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1980巴山猎耕记> 1980巴山猎耕记 第34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80巴山猎耕记 第343(1 / 2)

见陈安同意,宏山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

顿了一下,他接着问道:“之前那个人说的那种既不是老虎也不是豹子的野物,有没有这种东西?”

陈安点点头:“有,很少!”

宏山怔了一下:“是啥子东西哦?”

“那种野物叫做山彪,我自己也没有见过,但是听我师傅说起过,他在山里见到过三种毛色的山彪,金色、花斑色、黑色三种,确实是一种介于老虎和豹子之间的野物。

山里边很少见,有好几种名字,有人叫黄虎,有人叫火虎,还有叫黄豹、乌云豹,本来是一种东西,都是因为毛色不同,名字也不同。

经常有老人说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其中的彪就是这种东西,正式的名字叫金猫,可不是啥子老虎崽子,比豹子还要稍微小一些。”

陈安微微呼了口气:“遇到这种东西,要相当小心领着去的狗,太容易伤到狗了。”

“不晓得有没有机会见到…皮毛肯定很值钱!”

宏山的关注点总是很实在。

“肯定值钱撒,骨头也跟豹骨一样,能当虎骨用嘞!”

就在两人说着话的时候,收购站的几个工作人员总算珊珊而来,将收购站大门的门板一块块取下来靠在一旁的墙壁上,他们一进去,急着出售药材的药农们立刻推搡着往里面挤。

陈安和宏山带来的东西量大,一时间搬不进去,也就不跟他们去挤,安静地在一旁等着。

这一等又是大半个小时,药农们卖掉各自的东西离开后,总算清净了。

宏山甩甩脑袋:“下次不来那么早了,睡够了再慢慢来,不然到了这里也是等着。”

陈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看还是要来早些,听他们冲壳子也不错,不然我们哪里晓得,大湾有熊出没,蒲垌村北边的小漩涡有山彪?”

“也是哈!”宏山笑了起来。

“搬东西…”

陈安招呼一声,率先提了两桶几十斤的蜂蜜进入收购站。

宏山也跟着帮忙,先将陈安带来的那些药材、蜂蜜搬进去,让收购员查验、定了收购价格,等陈安的卖掉,又开始搬他自己的。

两人带来的东西,要数量有数量,要质量有质量,打理得又好,收购员也就给了稍微高一点点的收购价格。

从收购站里出来,陈安的口袋里多出了六百多块钱,蜂蜜的钱就占了半数。

而宏山也入手两百多块,收获不错。

两人赶着牛车,去粮油店买了些米面。

让宏山招呼着牛车,陈安先去供销社买了几块洗衣服、洗澡要用的肥皂和喂两只熊猫所需的牛奶粉,另外给两个小侄女又带了些糖果,然后换宏山去买。

东西都买到以后,两人一起赶着牛车往回走,没走多远,听到后面有声音传来:“兄弟伙,等哈哈!”

陈安回头看去,见来的人是骑着自行车赶来的韩学恒,笑道:“是韩哥嗦,你这是要忙着去哪里?”

扛饿神器

韩学恒走到牛车旁边,扶着自行车站定,笑着冲陈安说道:“我就是看到你,想过来跟你说几句话!”

“是有啥子事情蛮?”

“有领导下来考察过情况,回去后来了指示,准备建几个乡村小学,解决一哈娃儿上学困难的事儿。之前还有知青,能抓一哈娃儿读书的事情,现在…”

韩学恒摇摇头:“主要是山里偏远,路难走,住得又散,还没得啥子人愿意来山里教书,都觉得太艰苦了。

如果到长沟里大队上去读书,有的娃儿隔得太远了,得走十多里路,干脆连书都不读了。

而且那边学校也小了一点,容不下那么多。”

听到这话,陈安心里一喜,连忙问道:“那些学校准备建在哪些地方?”

韩学恒晃了晃手,惊飞那只落在他手背上的苍蝇:“还在研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们村会建一个。

石河子村有四十三户人家,东边的黑潭子村有六十多户,还有西边的蒲垌村,有七十多户,三个村子算起来,那算起来也就有一百八十多户人家了,适合读书的的娃儿不少。

虽然你们村户数是最少嘞,但是,位置在两個村之间,相互距离都差不多,相互取舍,集中到你们村是最合适嘞。”

陈安略微想了下,上辈子是建了小学,但选址被争取到了户数最多的蒲垌村。

上辈子出去放羊的时候,他曾远远地看过,就是一个两层的砖房,六间教室,另外就是在侧面还有三间供教师住宿和办公的房子。

从石河子走山道到那小学,有四五里地的样子,得翻过三个山头,黑潭子去读书的娃儿最远,有七里地,也比去长沟大队上去读书要近不少。

一对从镇上小学调过去的两口子,领着四三个民办教师头管理着那个小学。

石河子村的会计吴朝阳就是其中一个民办教师,开始的时候一个月也就二十块钱的样子,比正式的老师,工资低了一些,他们也就是识得一些字,会些计算,教孩子简单一些的东西,都得边学边教,尤其是新实行的拼音读音法,让他们头疼了不少时间。

可想而知,水平有多差劲。

而这辈子,居然把小学的位置选在了石河子村,上边肯定是有别的考量。

却听韩学恒接着说道:“这次洪涝,你们村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得最好的,村里几个领头的,也是真心在为大家做事…之前有人提议建在人最多的蒲垌村,后来社长提议说建在伱们村,事实一摆出来,都没得意见了。

要不是有你们,好多村子,好些人,都要遭殃,包括公社还有下游的一些地方,都不晓得会有多少损失。”

陈安暗道一声:果然…这应该才是选在石河子村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好事儿,以后村里读书的娃儿,会方便得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