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1980巴山猎耕记> 1980巴山猎耕记 第3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80巴山猎耕记 第316(2 / 2)

跟那些不要的人家打了招呼,父子两人白天忙着补种,夜晚打着手电,赶着牛车,将那些稻草、苞谷草拉回来,就在盘龙湾过来的一路上摊开晾晒着。

到了冬季,没有喂牲口的草料,这些东西晾干后堆起草垛保存着,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爷俩拉了不少回来,也都累得够呛。

稍微休息一天,爷俩稍微商量,觉得抓紧时间开荒,赶紧再种上一些作物也不错,又开始忙活这些事情。

主要是陈安催促的。

上辈子的时候,他可是记得自己分到的那两块瘦地是村里另外两户人家分到,没有牲口,补种得慢了一些,结果,上边的荒地被第三家先一步忙完的,给开成了荒地。

开荒的事儿,陈安早已经跟瞿冬萍说过,她自己在青沟,已经在阴雨停下来的时候,开始选着青沟平坦且方便进出的地方开地了。

接下来的日子,陈子谦早上跟着陈安将盘龙湾那片准备开成水田的地方,沿着河埂用河里边的挑选出来的石头,配合着打桩,把地埂弄牢实,然后用水牛一遍遍地浅犁,清理掉杂草后,撒上油菜。

然后接着开垦瘦地上面的那片坡地。

父子俩赶着牛,架上犁头,先绕着周边犁上一圈,把范围给界定了。

水牛速度慢,但力气大,有了它,免去不少挥动锄头的挖掘开荒的麻烦,而且比起人力,速度也快了不少。

提前进行,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争抢。

在这坡地,在下边大路上就能看得一目了然。

盘龙湾偏僻,无论是打理那片准备用来栽杜仲、金银花的石头山地还是开垦水田,也就宏山家知道,大村子知道的人不多,也没怎么当回事儿。

而现在开垦这片荒草地,那就不一样了。

只要看到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果然,第二天就有人家提着锄头,或是赶着耕牛,找着那些能开荒的地方进行开垦。

都是聪明人,开始只有那么家,后来就越来越多了,都在想方设法地开地,积极得不得了。

没多长时间,那些好点的位置,就被占了个七七八八。

甚至有人为了争一片荒地动手打架进了医院的,可见其激烈程度。

开荒的事儿,好的地方被抢占了过后,零零散散地,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连那些只能种上几十棵包谷的地方都没放过。

陈安简单将那片荒地开出来以后,抖掉里面的荒草,一把火烧了杂草和灌木丛,也是种上了一片油菜。

不只是他一家种油菜,不少人家都种了。

油菜籽可以榨油,比粮食还精贵,那是能用来顶替公粮的,这样新开出的荒地,在这种季节,也就只能种这玩意儿,到了明年能有些收获。

相信明年开春,沿着进入石河子村的大路,两旁会开满金黄色的油菜花,这对于越冬后蜜蜂,也是大有裨益的,说不定能收上一波油菜花蜜。

连续高强度地忙了那么多天,事情总算忙得差不多了,陈子谦和陈安难得地休息了两天,也没有干别的事儿,就是将家里的十只羊和水牛围到山沟里放了两天。

陈平星周六傍晚的时候,挑回来两大捆大叶茶的枝条。

陈安有过交代,他选取的,全是那种半木质化有着棕红色皮质的枝条。

羊群放出去后在山沟里很稳定,尤其是那两只野羊,已经习惯混杂在羊群里,不会再逃,陈安也就放心地将羊群交给了陈子谦照看。

他到青沟,找来剪刀,领着陈平和瞿冬萍将那些茶叶枝条两个芽点剪一段,下部剪成斜口,剪掉多余的叶片,只留顶上的两个剪掉一半的叶片。

陈平之前已经平出一片地儿,就是专门用来扦插大叶茶的。

将平整出来的地块浇透水,以差不多五乘五的间距,密密匝匝地扦插了两垄地,估摸着得有四五千棵。

然后又从竹林里砍来竹子,劈成长短一致的篾条,插在地垄上形成拱架。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农资店,更没有农民能弄到的薄膜,于是就用化肥袋子里掏出来的内膜,用篾条卷着接口,蒙在地垄上,进行保温保湿。

这样的做法,对于活过一辈子的陈安来说,早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陈平和瞿冬萍来说,却是非常新奇的操作。

这些化肥袋子里的内膜,也是陈安叮嘱陈平在茶园里上工的时候零散收集的,茶园里用得多,收集容易,此时也派上了用场。

这件事情忙活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搞定。

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等着这些扦插的枝条生根发芽,以及明年的移栽了。

而陈安却没法闲下来,自家的孩子,都已经满月超过六天时间了。

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满月酒那是少不了的,得补上。

将家里的杂事儿,扔给陈子谦和耿玉莲,陈安开始着手准备办酒所需要的东西。

他也不准备办得多隆重,到镇上粮油店买些苞谷面,然后到村子里面买上些土鸡回来,到时候加上自家地里的那些蔬菜,煮上几桌火锅得了。

关键是,这段时间各种的忙,他没有时间进山打猎和准备,只要弄好吃就行了。

今年到处遭灾,不用想也知道,村里人手头大都紧巴巴的,他也不打算收礼钱之类,不能给大家伙火上浇油,都还在吃着救济粮呢。

之所以不买大米而选择用苞谷面做苞谷饭,也正是这原因。

在这种吃着救济粮的时候弄得太好,这跟炫富没什么区别,还是得低调一些才行。

到了镇上,陈安先去邮电所,给冯学恩发了办孩子满月酒的电报,然后到公社买了些糖果,又到粮油店买了百来斤的包谷面,背着回家。

当天下午就开始走访各家各户,挑选了二十来只的土鸡带回来,顺便请了人,帮忙张罗酒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