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5(2 / 2)

青龙点了点头:“所以关东之民,对于秦汉那套朝廷直接管理到村的法令,还是有所抵触的,这也是汉初的文帝景帝,要选择休养生息,不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的原因。黄老之道,是道家的理论,和儒家还是有所区别的,虽然削弱了中央政权对于地方基层的控制力,但也让民众对朝廷的敌对情绪,尤其是关东之民的反抗之心大大减弱,这是汉初没有发生大乱的根本原因。”

白虎正色道:“是的,其实民众对政权是否抵触,反抗,说到底一是看这个政权的统治和管理能力,二是看他对民众的税赋,徭役,压迫的程度。如果让百姓过得很艰难,活不下去,那总会民心思变,但反过来,有周一代,包括秦朝,天下分裂和战乱了八百多年,民众早已经厌倦了无止境的流血和冲突,人心思安,之前秦末如果不是对民力压榨和使用太过,也不会让关东民心思变。”

“六国旧贵族这些只是个口号,如果秦朝的时候,关东之民也是轻徭薄赋,过得比在六国时期要好,那自然没多少人想谋反,但就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之后也是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和自己的陵墓,对外战事不断,这才导致了民众苦不堪言,起码比六国时期的最后,要过得还辛苦,自然会怀念旧时期,这时候,一旦秦国的统治和镇压能力下降,再有人带头而起,秦朝的灭亡,就在眼前。”

“只是汉朝吸取了这个教训,没有大用民力,而税收,也只是三十税一而已,这让关东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对外是以和亲政策跟匈奴维持了几十年的大体太平,没有外敌入侵之患,可以说,自周朝以来,近千年时间,有了难得的一段天下太平的时间,让天下人口得以迅速增长,国库也大大充实。当然,这样的和平,也是建立在汉朝也维持了数十万军队镇守四方,维持治安,威慑外敌,尤其是以关中和六郡良家子为主体的中央军,关中军,是稳定天下,震慑宵小的基石,以关中镇压全国,就是汉朝的思路。”

朱雀笑了起来:“就是说,拿着老秦来威慑天下,关东之民若是再敢起事造反,就以关中出兵灭之,比如七国之乱,就是如此,对不对?”

白虎微微一笑,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是啊,关中兵马,人皆好战,更重要的是,有装备精良的战车,骑兵部队,这是对于关东之兵的巨大优势,北方的骑兵,在平原上打南方的部队,如风卷残云,即使到了今天,刘裕的步兵要打北方胡骑,也会非常吃力,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战马,战车,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那就是决定胜负的神兵利器。”

玄武看着白虎,说道:“所以汉朝的刘氏宗室,还有开国时的列候,这些就是汉朝的贵族,或者说统治者,而汉朝的军队,则是由百姓之中,庶民之间进行征发,于是汉朝也是一建立之后,就是士族对军队失控了?”

白虎摇了摇头:“这倒未必,因为汉朝是南北军制度,南北军的士兵多是从百姓之中挑选,在他们服徭役时,从军阶段若是孔武有力的壮士,则进一步选拔进入南北军或者是六郡的边军,拱卫京师和边地,但这南北军,边郡的军官,却多是从开国列候的子孙中选拔,他们有父祖辈的爵位在身,成丁后即可出来做官,有些就是直接在军中为军官,象著名的条候周亚夫,就是汉初大功臣周勃之子,一成丁后就在南北军,细柳营中服役,最后成为一代名将,至于李广这样的陇西李氏大族,也是世代袭爵,成为将门呢。”

青龙点了点头:“关中出将,关东出相,这很正常,关中出身的列候,往往是开国的军功家族之后,定居在长安关中一带,当官时是优先从军,这也正常,而关东之地,则很多是士族,有文化的儒生,或者说是士族地主家族,他们也通过袭爵,或者是在地方上为吏,再进一步入朝为官的方式,取得权力,朝堂之官到地方的郡县官员,多是这些关东士族出身,一直到汉元帝时,儒生为主的关东士族,渐渐地压过了关中出身的列候将门,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呢。”

白虎深吸了一口气:“差不多就是这样,战乱年代或者是与匈奴长期战争的时代,军候,将门容易得到权力,为此,在丞相之外,汉朝还专门设立了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这样的最高武官,实现了文武分治,更是有出将入相的这条道路。有汉一代,直到魏晋,,差不多都是要以武功得爵,进而取得中央权力,直到西晋之后,玄学名士开始流行,虽经五胡乱华,但在东晋南渡,渐渐安定之后,这风气再度流行,以至于上层的士族,彻底地失掉了军队的控制权。”

玄武的眉头一皱:“即使是曹魏时期,哪怕是司马宣王,也是从军打仗,建立功劳之后,才得以掌权,为何东晋开始,在这个乱世之中,反而会士族失掉对军队的控制呢?”

白虎淡然道:“因为之前的历朝历代,哪怕是三国这样的乱世,那也是君主统治的大一统中央集权模式,最多是丞相这样的大权臣虚君实权,但权力仍然集中于中央,由中央政权来掌握整个国家,甚至为了打仗,还把百姓分为了军户和民户,军户必须承担战争服役出丁的义务。”

董卓之乱起西凉

玄武点了点头:“军户,民户,世兵之分,也算是军制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变化,白虎大人,不妨可以说得更明确一些,尤其是跟今天的演变过程是如何的,让我们也重温一下这段过程。”

白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若是说三国之前,还是大一统的两汉时代,虽然经历了短暂的王莽新朝,但仍然可以看成是四百多年的大一统国家,只不过东汉不象西汉那样,定都长安,有强大的中央军,这是两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央军的规模和战斗力,完全不是一档,这也导致了东汉的中央对于地方的压制力不足,豪强坐大,当然,这也不止是一个军制的问题,是跟国家基本政策一系列匹配的,简单地说,东汉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抑制豪强地主的国家,地方基层渐渐地失控,落到了豪强地主,或者说士族地主的手中,而西汉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最后反映的军制上,就是强大的中央军有无的区别。”

“也正是因为东汉的中央势力衰弱,而地方豪强的势力强大,所以东汉末年,引发了黄巾大起义,一方面天下人口太多,土地却基本上不变,难以承受六千多万的人口,另一方面,黄巾军的太平道本身也是一个批着道教外衣的豪强地主,那张角兄弟就是一方豪强,不然无以布道天下。而且,这中间…………”

说到这里,白虎顿了顿:“我隐约感觉到,背后可能也有天道盟的影子,实际上历朝历代,每隔数百年,好像都会有天道盟参与或者煽动的一些大的叛乱起事发生,因为叛军乍起时需要的军械,粮草,不是平白得来的。”

玄武点了点头:“天道盟的事情我们暂时不讨论,白虎大人还是继续说说这东汉末军制的转变,从一个中央军实力不足的朝代,如何进入了三国时期。”

白虎点了点头,正色道:“东汉的军制是有点类似守外虚内的,洛阳这个首都周边的军队很少,没有西汉时那数万乃至十余万强大的常备南北军存在,拱卫京城的守军可能就万余人,甚至还不到。而北方边郡为了防备匈奴和鲜卑,西方的凉州为了对付羌人起义,倒是常备有强大的军团,都在数万以上,这就造成了内地空虚,边军强大的一种反常现象。”

“黄巾起义,是太平道趁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场大起事,因为宗教布道的速度快,范围广,信徒众多,加上可能有一些外力的参与,所以起事迅速就扩大了规模,变成了遍及全国的大乱,而朝廷的常备兵力,尤其是京城的中央军,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样的大乱,迅速就让太平道之乱扩大,遍及整个中原地区,甚至威胁到了洛阳。”

“在这种紧急时候,东汉朝廷一方面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征召军队,调回边郡的野战部队,让皇甫嵩等名将指挥,另一方面,允许全国各地的豪强地主,自己组建平叛军队,象刘备,曹操,孙坚这些人,就属于自己募集了义勇,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了功。”

“可是黄巾之乱平定了,天下大权却已经不再属于东汉朝廷,在平叛中立了功的各地豪强们,纷纷当上了官员,将领,成为一方的领袖,还有象是董卓这样的人,更是一跃而成为凉州刺史,从此掌握了强悍的凉州军团,成为后来巨大的隐患。”

青龙微微一笑:“后面就是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不知出何考虑,在袁绍的建议之下,调董卓的凉州军进京,准备捕杀这些宫中的十常侍,结果酿成了天下大乱,何进在宫中被十常侍所杀,而袁绍和曹操等人带着城外的西园八校尉军队,哦,这八校尉就是黄巾之乱时,东汉政权下令新组建的一支新军,用来准备替代原来的南北军的中央军团。他们带了这支军队平定了十常侍的叛乱,却无法阻止董卓这头更凶猛的野兽进京。”

朱雀长叹一声:“董卓之乱,彻底地终结了东汉,他带兵进京,屠戮百姓,淫乱宫室,废立皇帝,大汉立国四百年所倚仗的天子威权,荡然无存,而那些在黄巾之乱中有了官职的地方实力派,尤其是关东诸豪强们,这时候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天下彻底进入了长久的战乱。不过,从法理上说,这时候董卓带领的,应该是属于官军性质的朝廷军队,而各关东豪强率领的,则是临时从民众中征募的义军,丁壮吧。”

白虎沉声道:“是的,从军制上来说,就是如此,凉州军团是属于官军的序列,从凉州百姓和各个羌人部落之中征发而来,而且是属于要几年服役,然后退伍的性质,跟汉朝的正式官军一样,服役期内免除税赋,立了功则有奖赏和升职的空间,董卓本人,也是靠着平定黄巾之乱时的战功,坐上这凉州刺史之位的。只不过,他和别的凉州刺史不同的是,他不满足于只呆在刺史府里享受,而是喜欢到各个羌族部落里,跟那些羌族豪帅,酋长勇士们把酒言欢,甚至是比武结兄弟之类,以此换取了这些羌人部落的效忠。”

“因此凉州军团,不止是正常征发的汉人,更多是这些羌人狄人,在东汉承平日久,军力不足的大环境下,这些异族构成的部队更加凶悍,残忍,也是董卓敢于带兵进京,废帝专权的信心所在。”

玄武的眉头一挑:“也就是说,这董卓的凉州兵马,很多是并不符合东汉朝廷正常征兵体制,从羌人那里征来的,对不对?”

白虎点了点头:“是的,本来这些羌人部落居住于西陲,跟关中地区相隔数千里,离中原更远,往往是不可能到中原的,但董卓自从带了他们进了一回关中,甚至是进了洛阳地区后,这些羌人见识到了中原的繁华和富庶,又觉得中原军队不堪一击,于是就开始有了想法,这就是五胡乱华的起源。”

天下大乱源黄巾

玄武微微一笑:“可是胡人和羌人的部落迁入中原内地,可不是董卓开始的啊,小规模的迁进内地是汉武帝反击匈奴时就有了,而大规模的迁入中原和关中,则是从曹操时代开始的呢。要说五胡乱华的起源,可谈不上董卓的那些西凉羌人部落呢,反而他们在整个东汉一代,是不断起事作乱,甚至一度让东汉朝议要放弃凉州呢。”

白虎叹了口气:“羌人自西汉时代起就是开始与中原有了大量的接触和融合了,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河西一带是匈奴人和小月氏这些卢水胡等部落的牧场,直到汉武帝反击匈奴,才把河西四郡收入汉朝疆域,从此也开始了和凉州河湟地区的羌人部落的接触,几百年下来,冲突不断,飞将军李广也有过跟羌人作战的经历,羌人部落人口众多,半耕半牧,而河西甘凉一带的汉人军队和百姓数量上处于绝对的下风,但靠着汉人的强大组织力和关中军队的一次次出击支援,也算是平定了羌人各部多次的反抗,到了董卓的时期,凉州已经算是东汉比较稳定的一块地盘了。”

青龙冷冷地说道:“稳定什么啊,别说董卓时代了,后面西晋时的秃发树机能之乱,还连杀四任凉州刺史,酿成震动天下的大乱呢。”

白虎微微一笑:“那是因为从东汉末到西晋,近百年来中原天下都大乱,小小的凉州失去了强大汉军的压制,这才让羌人部落重新发展壮大,出现了秃发树机能这样的大军阀啊。不过,我想说的是,以军制来说,羌胡部落是部落酋长直接管理,保留完整的部落模式,他们也会一点耕作,识五谷,不象北方草原的胡人那样,几乎完全不会农事,所以董卓为代表的很多凉州刺史,军阀,是结交这些羌人部落豪帅,给他们提供粮草和布帛,以换取他们不作乱,甚至是为自己提供兵马助战,毕竟,这些部落是有很多牛羊和马匹的。”

朱雀点了点头:“就是一种非编户齐民,但处于半雇佣状态的征发异族?”

白虎正色道:“是的,对于这些异族,其实同样有他们的贵族,酋长和部落里的族人之间的关系,后世是随着羌人,胡人大量地进入中原,中原的统治者面临一个如何征用这些部落人马的问题,后面我会讲到北魏,后燕这些进入中原的胡虏国家在胡人部落里的征发模式,而现在,我们还是说说董卓之乱后,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的军户,这是一种全新的军制。”

青龙笑道:“一直在等你详细说说这个呢,军户制度,是对于以前从六郡良家子,平民百姓之中征发的这个制度的根本性改变,大概也是从此各国军队的构成,甚至是政治制度上也相应地进行了彻底变化,你说的士族失去对军权的控制,其实从根本上来讲,是从军户,世兵制度的出现开始的,我想听听白虎大人详细地聊聊此事。”

白虎点了点头,略一思索,说道:“这个军户制度,确实是从曹操开始才第一次出现的,之前的历朝历代,从先秦到两汉,都是由国家分地给百姓,成丁后分到一定数量的田地,然后百姓们要根据这些分配的田地,对国家尽义务,交税,抽丁,徭役,都是这种义务的表现。所谓报国恩,报君恩,就是如此。”

青龙冷冷地说道:“又是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那套把戏,搞的好像老天让出了个皇帝,他们才有的活一样,这天下的土地,本就是让天下人自己拥有的,让他们足以谋生的东西,凭什么就成了皇帝一个人的了?”

玄武微微一笑:“青龙大人,我知道你对于这种独夫君王一向是讨厌的,但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搞出这种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的理论,那天下人心会思乱,谁都会去想,那个皇帝为何不是我呢?那就会天下大乱啊。千千万万的底层百姓,如果一旦觉悟,都认识到皇帝,天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那谁会甘于接受被人统治的这个结果呢?”

青龙勾了勾嘴角,说道:“我知道是这个道理,儒家发明什么君权天授这些理论,就是为了统治和御民的,甚至把百姓看为牛羊一样的,我们这些世家高门也从中得到了好处,若非如此,庄客佃户们怎么会如此听话呢?因为皇帝代天牧民,而皇帝牧不了这么多民,得委托我们代为牧。”

白虎笑道:“青龙大人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必对皇帝制度如此愤愤不平了,只不过,我们这些上层贵族,是需要利用好这个制度,既让底层百姓不生反抗之心,又要对皇帝的权力给与各种限制,不让他真正的能决定我们这些人的生死,不让他也能牧了我们。”

青龙冷笑道:“不错,这就是我们黑手乾坤存在的意义,对上限制君权防守独夫民贼,对下要做到安抚民众,天下太平,既然不能让他们吃不饱饿死,酿成叛乱,又不能让他们生出不必要的野心,想要夺权。”

白虎平静地说道:“百姓们是很难会有这样的想法的,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但治世之中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野心的士族,贵族,不满现状,想要夺取皇位,于是通过各种办法,组织和煽动百姓,起事叛乱,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要警惕的,如果只是为了几个逃奴,盗贼,也不需要我们黑手乾坤的存在了,而这样的人,在东汉末,就是太平道,是黄巾军,是张家三兄弟,他们掀起了天下大乱,但是,乱世的延续,却是因为关东的豪强地主们。”

玄武点了点头:“白虎大人的意思,是因为平定黄巾之乱时,允许天下豪强自行募兵壮勇,然后这些豪强就有了经历了战事,有军事能力和组织度的庄丁,门客队伍,自己也有了官职,董卓之乱一起,这些关东豪强就再次自行组军,让整个天下陷入战乱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