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立就是觉得他不够机灵,不适合做伙计,才让他进仓库做事的,谁知道那小子三天来家里一趟,最后谈思立给他重新找了伙计的事,他却也没干住,招呼都没打一声就不干了。
当时何氏见丈夫并没有特别生气,所以觉得再让他帮着给自家侄女找个学徒的事,应该不难。
就对孔氏道:“嫂子放心,这件事我记住了,等思立回来,我让他给芦花留意着。”
得了何氏的许诺,孔氏这才又有了笑模样,重新变得热情起来。
谈晓兰不想看孔氏表演变脸,干脆从屋里出来,在院子里透气。
谈晓菊见姐姐出去,也跟着出来了,谈晓兰问她:“你怎么也出来了。”
谈晓菊皱着眉头,低声吐槽道:“我觉得舅娘和以前不一样了!娘一开始不答应给芦花找事做,她就变脸,答应了立马就又有了笑模样,她怎么变成这样了,以前也不这样呀!”
谈晓兰捏了捏她气鼓鼓的脸蛋,说:“人都会变,就连你自己,不是也有变的地方么。”
谈晓菊就带了点小得意的说:“那不一样,我是往好的方向变的。”
谈晓兰笑了笑,没说话。
孔氏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是因为小菊的外公外婆老了,她舅舅又是个老实的,家里今年还娶了儿媳妇,孔氏做了婆婆,公婆给她做脸,轻易不再说她什么了,儿媳妇也要看着她的脸色过日子,这个家现在就是她说了算。
人呀,只要日子过得舒坦,就会露出本性的。
就好像自己一样,前世多谨慎的一个人呀,现在因为有爹,在自己生活范围内几乎都可以由着性子来,现在说话做事也不先寻思一番后再说了,就是心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说实话,这种可以随心的生活,真的很舒爽。
……
从何家庄回来,家里再出门走亲,谈晓兰说什么也不跟着了。
亲戚走完了,还有爹爹的朋友,谈晓兰还是一家也不想去,兴强今年成熟了不少,爹爹朋友那里,都是兴强带着二弟他们俩一起去的。
年后的走亲访友结束,也终于到了谈晓兰期盼已久的元宵节。
这天大家都会穿上过年的新衣,早早的吃过晚饭,到镇上去看花灯。
往年谈晓兰早就住到外婆家了,年初二去外婆家的时候,发现家里气氛不对,找二表哥,悄悄的打听到宋欣怡已经在家闹了两场了。
谈晓兰根据自己对宋欣怡的了解,知道如果家里不顺着她的心意,她还有的闹。
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谈晓兰今年就没去外婆家住。
三里村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去镇上看灯,老人们大多都喜欢清静,身体也不好,都会选择留在家里,让年轻人去镇上看灯。
谈晓兰家也一样,何氏带着家里的孩子去镇上看灯,祖母留在家里。
弟弟们收拾的快,谈晓兰也因为在渡口做咨客,打理自己的速度早就练出来了,唯有谈晓菊,衣服换了两次,首饰更是换了一次又一次。
大家都收拾好了在院子里等着了,她还在纠结戴什么首饰出去。
老三急的在院子里乱转圈,闹着何氏要马上走。
何氏又催了小菊一句,谈晓菊只说:“马上就好。”
何氏已经催了她好几次了,现在大家都收拾好了,她还是那句马上就好。
何氏急了,几步进到她屋里,谈晓菊还在镜子前面一手拿着一个簪子在哪比划呢。
何氏一把夺过她手里的发簪,训斥道:“大家都收拾好了,就等你了,你还在这里瞎比划什么呀!”
说完把发簪往桌子上一丢,拉着谈晓菊就往外走。
何氏对谈晓兰从来都是轻声细语,对三个儿子也很少发脾气,唯独对自己唯一的亲闺女,少了几分耐心。
小菊被门框绊了个趔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兴强赶紧过去拦住母亲,“娘,您干什么呢,等一会就等一会,又没什么要紧事。”
谈晓兰就把妹妹扶到一边,先确定她没有被磕碰到,然后劝她说:“今天镇上人挤人的,少戴个首饰也轻便。”
谈晓菊的眼泪,最终还是在姐姐的温声细语中掉了下来。
谈晓兰用手帕给她擦泪:“好了好了,到镇上给你买好吃的行了吧。”
谈晓菊幽怨的看着她,说:“不是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