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54(2 / 2)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分而治之,以夷制夷,是中原王朝一向以来对付草原部落的办法,大商当年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不过,所有人都忽视了周朝的发展,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是一个农耕为主的部落,又找到了周原这样的关中之地,适合大规模地耕作,由此招来了大量各部落的族人,壮大了他们自己,让以前屡战屡败,给打得四处迁移的周部落,有了自己固定的家。”

说到这里,老祖的话锋一转:“不过,当时不管怎么说,周部落还是一个恭顺,忠诚,也从来没有少过以羌人俘虏为主的贡赋的属国,商朝还没有把他们当成主要的威胁和大敌,真正的大敌,一是江淮一带的东夷部落,他们和商朝非常相似,也学到了战车和青铜武器之法,人皆慓悍善战,离商朝的核心区域很近,有商一代,都是不停地对于这些东夷部落用兵,哪怕是到了商末的纣王时,也是派出主力远征东夷,这才会给周朝趁机偷袭朝歌,灭了商朝。”

斗蓬叹了口气:“江淮一带的东夷部落是非常凶悍善战的,哪怕到了今天,吴兵轻果,也是天下劲旅,是最有优秀的轻装步兵,如果是在江淮之地,水网纵横之处,骑兵难以发挥机动性优势的情况下,这些步兵在江淮地区几乎是所向无敌的,北府军集团虽然以北方流民为核心,但也是在补充了大量江淮一带的本地百姓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天下劲旅。”

“再往前一点,吴越也好,淮南也罢,都是出精兵劲卒的地方,这也是民风使然,毕竟,这里的土著百姓,出入如飞,满身纹身,让人望而生畏。可见在商朝时,这近在腹心之处的东夷部落,若是成为敌人,会是何等的麻烦。”

黑袍冷冷地说道:“恐怕,这跟商朝与东夷部落开战,主要还是因为要捕捉足够的用于人祭的俘虏有关,商朝建立朝代之后,对于人祭的需求,远远大过以前,西羌和北狄的俘虏,毕竟是要别的部落,属国来代抓,并不是非常可靠,尤其是周部落,很多时候不仅交不出俘虏,还要商军出师救援他们,只有自己出手,抓离得近的东夷部落的俘虏,才是稳定可靠的,但商朝为了持续不断有人祭,对这些东夷部落,往往是败而不灭,一直留存着,这让这些部落也仇恨越积越多,最后反而结成了部落联盟,联手对抗商军。”

斗蓬摇了摇头,说道:“并不是这样的,东夷跟商朝算是同族,同种,商朝对东夷部落的俘虏,往往不用于人祭,而是作为奴隶,让他们生产干活,除非是有了非常大的仇恨,比如说造成了商军很重大的损失与伤亡,这种时候,才可能会把一些淮夷部落的贵族,首领,公主之类的用于祭祀,目的是为了复仇或者是威慑,倒不是祭祀本身。经常用于杀戮祭天的,仍然是以羌人,和北方的鬼方族人为主。”

黑袍的眉头一皱:“我一直不知道这个鬼方部落的来历,据说,他们皮肤很白,有些还是赤发或者是金发,与我们的华夏一族的黑发黑眼完全不一样,倒是很象慕容氏部落。是异族异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这鬼方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正北方的狄人部落,而是来自遥远的西方,在离阴山正西方大约六七千里,有两条大河,名叫药杀水与乌浒水,这两条大河之间的大片地区,是方圆数千里的大草原,就象我们中原的长江和黄河之间,万年以前,也是大片的草原,只不过,在我们这里,最后是转入了农耕定居,城邑立国的时代,而在这两河之间,或者说叫河之地,仍然是方圆数千里的草原,一如我们的大漠之上的狄人诸部。”

“只不过,这河中之地,有鬼方部落,就是那种四处游荡,强暴好战的部落,他们向南越过铁门关,开伯尔山口,进入到天竺身毒之地,也占据了后来大月氏曾经立国贵霜的大夏之地,南下征服了天竺,当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杀戮,以至于天竺之地,遍是孤魂怨鬼,这才会让佛教产生,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

斗蓬叹了口气:“这么说来,这些白种鬼方之人,是非常凶残好战的草原部落,非我族类,只知烧杀掠夺,凶残无比了?”

老祖摇了摇头:“不,斗蓬居士,你弄错了一件事,他们不是草原部落,而是如蝗虫一样,过境之后就不离开了,会在征服了那些定居的农耕城邑之后,把原住民全部贬为奴隶,而且是永世为奴不得翻身的那种,自己则成为祭司,武士,国人这样的统治者,他们不象中土的草原游牧部落,打了抢了就走,而是会入主统治,攻灭敌国,杀剩下来的人则全为奴隶,当然,也有大量的类似商人的这种杀人祭祀的仪式,以求得他们的战神相助,所以这些鬼方部落,或者说在天竺,在河中之地被称为雅利安人的,可谓这世间所有文明仁义之国的大敌,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就是屠杀,掠夺,还有征服。”

黑袍的眉头皱得越来越厉害了:“就是说,这是一群真正的凶神恶煞,地府修罗,所过之处,遍是死亡与屠戮,征服他国,然后举国为奴,再去找下一个目标,一路杀过来,对吗?”

老祖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样吧,他们看似也是游牧部落,但跟我们北方的狄人相比,还是有根本性不同的,北方的狄人游牧只是逐水草而居,简单为了生存而已,只有在有天灾,没粮食之时才会去掠夺攻击其他部落或者是农耕王朝的城邑,一般也是抢完就走不会占据,而鬼方雅利安人,则是游牧只是过程,根本目的是为了可以找到能攻破和统治的城邑,攻占之后以征服之民为农人,专事耕作,来养活他们部落而已。如果要用什么来形容这些鬼方之人,那就是蝗虫。”

五帝时期现鬼方

斗蓬的眉头深锁,沉声道:“可是这些鬼方部落又图什么呢?从游牧部落的河中大草原,一批批地往可以农耕的地区跑,向南,向西,如同蝗虫一样地杀戮别的民族,攻灭其他的国家,然后自己取而代之成为统治者?”

黑袍冷冷地说道:“他们比那些草原蛮夷要聪明,不会等到饿肚子了才来抢,其实,说白了,他们跟我们华夏的上古王朝与诸侯是同样的,包括黄帝,炎帝,都是外来的部落,征服和统治了原来在中原地区的土著居民,三苗九黎才是中原的原住民,就跟那些天竺国的黑皮人一样,被外来的强大部落打败后,受其统治,其实是被远远地驱逐罢了。”

斗蓬摇了摇头:“可是黄帝以来,中原的所有王朝,并不会把所有被征服,被打败的原住民当成奴隶,只要归顺了,那就是族人,就是和本部落的人一样的国民,这就是我们中原的仁义,或者说是自古以来的法则,那就是顺之者昌。”

黑袍冷笑道:“可同样也有逆之者亡的这个说法,黄帝取天下,靠的还是绝对的武力,不是以仁德来服众,他一生都是在征战的路上,诸侯有不服的就打到服为止,如果你真的想作比喻,那黄帝倒是很象这个鬼方族人呢。”

斗蓬摆了摆手:“差远了,黄帝可没把给征服的百姓全部作为奴隶,只是打服了以后要他们朝贡,认黄帝为君主就行,包括给打败的三苗九黎部落,难道就跟天竺的黑皮人一样,全成了奴隶吗?要是这样的话,那黄帝也不会被认为是我们华夏一族的始祖了,而是会给看成一个只知杀戮和奴役的野蛮人。”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华夏从炎黄开始,取天下靠的是德,而不是单纯的武力,这点是不用怀疑的,至于征服的手段,那肯定是恩威并施,顺昌逆亡,如果不是黄帝和炎帝的联盟,打败了蚩尤的大军,也不会入主中原,只不过,在黄帝胜利之后,没有剥夺那些战败的九黎部落的生存和部落的权力,也没有把他们全部为奴,而是保持了其完整的部落形态,只要向黄帝朝贡即可,这跟那些鬼方部落,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黑袍的眉头一皱:“那这鬼方部落,其实也是征服后统治,征服后入主,手段比黄帝他们更加凶残,而且是让被征服的百姓成为奴隶,这是不仁不义的,即使是商朝,也不会干这样的事。”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商朝怎么说呢,虽然一直有大量的,可怕的人祭,看起来很凶残,但这些人祭的对象,往往是他们的敌对部落,跟他们有仇的那些,以仇人来祭天祭祖,从华夏的价值观上来说,并没有大错,这跟鬼方那种把整个无怨无仇,只是遇到的部落或者是城邑,直接屠戮洗动,幸存者则永世为奴相比,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商朝中期,强大的鬼方部落从北边开始进攻商朝在西北的各个属国,尤其是周部落后,商朝的头号大敌,就从江淮一带的东夷部落,变成了西北方的鬼方诸部了。”

斗蓬若有所思地点头道:“可是鬼方部落我记得不是在商朝才出现的,商之前一千多年,在颛顼帝时期,就有当祝融的吴回,娶了鬼方之女,然后以肋生的方式,产下六子,包括了长子昆吾与幼子季连,昆吾氏一族我们还在前面讲夏朝之事时提到过呢。”

老祖的眉头一皱:“是的,这鬼方之女,生产之法与我们中原的不太一样,所谓肋生,其实是切开腹部,从腹腔之中出取胎儿,然后再将创口缝合,如此母子皆可保平安,当然,这也有比较高的死亡风险,象那鬼方之女,一胎生了六兄弟,那显然是无法正常从子孙道产出,所以采用了这种切腹,或者说肋生之法,恐怕这么一来,那个母体鬼方之女,是没法存活的。”

黑袍勾了勾嘴角:“直接这样切开腹部,那还不得疼死啊,只怕是会用很多镇痛甚至是致幻,麻醉的药物,方可进行这样的切腹之举吧。”

老祖勾了勾嘴角,说道:“这鬼方一族,残暴好杀,又喜欢搞祭祀之道,听说有那种取人五脏六腑,却能让人存活的秘法,商朝后来的不少祭祀,残虐之法,其实还是跟鬼方所学的,变得越来越血腥与残忍。这是跟鬼方所崇拜的神祗,大多数是杀神,战神,渴望鲜血与屠戮有关。所以,他们在各种疗伤,致幻,宰割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

“只不过,在颛顼帝的时代,当时黄帝炎帝刚刚算是一统中原,整个中土诸部落,还处于一个融合与族群形成的时期,身为祝融的吴回,也是身在北方,这个鬼方部落恐怕也是刚刚向东到达漠北一带的草原,双方并不知根底,鬼方看到了拥有青铜武器,甚至是有马拉战车的华夏一族,也意识到跟以前所遇到的对手战斗力完全不一样,不是可以轻易征服的,于是先选择了示好与通婚联姻,这大概就是吴回娶了鬼方之女的原因。”

“而在颛顼帝时期,天下开始发了大洪水,对当时的地形地貌,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象颛顼帝一族,就是向东北,肃慎一带迁移,离开了中原,这才让帝喾这个远亲部落,取得了中原的统治权,所谓的共工与祝融之战,恐怕也是颛顼帝统治后期,两个强大部落为了争权的一场内战,结果就是共山部打破不周山,引发了滔天的洪水。鬼方部落,虽然是在北方草原,但大概也是受这洪水的影响,迁去了别处。”

“直到唐虞之朝时,鬼方部落才再现人间,据信,在陶寺一带,被攻灭的王朝,应该就是尧或者是舜作为君主的王朝,后世在三晋之地发掘过当年的战地,那可是相当的惨烈,举城之人,几乎全部死于战乱!”

上古传承乃袭名

老祖的语调悠长而缓慢,仿佛在这清烟之中,把大家的视线与思维,引入了那“那尸坑之中,遍是断臂残肢,甚至还有贵妇被用于祭祀,与其他被切割分尸的人不同,她是有全尸的,只不过,她的下体那里,给直接插进了一根长长的牛角,即使是过了数千年,那女尸早已经化为骷髅的脸上,那恐怖而痛苦的扭曲表情,仍然让人心惊肉跳。”

黑袍咬着牙,恨声道:“这样的手法,在中原几乎无人会做,就连商朝的祭祀,也没有这样野蛮残忍过,必是那鬼方所为,这么说来,我们所熟悉的尧,舜等人的禅让德行之事,其实都是谎言,都是鬼方之类的强大外敌入侵,象犬戎攻灭周幽王这样,暴力灭国的吗?”

斗蓬忽然摆了摆手:“等一等,若是如老祖所说的那样,鬼方之族,攻城掠地,不是为了屠杀和抢劫,而是要长久地占据那些地方,把所在的城邑百姓,军民,永远地变成自己的奴隶,受其驱使,那为何鬼方攻克陶寺,灭亡了唐朝之后,却是没有留下来,而是带着战利品和俘虏,远离陶寺,只留下了一片废墟,给我们后人发现呢?”

老祖微微一笑:“因为,当年攻伐陶寺的,不是以鬼方部落为主,而是由驻守在石峁城塞的唐朝边将,或者说是唐朝位于石峁一带的部落首领,因为某种原因,引鬼方部落族人入侵,就象犬戎攻灭周幽王,是因为有了申候的带路,这才可以熟悉地形,不会迷路,一举攻克了镐京。如果没有这样的内鬼引路,身为外族,对中土情况并不熟悉,更不了解驻军内情的鬼方部落,又岂敢这样深入到并州南边的陶寺一带,灭国屠城呢?”

黑袍的眉头一皱:“果然是这样,原来是内乱引发的外敌入侵啊,这么说来,那个驻守在石峁一带的部落,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了?”

老祖平静地说道:“是的,有关这段历史的纪录,已经彻底地被焚毁了,你们是看不到的,我其实也没有看到,但我在修炼的时候,曾经和上天的祖先与神明们灵魂交流过,他们提到过此事,说那是因为尧帝即位之后,以仁德而让天下诸侯服从,但尧和他之前的当天子的兄长帝挚一样,他们都是帝喾的儿子,其实,从帝喾开始,就已经不再是禅让,而是父死子继,而尧帝则是接手了兄弟帝挚的帝位,才成为五帝中的第四位的。”

斗蓬笑了起来:“说起来,尧帝的这位兄弟干得可不怎么样,天下诸侯不服,重归各部分离的情况,大概,就是因为对帝喾不搞禅让,而是让自己儿子即位的不满吧,若不是尧帝即位后,有贤明仁德之名,恐怕我们华夏的王朝,父死子继的传统,也轮不到夏启来开这个先例了。”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是的,其实,从禅让制,或者说从举贤任能,过渡到权力由子孙传承,这中间的过程,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从母系部落向父系部落转移的过程,黄帝和炎帝的父亲少典,可是从有熊氏部落,入赘到有乔氏部落,娶了两个女子后,分别生下的炎帝和黄帝,后来有乔氏部落由炎帝神农氏所接任,而少典和黄帝轩辕氏,回到了有熊氏部落,黄帝成为了族长,这说明少典之时,仍然是母系部落,这个少典,很可能是部落之间通婚联姻,或者是部落冲突后给俘虏到了有乔氏部落,总之最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接掌了两个部落,显然,炎帝和黄帝是被禅让的方式当上族长的,这也证明了当时还是母系部落的天下。”

“后来有乔氏部落和有熊氏部落分道而行,族长之名则被统称为炎帝和黄帝,过了成百上千年,两个部落才重新重逢,而这时候,恐怕已经天下进入了父系部落的时代,尤其是黄帝所在的有熊氏部落,或者说是轩辕氏部落,这是一个武力充沛,战斗力强大的部落,而这种战士部落,则往往是有大量身强力壮的男子在冲突中冲锋陷阵,无论是打猎还是打仗,都是力量,身形,智慧更胜一筹的男子有优势,所以这两个部落的首领,在这个时候都已经成为男子了,即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合,打败了中原强大的三苗九黎部落,炎黄融合,成为天下之主,也是我们华夏一族的起源,这个起源,也显然是以父系部落来定性的,要不然,我们的老祖就要推到少典了。”

斗蓬点了点头,正色道:“只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进入到了父系时代,不代表其他部落也是如此,恐怕天下大多数的部落,这个时候还是母系时代呢,从黄帝之孙颛顼氏在黄帝之后坐上了天子之位也可见,当时的这种父系传承,是传子,还是传孙,还是兄终弟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恐怕,还是要以贤德为主,而且部落里生出的孩子,究竟是不是本人生的,恐怕谁也不能保证呢。”

老祖满意地点了点头:“斗蓬尊者说得很好,史书里都说颛顼是黄帝之孙,然后帝喾又是黄帝另一个儿子支系的后代,但是这些帝王世系中,又有很多母亲是吞鸟蛋,梦天神所生的纪录,这其实差不多都是在掩盖孩子的真正生父,想那部落首领,虽然从母系到父系过渡,但也很多时候只知其母,并不是太知其父,因为小家的概念还没有严格确立起来,部落中的女子也不太可能一辈子只和一个男子交合生子,我们今天的各种道德,礼法,在上古时代还不广为人所接受。”

“所以,黄帝也好,炎帝也罢,包括他们后续的五帝时代,其实都只能说是某个部落的延续,而不是部落首领本人的后代。就象黄帝和炎帝只是这两个部落的首领名号一样,不可能在河北涿鹿大战蚩尤的这两位首领,就是少典的两个儿子,这是同样的道理呢。”

鬼方入侵灭唐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