞,明显在想事,而鲁王则在苏子籍看过去时,竟也回看过来,还朝着苏子籍举杯,遥遥敬了一杯。

ee苏子籍与其微微点头而笑,收回目光,就不再继续多看。

ee“一切都在掌握中。”

ee“我之前的战略,就是一方面凸现齐王,一方面被按在地上殴打——皇上,我太弱了,不能顶,所以我得以迅速封国公。”

ee之前筹划多时,今日差不多都实现,虽皇帝没有当众呵斥齐王,但这也正常,毕竟齐王与段衍行勾结的事,不好放在明面定罪,这早就在苏子籍的意料中。

ee“要削齐王的圣眷,不是一天的事,能有这结果,已算不错了。”

ee“段衍行之事,必让皇帝对齐王警惕,现在封我代国公,就是希望我站出来,与诸王顶一顶。”

ee“我预料的不差的话,皇帝稍后必有恩旨,让我参与见习朝政。”

ee“我自己要进,和皇帝要我进,完全不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