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夫郎不语> 夫郎不语 第1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夫郎不语 第173(2 / 2)

“大鑫教得也不差,只他到底只传授些基本的,将来孩子若是要下场,那点儿学问不够用。”

“家里头三催四催的,我今朝得了点儿空闲,整好是过来说与你俩听,看看你俩甚么个打算。”

康和闻听徐童生拷问了两个孩子的学问说好,他心里头也高兴一场。

“徐童生的意思是想俩孩子都在徐爷的手头下读书?”

“他俩打小黏在一处,一块儿读书又互相勉励,我爹跟爷都喜欢的紧,如何有不教他俩人在一个学堂的道理。”

康和道:“我倒是也跟大景商量过,起了些心思想送他去城里读书。只城里还没置屋,若要孩子每日走读,寒来暑往,那也太辛苦了些。”

徐扬道:“你何必慌着在城里置屋,寻屋得慢慢来,一时急要难寻着好的。大福这孩子懂事又听话,就教大福住在我爹那头,也不妨事。”

“那如何能成,岂不是太麻烦你们家了。”

“有甚么麻烦的,两个孩子一道上还热闹。”

康和一则怕是麻烦了徐家,二来:“这俩孩子若起居都在一处,说不得一起胡顽。也罢,我们一屋子人先且商量大福读书的事怎么个安排法。”

徐扬应声:“自是应当的。总之你不肖怕麻烦了我们家,孩子要没个合适的宿处,尽管送到我们家去。”

康和笑谢了徐扬的好意,他俩的关系,自不肖过于客气的。

夜里,一屋子的人都在,康和趁此将今朝徐扬过来的事说了一遍与大伙儿听。

“大福如今也八岁上了,既是徐家开口,倒是不如趁着这机会便送他去城里的私塾读书。这事情迟早要央人,如今倒省得了个自己开口的机会。”

一家子人都晓得大福爱读书,孩子上进,这是十分难得的,其实早该送他到城里的徐家私塾去读书,更开阔些眼界的。

只先前总挂记着孩子年幼,舍不下心来。

如今是再不好耽搁了,小童是最擅学、最好学的年纪,这样好的时光白白蹉跎了下去,将来后悔都无用。

“送,该送他去徐夫子的私塾。”

范爹一辈子也没指望自家子孙能有读书的天分,他目光虽不长远,觉今朝家里吃喝不愁,住着高屋大宅,已是最好的日子了。

却也知晓,若子孙能有个薄功名傍身,那家族门庭,才能更久的走下去。

“只大福到底还是小孩子,总得要人看顾着,这去了城里,在哪处落脚下榻呐?”

康和道:“便是要与家里商量的就是这事,于送城里读书,我晓得一家子都没甚么异议,只孩子住,却是个问题。”

“徐扬爽利,他倒是说可以教大福在徐家落住。”

“徐夫子日里便要教导那样多的孩子,还得看顾大福,怕是不好。要起了心送大福去旁人家中借住,那倒不如教他去珍儿那处。”

陈三芳道:“珍儿最是疼爱大福的,骆女婿又是秀才,骆家家学好,俺们家大福过去,眼睛看着,耳朵听着,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康和倒也点头,若要孩子借住,确也是珍儿家更合适,毕竟是自家亲姑。

“我想着,要么就趁这关节在城里寻看处屋宅,手里攒得些余钱,倒也能置屋。

瞧着日子太平,将来人口少不得多涨,城里的屋宅届时定然要涨价,早些办下产业也是件好事情。”

范景这时张口道:“你不是还想弄间铺子下来支生意?要都赶在一块儿置办,手里头的钱好周展?”

如今家业大了,摊子铺得开了,眼瞅日子是好,可开销大,如何再能似以前穷家薄业时一般,置地买物,能咬牙把手头攒的钱几乎全拿出。

那会儿只要有口饭吃,便能有这魄力,所谓是光脚走着,没有比之更差的日子了。

时下哪里还敢这样做,一个大摊子,手里少不得银钱周转,到底是有两个孩子了,凡是还是得以稳为先。

康和晓得范景的担忧之处,道:“那便把事情先提上来,慢慢巡看,总也不是说风就是雨,看铺子也好,置屋子也罢,都得讲究缘分。”

陈三芳点头:“是这理儿,只大福去城里读书的事情却已耽搁不得,早一日去读也早一日受教。

俺明朝先去探问一下珍儿的口风,若方便,就教大福先去借住,不合适,俺们另又想法子。”

范景见此,嘱咐了陈三芳一句:“别为难了珍儿。”

他是怕骆家人不乐意,二一则,去年初珍儿才生了个大胖小子,幼子少不得要费心思照顾,只恐珍儿劳累。

“俺晓得轻重。”

翌日,陈三芳教二喜预备了四大箩筐的应季瓜菜,驾着车子去了骆家。

珍儿见她娘过来,心头欢喜,连吆喝了家里头的小丫头预备了陈三芳爱吃的饮子和米糕来:“娘过来耍便是,如何又拿这样多的东西。”

她瞧着鲜嫩的瓜菜,且还带着些水露,八成是一早地里头才摘下的。

陈三芳道:“都是自家地里头的,吃都吃不完。你哥哥、哥夫这两年一直都在各乡里置买土地,家里头的雇农隔三差五的总也送些瓜菜来,都轮不着吃俺们自家里的。你哥夫便说想弄一处新铺子来,卖瓜菜。”

“你们在城里头得买菜吃,虽说花不得几个菜钱,但到底不如自家地里的新鲜。送一筐子与你公爹和婆婆,再送一筐子与你大哥大嫂,自留下的也不多。”

珍儿心头感动,她道:“哥哥、哥夫总是那样能干。娘与我想得多周到。”

陈三芳看着面色红润的珍儿,拉着她的手拍道:“家里头时时都惦记你,瞧你在骆家日子不差,也都安心感慰。”

“我在骆家一切都好,公爹婆婆不寻我的事,大哥大嫂掌着家里,却待我和善,川宜上进,中了秀才也不懈怠,还在想往上头走。”

陈三芳点头,心中很是满意,倒是借着这话头,她道:“说起读书上进,大福这孩子倒是也有些心。

徐夫子想把他们家十五接回城里头教养,念着两个孩子总一道读书勉励,想教大福也去私塾里一起读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