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19(2 / 2)

黑袍微微一笑:“所以,你就是想用慧远这样的人,去开启民智,让那些给刘裕煽动,脑子发热的百姓,明白这样的道理吗?”

斗蓬摇了摇头:“这点,我得承认,慧远是做不到的,因为现在刘裕还能给得出好处,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现在整个大晋的户口数是下降的,而荒地却很多,刘裕可以通过给予百姓不少小恩小惠,比如说把那些荒地以国家的名义,分配给世家庄园里的佃农庄客们,让他们交的税比世家向他们收的少很多,这样一来,确实会吸引很多人想去这些地方拥有自己的土地,交更少的税赋。”

黑袍冷笑道:“确实只是眼前的蝇头小利,在世家的庄园里,虽然交的税多了点,负担看起来有点重,但也不用去服各种官府需要的徭役了,更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投军,对于这点,我之前多年就一直在宣传,尤其是在刘裕掌权之前的江北之地,我和我的弟子们告诉那些新迁到江北的庄客佃户们,到了江北之后,看起来分到的地是有了,但每年都得抽出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去修路,筑城,挖河,一旦有战事,那还要征兵入伍,若是有外敌入侵,那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边境之民。如果南燕不灭的话,我相信今天的江北之民,还会信我的。”

斗蓬摆了摆手:“这事就别往身上揽功了,现在江北六郡之地已经成了安全的内地,南燕一灭,连世家贵族都跑来江北这里圈地占好处了,很多他们原来的,只存在于世家户籍之中,不见于官府黄册的佃农,也跟着到了江北,为了在江北能多占土地,这些世家高门被迫让只存在于世家内部白籍的庄客们,重新登记上了朝廷的黄籍。也就是说,这些世家的私人庄客,从法理上,成为了朝廷的编户齐民。再想要隐瞒他们不见天日,是不可能的了。”

黑袍不屑地说道:“刘裕自己制订的政策,是在江北之地免税五年,新迁入的百姓不用交税和服徭役,所以世家高门愿意暂时把这些百姓给展现出来,一旦让他们拿到了江北的土地,他们就有各种办法,让这些百姓重新消失,你恐怕不知道吧,上次的南燕入侵,正好给了不少做手脚的空间,有十余个县,干脆把这些朝廷的黄籍,一把火给烧了,就说是燕军干的好事,如此一来,这些人的身份,又重新不见天日了,世家高门有很多手法再把这些法理上的无主之地,归到自己的名下,这也是上回北伐南燕,庾悦他们这么积极的原因。”

赤胆忠心互信人

斗蓬笑道:“我当然知道,这其实是刘穆之和王妙音私自决定,跟世家间做的一个交易罢了,刘裕要开发江北六郡当年的半荒之地,缺乏人力,更缺乏管理新来百姓的吏员,还有有经验可以开荒和灌溉的老农,这些只有当时的吴地世家里的庄园可以提供相助,所以,刘穆之算是半瞒着刘裕,跟当时的世家贵族,通过王妙音和谢夫人的牵线,作了交易。”

黑袍一下子来了兴趣:“这些消息还是你在行,我想知道,这种交易大概的细节,以后也许可以用来对付刘裕。”

斗蓬点了点头:“这个交易,不限于江北,也包括了吴地,当时天师道在孙恩领导下的叛乱刚刚结束,吴地也有大量的无主荒地,因为不少庄园,随着原来作为庄园主的世家子侄们全族被杀,地契给烧,也成了无人之地,其庄园里的佃农,庄客们,大部分逃亡他处,或者是干脆加入了天师道的军队,一去不回。”

“比起讨伐天师道麻烦的事情是,战后的管理与重建之事,两年多的战乱,让不少原本富饶的地方,成了遍布尸体,白骨露于野的坟地,荒草丛生,有的县,在册户口不足百户,这成为当时刘裕新政权非常头疼的问题,毕竟,他刚刚打跑了桓玄,又要再次发动西征,这些是需要粮草,军械,布帛的,如果不能恢复吴地的生产,那刘裕的政权,很可能因为连建康城的衣食起居都供应不起,而面临崩溃。当然,刘裕是只管打仗,不怎么管实际施政之事,所以,处理这些麻烦事的,就落到了刘穆之和王妙音的头上。”

黑袍轻轻地“哦”了一声:“我记得当时不是刘裕让大批的老兵和建义功臣退伍回家,以爵位来分配吴地的荒地庄园,象沈家兄弟,不是就占了吴地的不少地盘,重新从吴兴郡崛起,光复家门了吗?”

斗蓬摇了摇头:“你看到的沈家五虎光复家业的事,只是个别,其实就算是沈家,也不是靠了功爵去占了比以前更多的地盘,他们在平叛中立的功,包括在建义时立的功,只是跟以前附逆作乱相抵消了,最后沈家兄弟拿回来的,只不过是他们自己家原来的家产罢了,刘裕为此还特地让刘穆之计算了他们的官职和爵位,最后做到刚好让他们一家的爵位加起来,和以前的沈家名下的田产,完全相符,并不多,也并不少。”

黑袍的双眼一亮:“这么说来,当时这些老兵退伍还乡,然后以爵占地,成为乡吏的事,直接就是失败了吧?我记得刘裕当时还因为一个姓谢的老兵在建康被太原王氏的王愉一家欺负了,而一怒灭门呢,这么说来,那些老兵们,最后是在当地无法经营产业,也做不到管理,于是只能变卖土地家产,远走他乡了?”

斗蓬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刘裕部下的这些老兵兄弟,因为没有文化,甚至很多人大字都不识,一旦还乡为吏,无法承担起管理乡邻的职责,加上给当地的豪强地主们联手做局,挑动本地百姓一起来反对他们,这让这些老兵们根本无法在当地立足,最后只能给挤出乡村,变卖田产到建康谋生计,那个给王愉所害的谢停风家,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人本就只有普通农夫,甚至是庄客佃户的认知水平,只不过投军之后立了功,但这不足以让他们回去后也玩得转。”

“在这些博弈之中,刘穆之和王妙音其实是站在世家高门一方的,有很多这些当地的退伍老兵,被欺压得无路可退,最后居然走上了以乡吏身份告官的路子,但几个典型的官司,刘穆之都是让手下的官吏们偏袒了本地豪强,这实际上就是逼这些人无法在当地立足,不仅如此,刘穆之还通过一些手下,给这些无法立足的乡吏老兵们,提供了一些进建康经商谋生的路子,当然,这也是他们出面让世家贵族们让出一些京城的商铺,产业的结果。但总的来说,刘裕原本设想的用老兵为吏,控制乡村基层的计划,至此完全落空了。”

“只可笑刘裕对此一无所知,当时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组织西征,对付桓楚余党之上,而且同时他自己要坐镇建康,以防南燕可能的南下,当然,后来慕容德果然找机会南下了一次,以刘敬宣,司马休之等人刺杀他为理由,几乎想要夺取江北之地,若不是刘裕早有准备,亲自领兵去穆陵关阻击,只怕慕容德早已经横扫江北了。此事乃是黑袍的策划,因为刘敬宣等人刺杀慕容德之事,离不开他的唆使,只可惜当时他没有跟我商量,不然的话,我怎么也会想办法让刘裕得不到世家高门的支持,无力北上抗击,一旦刘裕尽失江北六郡之地,那他的位置,可能就要让给刘毅了。”

说到这里,斗蓬的遗憾之色溢于言表,长叹一声,摇头不已。

黑袍勾了勾嘴角:“从头到尾,你就没有想过拉拢刘穆之或者是王妙音,让他们进入神盟而不是站在刘裕一方吗?毕竟,他们的理想,与刘裕不同,也不可能真正为了刘裕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背弃自己的整个家族呢。”

斗蓬冷冷地说道:“我当然试过很多次,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也不知道刘裕有啥本事,能让他们死心踏地,王妙音或者是为了爱情昏了头,而刘穆之,唉,我只能认为,他想当萧何,靠着刘裕而青史留名了。算了,不说他们,接着说后来之事,那几年刘裕打仗,西征北伐的所有钱粮资源,来自于这些和世家贵族的交易,他本人对此浑然不知。也许,正是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也是让刘穆之和王妙音不愿意背叛他的原因吧。”

黑袍咬了咬牙:“可是,难道他从来没有发现或者是怀疑过,自己的那些回乡老兵,最后到哪里去了吗?”

秘密交易得庄园

斗蓬笑了起来:“到哪里去了?刘裕是不可能太深入地了解每个兄弟的去向的,在他这里,这些立了功的兄弟,得了爵,领了赏,回老家后置地购宅,还给了村长,里正,游徼之类的吏员职务,有了基层的权力,这不就是可以过上美好生活了吗?我们的刘大帅,每天要操心的是军国大事,要想着怎么去北伐胡虏,平定妖贼,西征叛蜀,他的眼里,只有各地的军团,练兵组军,军械粮草这些,哪会去过问一个个小村小乡的基层吏员呢?”

“就算他偶尔想要过问一下了,那象沈家五虎,还有一些本就是吴地土豪地主,在乡里混得不错的人,会首先进入他的视野里,他以为其他人也是过这样的生活呢,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地契,庄园重新归了世家高门之后,换来的条件就是得按朝廷的税赋如数上交,对这些世家高门来说,虽然意味着每年要交的税多了不少,自己能占有的粮食布帛少了很多,但起码先把地拿回来了,肯定是赚的,要不然,真要是连地和庄园也没了,那就是啥也没了。”

黑袍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买卖倒是挺划算的,只不过,那些原来的地契,不是掌握在黑手乾坤的各大镇守手中吗,天师道之乱,郗超,王凝之这几个镇守身死,大部分的吴地庄园地契在他们手里,是不是也就没了?”

斗蓬勾了勾嘴角,说道:“我既然一手策划了孙恩起兵,自然有办法在解决掉郗超和王凝之的同时,把他们手中秘藏的地契也控制在手中,外人自以为这些是毁于战火,但很少有人知道,最后是我得到了这些地契,以某种方式,我让刘穆之和王妙音手上有了这些地契,这是他们跟世家高门讨价还价的本钱。也是现在的谢道韫,可以坐稳世家首领的最主要原因。”

黑袍瞪大了眼睛:“这些地契还在呀,难怪刘穆之一个穷小子出身,居然可以让世家高门都听他的号令呢。”

斗蓬点了点头:“是的,因为我确定,刘穆之和王妙音毕竟是世家出身,士族中人,他们立场不会变,这决定了他们不会跟刘裕那样天真,尽想着利他人之事,所以,他们会换个方式,跟世家高门妥协,还回世家高门原来的庄园地产,换得他们的合作,另一方面,世家高门毕竟还有人才储备,那些看似无用的子弟,至少还是读过书的,就算这些人不管用,多年管理庄园的庄头,门客,甚至是来投奔他们的士子中,也总归是有些人才,刘穆之自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靠了这些人材,以世家高门名下所占有的庄园土地,就可以恢复生产了。当然,这中间还要经过一些法律上所认定的程序,比如说,占地多少,是要按爵位来规定的,这是刘裕建义之后定的规矩,但刘穆之他们,靠了允许庾悦这些大世家,能通过捐助军粮,交足税赋的方式,换取他们的子侄能跟着蹭军功,得到爵位,这样名义上就有足够的爵位,可以拥有这些庄园啦。”

黑袍咬了咬牙:“这么说来,当年西征之所以让刘毅,何无忌他们挂帅为将,也是因为在刘裕看不到的地方,可以允许这种几百上千的世家子弟,跟着去混到爵位了?要按了刘裕本人的意思,恐怕是绝不会允许的。”

斗蓬笑到:“后来北伐南燕的时候,刘裕也明白这点了,但为了打仗,他别无选择,因为这个时候,吴地的庄园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地契也好,按爵分地也罢,又再次回到了各大世家的手中,最多是几家不听刘裕话的,象王愉家,就给直接抄家灭门了,而王家的庄园土地,也自然归了其他听话的世家,这些事,庾悦是不会告诉你的。”

黑袍冷笑道:“想不到这个花花公子,居然还能在我面前隐藏这些事,也就是因为我还管不到他家吴地的庄园和产业,他才能瞒我,他在江州,倒是给子侄们提前划好了一块块的地,都等着打完仗后论功行赏,得了爵之后再赐给他的子侄们去经营呢,你既然已经决定要扳倒庾悦,那他这些庄园,也肯定是没戏了,会转给刘毅拥有了吧。”

斗蓬摆了摆手:“这些是小事,也是后话,一旦庾悦本人没了权势,就算庾家拥有的庄园产业,也早晚会为人所夺,这点上,他和那些刘裕当年建义时派去乡里的老兵兄弟们,没有大的区别。刘裕在乎的只是税收是否足够,钱粮是否及时,要他去分心操持这些产业方面的事,有点为难他了。所以,他把这些事全权委托给刘穆之,徐羡之,王妙音等人处理,当然,时任京兆尹的孟昶也参与处理了此事,只不过,他处理的,多半是这些世家高门在京城的产业罢了。”

黑袍的眉头一挑:“就是说,这些世家高门得放弃一些在建康城中的产业,以换取他们跟那些下乡军吏们的乡下庄园的地契,哦,不,刘裕没搞地契这些东西,就是说那些土地的爵位占有权,是吧。”

斗蓬笑了笑,点头道:“是的,按爵占地这个,表面上看是大大的好处,但深究起来,这辈子本人靠了军功,有了爵位可以占地,可到了自己一死,儿子没了爵位,那这些地也是收归国家朝廷所有了。刘裕在这方面其实是耍了个滑头的,就算是老兄弟,也只能保这一世的富贵,最多是当吏的时候还能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谋点好处。但若是后面同样立功得爵的人到了这个地方,那就连吏职,也不一定有了,所以这样的军功爵制度,在秦国的时候就是一时刺激让人闻战则喜,但最终实现的结果,就是但使民无余财,绝大多数的人最后只能一无所有,靠了国家分配给丁口的土地过活,想要免税役,过上好日子,就得不停打仗。说白了,这是暴政!”

助力刘毅得荆州

黑袍哈哈一笑:“还是斗蓬你说得透澈啊,这就是我最讨厌刘裕的地方,他用欲望来刺激人,让人不再安分守已,打着军功得富贵的旗子,诱使本应该勤恳种地的农夫们,都变成了嗜血的屠夫,就算搏得一些田宅,又不能传子传孙,最后所有天下的土地,人口,都归了国家,而国家是什么?不就是一个独夫或者是一群互相商量和牵制的独夫吗?又怎么可能真正轮到百姓去坐那大位?就算按他的说法,一时侥幸,有底层出生的人,登上了大位,那他难道会舍得放弃自己的大权,让别的农夫们也坐上来?”

斗蓬笑道:“我想刘裕是会的,而且也正在这么做。”

黑袍冷笑了起来,说道:“他是求名,而不是求子孙的富贵,这种是属于万中无一的怪物,以为自己是圣人,天神,要以慈悲之心来对待世人呢。就算按他的那套,让人人读书习字了,那又如何?人心会更加地浮动,自古识文断字之人,皆是可以当官为吏,成为士人,变成人上人,来劳心,以驱使劳力者劳力。可是刘裕要让人人都劳心,那最后谁去劳力?他自己会去种地吗?”

斗蓬满意地点了点头:“所以,刘裕的这套,是注定搞不下去的,就算我们不出手,有朝一日,让被他这套大话忽悠的百姓们如果回过神来,那也就玩不下去了。古之商鞅,就是象他这样的人,发明出什么军功得爵,以爵分地的这套,让整个秦国百姓变成了疯狂的杀人工具,最后却是死后民爵剥夺,秦人家无余财,只有一代代地投军打仗,征战四方。等到天下尽成秦土,再无新增土地可分,而暴秦的这套制度还跟以前一样,那就只能激得天下皆叛了。只不过,这个时间长了点,二百多年后才秦灭,刘裕只怕是撑不了这么久呢。”

黑袍点了点头:“所以,你是想通过慧远这些人,来让民众觉醒,知道自己就算再怎么为刘裕效力,最后也拿不到自己想要的世代富贵,而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必要跟世家高门接触,让他们也明白这点,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跟刘裕合作,那是断了自己的根!”

斗蓬淡然道:“这个事我自有分寸,你不要太急,我现在让你暂时退居幕后,是为了保护你,但不是说就放弃了利用世家高门去跟刘裕争斗。只不过,这个代表世家的,不要你来做,让刘毅去当。”

黑袍笑了起来:“只要让刘毅吞并了庾悦,把庾家的产业,爵位让他刘毅手下,还有谢混,郗僧施这些盟友们分了,那就象刘裕当初干掉王愉一样,证明了自己的威力,那很多世家高门,或者说是中小的土豪家族,就会转向刘毅了,你是这样想的吧。”

斗蓬点了点头:“刘裕能给的,刘毅也能给,而且给的可能更多,就象上次西征,跟着刘毅的上千世家子弟,都拿到了爵位,在后面的荆州平定战和豫州战事里,更多的世家子弟在烈度很低的治安战里,也得到了爵位,这是他们可以从退伍老兵手中抢回自家庄园的关键一步。没了爵位,就算手里有钱,也是收不回庄园土地的,这点是刘裕亲自制订的规则,一直没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