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32(2 / 2)

“他们反过来认为岭南的天师道,还有西蜀的谯蜀政权是更好对付的,借着刘裕北伐的机会,他们南征或者是西征,就可以立下大功,甚至借此功取代刘裕,成为北府首领,不光是刘裕,就连何无忌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才会抢着攻击岭南,中了徐道覆的算计。”

罗龙生笑了起来:“可是现在,这个北府军内部的权力平衡,给打破了,何无忌已死,如果要选新的三巨头,那必然是刘道规或者是刘敬宣入替,无论是哪个代替了何无忌,都是刘裕的死党,比何无忌更是对刘裕言听计从,刘毅再无翻身的可能。”

黑袍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何无忌若还在,那刘毅还有拉着何无忌南征西讨建功,然后一起借着功劳来改变三巨头的格局,刘毅可能不会自己直接上位,而是让何无忌取代刘裕当两年巨头,自己再去找下一任的机会,毕竟,从何无忌手中接掌大权,可比从刘裕手中夺权,要容易得多。何无忌如果真的灭掉了岭南的天师道,那是绝对有这个机会的。”

罗龙生叹了口气:“可惜何无忌兵败身亡,刘毅自己也是损失惨重,差点没命,现在他再无与刘裕对抗的实力了,所以,他会退而求其次,以荆州刺史为第一目标,中途再想办法吞并庾悦这种世家子弟的地盘和军队,不能入京执政,就学桓氏那样割据荆州,成为一个大号的鲁宗之,是这样的吧。”

黑袍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而这就是我要极力促成的,要你先去投奔庾悦,就是要利用你的能力,帮庾悦迅速地招兵买马,组建军队,实现扩张,只有这样,才会刺激到刘毅,庾悦手下有地盘,有钱粮,只要有一个大州刺史的名份,就一定可以招揽很多人马,当然,这得需要你的帮忙,庾悦自己是个能给部下绑了献给外人的无能主将,他根本不知军心,不会安抚将士,甚至不会跟他们同吃同住,一起训练,而这种事,正是你所擅长的。”

罗龙生笑着抡了抡胳膊:“我从军已经快三十年了,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娶妻生子,在我看来,将士们就是我的家人,我的部下就是我的子女,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一早地入了神盟,早就知道要修年万年长生之事,一早就抛弃了那种娶妻生子,延续血脉的凡人无聊想法。所以,我的部下,都视我为父兄,绝对不会背叛我,投向外人的。”

黑袍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在军中的威望,对将士们的号召力和亲和力,加上庾家的财力物力,可以迅速地扩张成军,刘毅只要眼红,就必然会对庾悦这里下手,不管他用什么理由,无论是要为北伐准备,还是说发现这些军中有些贼人的余党,都是他想要兼并这些部队的借口,你千万不要反抗,要坐视刘毅夺走这些军队,再去架空夺走庾悦手下的文吏们,明白了吗?”

罗龙生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刘毅这样做,夺军收吏,无异于造反,同时得罪了刘裕和世家高门,而且他如果是想据此军队来占据荆州,那就是想成第二个桓家,这同样是突破了刘裕的底线,就算刘裕再好脾气,也不可能容忍他了,如果不想手下的诸将们都学刘毅一样割据自立,背叛国家,就得亲手消灭刘毅,如此,则北府内部就会分裂,那些少帅,大将们为了自保,只会更加地拥兵自重,以北伐为借口增加自己的实力。”

黑袍笑道:“很好,就是这样,北府内部先分裂起来,兄弟不是兄弟,师徒不是师徒,不再是这样铁板一块,我们才有机会。天师道因为内乱而功亏一篑,因为不和而痛失好局,这是他们的教训,我现在就是要北府军重走这条路,刘裕以后要想北伐,还会重用王镇恶,因为他是王猛之孙,在关中那里,王家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而王仲德作为并州祁县人,太原王氏之后,也会在攻打并州时有很大的作用,只是,北府军内部看王镇恶不顺眼的人很多,这又是我们可利用的机会。”

罗龙生点了点头:“我听说,是因为王镇恶的武艺差劲,并不是纯粹的军人,又是半路才加入的北府军,不象檀氏三兄弟,魏家兄弟那样二十年前就从军,所以几乎跟所有人的关系都不算好,尤其是跟沈家的几个少将少帅们,更是关系恶劣呢。”

黑袍笑道:“因为沈家五虎以前是参加过天师道之乱,后来因为主动向刘裕投降而被赦免,他们自以为跟刘裕的关系最为亲近,又是刘裕可以用来控制吴地的心腹之将,沈田子和沈林子更是极为优秀的将帅之才,就连朱家兄弟,他们也觉得不比自己强。而王镇恶一个外来的文士,却因为屡出奇策,成为了刘裕身边的头号参军,这让沈家兄弟怎么可能心中服气,他们要争的,是刘裕之后继任北府大帅的位置,而王镇恶,就是他们最大的对手呢。”

诸位少帅任何职

罗龙生叹了口气:“这王镇恶何德何能,刘裕如此看重?连自己的亲徒弟朱氏兄弟也没有他这个待遇吗?”

黑袍平静地说道:“朱氏兄弟的情况和他不一样,他们两个毕竟出身荆州楚军体系,虽然跟刘裕在少年时有过一些师徒之间的交往,但也就是一两个月在一起的事,后来就彻底分开了,这师徒之称,只不过是朱家兄弟以后为了跟刘裕拉近关系后自称而已。”

“只是以前桓楚军和北府军的结仇非常深,很多北府军的前辈老将都是被桓玄所诛杀,虽然不是朱氏兄弟亲自出手,但是北府军的很多将校都会把这些仇恨转到了出身楚军的将领们的身上,刘裕也无法完全平息这种怨恨,所以对朱氏兄弟,还有胡藩,他都是不能不用,不能放手重用,要带在身边以示看重,但又不能让他们独当一面,凌驾于其他北府将领之上。”

“就象檀家三兄弟,两个可以说是外放成为小州刺史,次级军团的主将。一个则是在大州刺史的身边当副将,平时实际代管了一个大州军团,又如沈家五虎,现在混的好的两个,一个是刘裕身边的高级参军,直接负责各种决策与军议推演之事,另一个则是带领着吴地出来的扬州军团,所以说沈氏和檀氏都是有资格竞争下任北府大帅的,至不济,也会是未来的巨头。”

“可是朱家兄弟,也可以说有着差不多的待遇,朱龄石身为刘裕身边的参军,但没有自己手下的军团,或者说没有供应这个军团的实际封地,这是他和檀家兄弟的差距所在,刘裕是以北府军团让他指挥,但这个军团显然不属于朱龄石,在战后,也许刘裕会给朱龄石一个机会,让他能出征打下一块地盘,建立起自己的军团势力。”

“至于朱超石,以前是一直跟着何无忌作为江州军团的副将,这点和檀道济跟着刘道规的情况相类似,正常发展的话,他们会在刘道规和何无忌退休或者是调任他职后,接手江州和荆州这两个大州的地盘,但现在,恐怕事情有变,未必会这样发展了,之前我分析过,檀道济有可能会给派到南边,划荆州在长江以南的部份,如武陵,长沙,巴陵诸郡为湘州,由他统领。把荆州让出来给别的想来荆州的世家或者是其他势力来争夺。”

“而朱超石的情况就更复杂一些,他夺庾悦之军,其实是公开地得罪了世家高门,虽然说这是荆州保卫战中事急从权之举,但毕竟是大大地羞辱了庾悦这个世家掌门人,也会引起其他家族的不满,所以,朱超石看似应该,但实际上绝无可能在战后掌控江州,我想,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刘裕把他调回自己身边,直接让他指挥一支北府军的部队,或者说是驻守京口,再要么就是当禁军的统领护卫宫廷。接替他大哥的位置。”

罗龙生笑道:“不过,朱超石还是一员猛将,让他自己带个军团,冲锋陷阵,也许是更好的,治州理政,恐怕也非他所长。”

黑袍摇了摇头:“不要用老眼光看人,北府军这些少将少帅们,个个武艺高强,都是从底层小兵打上来的,每个人都可以冲锋陷阵,只不过他们中间能力强的人,通过跟着刘裕一起作战,自己多学兵法,再在实战中演练,就渐渐地有了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

“我刚才说的这几个人,只是他们中间最优秀的几个。也是未来有机会成为新任北府大帅,或者是新任巨头的几个人选,现在他们就是要慢慢地在战争中得到晋升,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以取代刘毅,何无忌这些昔日的前辈大将们了。”

罗龙生点了点头:“还有个孟怀玉,作为孟氏家族现在仅存的将才,他应该也是这些少帅中的一员吧,虽然他跟刘裕关系一向不算太近,但也可以说是刘毅的半个副将了,除了刘毅的两个亲弟弟刘藩和刘粹外,应该就属他是未来的少帅人选了吧。”

黑袍笑了起来:“刘藩可一直就是兖州刺史,算是给刘毅又争来了一个大州,而刘粹则一直跟在刘裕的身边当中兵参军,出谋划策,没有自己的军团和地盘,但这次出征广固,刘粹也带了一部分的兖州兵马作战,立了不少功劳,战后也许会给他安排一个郡守当当。刘毅的势力,其实并不会减少多少,只不过以前那种取代刘裕,入主建康掌握大权,却是再无可能了。”

“至于孟怀玉,他们孟家最大的打击应该还是孟昶之死,而且孟昶生前跟刘婷云有所勾结的事也已经被查出,这对孟家的声望是巨大的打击,加上孟昶曾经公开反对刘裕固守建康的决议,对外宣称又是他服毒自尽,这就是宣称他宁死也不向刘裕低头,其实这一招很厉害,等于彻底斩断了刘毅在京城中的实权盟友,断了刘毅以后入朝执政的可能。”

罗龙生笑了起来:“是啊,不说服毒身亡那就是要曝光跟天道盟的关系,那就成了谋反之罪了,更是家族都要被株连,现在只是一个服毒自尽,反对刘裕而已,不过,孟怀玉在建康保卫战中倒是发挥非常出色,甚至是成为了天师道最害怕的一个将军,不敢从他的防区突破,这点,恐怕在战后会给他很大的奖励吧,会不会是把豫州给孟怀玉呢?”

黑袍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虽然孟怀玉原来算是豫州的副将,协助刘毅,但一直不过是驻军豫北大别山一带,防备司马国璠和后秦而已,他的军团很小,不过千人,不算大将,而且豫州毕竟是刘毅故地,要是让他当刺史,刘毅肯定不痛快,甚至会觉得是一种背叛,孟怀玉自己也会推辞的。”

“不过,隔壁的江州,现在无主,倒是很有可能拿出来给孟怀玉来镇守,孟怀玉除了打仗厉害外,治政也是不错,在豫州任上时颇有能名,何无忌无后,孟怀玉应该是最适合的人选了。”

怀玉分家谋自立

罗龙生微微一笑:“这些应该由刘裕或者是刘穆之商量决定的事,现在倒成了神尊你在这里决定的天下大势了,真是有意思。”

黑袍淡然道:“要打败敌人,就得了解他们的想法,就得坐在他们的位置上,筹画他们未来可能的行动,如此才可以先发制人作出回应。孟龙符除了江州刺史外,还会有个去处,那就是广州刺史,原来都以为广州地广人稀,蛮夷众多,除了让一些贪官污吏到那里捞钱和搞搞海外贸易外,没有什么作用。”

“但这回的天师道之乱中,一个岭南的杀千摩的俚僚蛮人,一个武陵阿西巴队长的峒蛮部队,表现都非常亮眼,甚至比起北府军和天师道的精锐部队,也不遑多让。我想,在战后,这些地方的蛮人会非常抢手,因为徐道覆和檀祗证明了这些人很能打,如果加以好好地训练,让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就会成为一支强军。”

“之前的荆州之战中,后秦派来的苟林所部,也不过是河西甘凉一带的羌氐部落,对于后秦这个进入关中的王朝来说,也是化外蛮夷,但是用好了,同样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这些蛮子好勇斗狠,渴望战斗和掳掠,乐于被征发,又不需要象对汉人军户和民户那样,征发为军后要给很多的钱粮土地,战后还要抚衅和封赏,拿出爵位回报。”

“这些蛮夷让他们打仗杀人,事后给予一些财物回报,大不了把他们能从原住地迁到城市里居住,分点土地让他们务农为生,他们就会感恩戴德,非常满意了。可以说,征发他们的成本非常低,而回报非常高,何无忌之所以会轻敌大意,误判了天师道的实力,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把这些蛮夷的兵力,计算在内,这才会吃了大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罗龙生点了点头:“是的,大晋的境内,有着大量的山中蛮夷,荆州这里其实也有我们的奚族人,还有五溪蛮,板盾蛮这些,而江州,吴地,闽越一带也会有大量的山越族人,汉人官吏们怕麻烦,往往不去招惹这些人,而他们自己也是居住在山区,很少出来与汉人交往,偶尔还会攻打汉人的州县,反而是朝廷要花不少的军力与物力来镇压,讨伐他们,可谓是得不偿失啊。”

“如果能把这些部落的强壮男丁征发出来成军,让他们出去打仗,而这些部落的老弱妇孺则迁到那些平原上的荒地,既可以开发出新的良田,又消除了这些不安定因素,可谓一举多得,这么说来,广州在战后会得到大开发,并不会象以前那样,是无人愿意前往的地方了啊。”

黑袍点了点头:“以前的广州,只是那些世家官员子弟们过去捞钱的地方,当地瘴气厉害,外地人过去了多水土不服,所以闻之色变,但因为有海外贸易的奇珍异宝,拿到建康又可以卖出高价,所以一些中等家族,如刁逵等人会很看重这些地方,当地离建康太远,广州刺史如同土皇帝一般,可以拼命地吸吮民脂民膏,所以广州一向以来,对国家没什么用,但对这些世家却很有用,成为一块化外之地,捞钱天堂。”

“不过,刘裕恐怕不会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这次天师道之乱会给他很大的教训,区区一个广州之地,官方的民户不过几万户,还不如一个大郡,却可以让卢循和徐道覆起兵就能有十万以上的大军出来,差点以一个广州灭了整个东晋,这股力量不可不防,也不可不用。派一个足够值得信任的大将能臣,到广州去当几年太守,那起码可以提供一个三万人以上的军团,用于北伐,再不济,也可以在别的地方北伐出兵之后,提供治安部队来镇守这些空虚的地方。”

罗龙生笑了起来:“那这个广州刺史的人选,可得慎之又慎了,若是所托非人,这家伙在国内趁机作乱夺权,那可就是第二次天师道之乱了。你说让孟怀玉过去的话,他是这样值得依赖的人吗?”

黑袍的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沉吟了一下,说道:“孟龙符和孟怀玉兄弟,对刘裕,对北府军是非常忠诚的,他们是纯粹的军人和战将,并不怎么涉及政治,对权力的欲望甚至不如其他几个大帅,孟怀玉本人也是多年在豫州镇守边郡,等于是二线冷宫待遇,却是毫无怨言。”

“我觉得,孟家兄弟反而是刘裕会比较看重的人,可惜孟龙符战死南燕,孟怀玉就成了孟家的独苗,刘裕是不会对其视而不见的,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孟怀玉从刘毅那里脱离出来,他是不会放过的。”

罗龙生沉声道:“孟怀玉的两个兄长都死了,而孟昶还是因为反对刘裕而死,他真的能对刘裕忠心吗?”

黑袍平静地说道:“他从从军以来,就一直跟着刘裕,只不过以前因为孟昶的原因,而只能在刘毅的帐下效力,现在孟昶死了,刘毅也失去了豫州,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刘毅了,如果有当广州刺史,或者是广州都督的机会,他应该是不会放弃的,也只有在广州,他才可能真正地建立和壮大自己的军团,以后在北伐之中,亲自率军建立大功,这样才有机会在新攻下的中原和北方,成为一方诸侯啊。”

“而能帮他做到这点的,也只有刘裕了,如果王镇恶这样的一个孤身外来户都能得到重用,刘裕又有何理由不用他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