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却觉得:“宝音是好,不过性子太跳脱了,做长媳是不是不太合适。”
何氏听老太太反对,心里就急了,林家门第高,为长子去求亲人家都不一定能看上自家,若是下面的兴壮,人家更不可能答应。
何氏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婆婆,只能哀求的看向丈夫。
谈思立敲打妻子归敲打,却也不会让她余生不顺,人家的姑娘嫁到自家,还是和婆婆相处的时候多,若是不先去林家求亲,以后不管谁家姑娘嫁过来,都要受气的。
妻子对小菊不好,自己可以关起门来教育她,她对兰儿有了其他小心思,自己可以守着全家下她的面子,唯独她对儿媳妇不好,只要做的不过分,自己就不能多加干涉。
不管是为了妻子,还是为了儿子,甚至于为了嫁到自家来的姑娘,谈思立都得答应她先考虑林宝音。
谈思立先用眼神示意妻子放心,然后对老太太说:“林家姑娘的性子再跳脱,自小受的教育和小门户家的姑娘就不同,做事上面绝对差不了。
咱们觉得人家姑娘性子跳脱,人家还不一定能看得上咱家。
林家是培州大族,如果兴强能娶到林家的姑娘,以后无论是否能入仕,往后的人生都不会过得艰难。”
老太太反对何氏想要林宝音做儿媳妇,首先想到的是姑娘的性子,听儿子说到林家的家势,就迅速的明白了过来。
自家也不是什么大家族,长孙媳妇性子跳脱点有什么要紧的,若是能娶到培州望族的姑娘,孙子以后的人生就算稳了!
老太太想明白了,就道:“你们都觉得好,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横竖都是为了孩子好,儿媳妇喜欢林家姑娘,思立就看着让谁给林家捎个话,不是咱们相中了就行,还要看人家愿不愿意。”
元宵节之前,盼弟和来弟一直在熟悉州府的生活,过了元宵节,谈晓兰安排她们俩去王氏盯着的店里做学徒。
谈晓兰准备让她们先做半年时间的学徒,看她俩表现,再根据她们俩各自的情况培养。
如果适合管理店铺,就让王氏带一带,州府那么大,谈晓兰还想着今年在另一个区再开一家分店,就像用招弟一样,再另聘一个大掌柜,二掌柜是自己的表妹,大掌柜基本上就不会生什么歪心思。
如果在理账上面有天赋,谈晓兰会自己带着学理账,时不时的再让爹爹提点一下,自己几个店铺的账目,就可以让她来管。
麦冬在远洋阁学的也差不多了,谈晓兰也教过她理账,以后让麦冬跟着表妹一起,两方制衡,也可以放心了。
所以不管往哪方面陪着,都不会把她们往绣娘上面陪着,毕竟绣娘好找,自己能信任或者说能有制衡别人身份的人,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的。
谈晓兰把人放在店里,暂时就不用管了。
她早就把店铺理顺,掌柜的的都能独当一面,所以谈晓兰的日子开始悠闲起来。
闲着没事,出城去玩还太冷,正好爹爹给买了个院子,谈晓兰就带着高顺财去看院子。
爹爹给买的是个小两进的院子,距离家里只有一刻钟的路程,在一个叫柳树胡同里,前院是一排倒座房,院子不大,从垂花门进入后院,就是宽敞舒适的二进院。
院子干干净净,也不破旧,只是里面没有家具,不过对谈晓兰来说,没有家具比有家具还要好,她准备把这个院子,按着自己的喜好来装饰。
回到家就又是写又是画,忙活了两天,拿着自己画好的图纸,带上高家父子一起,去了柳树胡同的院子里。
谈晓兰装修自己院子的时候,谈思立在商行里待了大半天,虽然还不到下职的时间,看情况也不会有什么重要的事,交代了两个副手一声,就去找禹伯良了。
禹伯良笑着把谈思立迎进客厅,说道:“你终于舍得从家里分出点时间,来我这里了,今天不管有没有事,不能走,年后这家请了那家有事了,弄的咱俩还没好好在一处聚过呢。”
谈思立也笑:“我在州府无亲无旧的,下职后不回家做什么,今日想着节也过的差不多了,东家应该也有闲暇在家里歇两天,我这不就来了。”
禹伯良就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吩咐管家:“备了上好的席面,今天我与先生好好说说话。”
对于禹伯良来说,与别人吃饭喝酒是应酬,和谈思立吃饭喝酒就是放松。
管家出去张罗席面去了,客厅里也没留其他人,谈思立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想请东家给林家五爷透个信,聘他家宝音为长媳。”
禹伯良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我大舅子想聘你闺女做儿媳妇你不愿意,转头要聘我小舅子的闺女做儿媳妇!”
禹伯良牙疼似的‘嘶’了一声:“我觉得应下来的可能性不大。”
谈思立就说:“东家,林家想聘我闺女的时候,我是因为我家兰儿与别的孩子不同,她自己主意正的很,我虽没有应下林家的亲是,却也没拦着孩子们相处呀!
我们家门第虽不高,却也算书香门第了,兴强你也是知道的,这两年也算稳重,往上不敢说,秀才总是能考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