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9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985(2 / 2)

王妙音突然说道:“那如果这些不是忠于你,忠于大晋的百姓,而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比如说当面表示归顺你,但背后却是阴谋叛乱,你前脚一走他们就割据自立,这种人你还要保护吗?”

刘裕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是这样的人,反复无常,我会亲自率兵将之平定,但也不会因为他们的背叛,就象那些暴君和乱兵一样,纵兵屠掠,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戮抢劫普通百姓。首恶和党羽需要诛杀,但百姓,还是无辜的,仍然是得赦免。当然,一些必要的惩治手段,比如迁居,流放这些还是要有,以免其下次继续在原地作乱。”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个办法还可以,只是如果第一次的手段就不激烈,过于好说话,那威望立不起来,人的野心你永远不要低估,不好好立威,那百姓很容易受煽动再次叛乱,到时候只会死更多的人,国家也要付出更多的资源。”

刘裕反问道:“你说的立威是什么,怎么立威?是杀人还是抢劫?”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雷霆手段,是要用的,不然不足以震慑天下。有些人投降可以赦免,比如普通的鲜卑族人和百姓,但有些人,是不能允许的。寄奴,我接下来的话你可能不爱听,但我必须得说。慕容兰投降之后,你不能按跟她的约定,赦免除了黑袍以外的所有慕容氏贵族。南燕伪帝慕容超,北海王慕容镇,还有尚书韩范,韩绰兄弟等汉人大族,伪燕的首脑,都得全部诛杀,非如此,不可在此立威,非如此,不可平定天下!”

骄兵悍将投希乐

刘裕的脸色大变,转而一脸忿怒,厉声道:“刘穆之,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要我背信弃义,屠杀慕容氏的首领和宗室吗?那你还不如拒绝他们投降,直接强攻之后屠城呢。这种杀降背信是最恶劣的行为,历代为人所不耻,你读了那么多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我当然知道,但两害相衡取其轻,你既然又舍不得慕容兰,舍不得普通的百姓,那就没办法拒绝投降强行攻城了。但这次要是让慕容氏的首领和宗室们活下来,以后这些人会比刘毅,谢混他们更危险,趁机作乱,让青州永无宁日,是一定的事。”

说到这里,刘穆之的胖脸之上,双眼圆睁,光芒闪闪:“想想妖贼吧,你对他们一时心软,放他们下海,指望着他们能就此扬帆远航,去到异域他乡,再不回来,结果呢?人家从吴地出海,经行数千里海路,跑到了广州,趁着桓玄之乱时攻取岭南作为基地。”

“后来咱们刚刚复国,无力远征,你又跟这次这样,赦免了卢循和徐道覆,还有上万老贼,允许他们在广州自治,可一有机会,他们就起兵作乱,无忌都给他们害死,现在妖贼还兵临豫州,直指建康,成为我们大晋目前的头号威胁,这不都是你一念之慈,把虎狼给留了下来,导致的反噬吗?”

刘裕长叹一声,气势也跟着弱了下来:“我当时哪知道有天道盟在后面操纵着妖贼,早知如此,在吴地平叛的时候就绝不会放过卢循和徐道覆!”

说到这里,他狠狠地一跺脚,震得这帅台一阵剧烈的摇晃,几乎地上都要给他踩出一个大洞。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不管他们身后是不是有天道盟,你都不应该让这些妖贼有喘息的机会,你顾念当年跟卢循和徐道覆有过一点旧交情,幻想着他们杀了孙恩是想改邪归正,但实际上,他们杀孙恩的举动不是为了改邪归正,是为了趁机自立,因为当时已经证明了孙恩没办法带他们继续作乱成功了,所以需要换个新头目,真的想要改邪归正,做法是放下武器,散兵回家,自己向朝廷主动自首才是。当年如果我在你身边,绝不会同意你的做法!”

刘裕咬了咬牙:“可是他们在岭南的时候,你也没要我马上去灭了他们吧。”

刘穆之摇了摇头:“那时他们已经在广州割据,根基已深,就算我们出兵打击,他们打不过也可以乘船下海,扬帆远去,我们是无法消灭他们的的,我更不愿意你出兵的原因,是荆州当时是刘毅新收复的。”

“如果趁胜出兵,那刘毅若胜,则权势威望反过来可能在你之上,若刘毅败,荆州和江州有得而复失的危险,所以我只能建议你先让刘敬宣出兵谯蜀,想让他先立功,在蜀地站住脚,然后再找机会由蜀入滇,入黔,从侧翼进军广州,那时候,也可以让刘道规接掌荆州刺史,如此,则大局可定。”

刘裕叹了口气:“你一直防着刘希乐,甚至胜过外敌,他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让你这么讨厌?”

刘穆之咬了咬牙:“就是因为你是非不分,敌我难辨,一直把刘毅当兄弟,所以我不得不做这些事,刘毅是唯一可以在军中靠军功超过你的对手,包括阿寿,无忌他们都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欲望,这么多年来,你在北府尽得人心,但只有刘毅那一支不服你,我刚才说了这么多,早就跟你解释清楚了,这不止是一个人的问题,更是治军,从军理念的问题。”

“刘毅的那套,就是靠掳掠,抢劫来刺激将士们的欲望,在这个乱世中,到处都是散兵游勇,而他这种治军之法,最合这些盗匪马贼的口味,你越是严明军纪,他那里就越是能招到精兵强将。京口兄弟,以后会随着天下的安定,北方流民的断绝,而战斗力越来越下降,而他那里,则会实力越来越强。因为,你的立军之道是靠自耕和免税的农民,而他,则是直接招强悍的军士。”

刘裕大声道:“我相信,以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为目的从军的良民,壮士,会比那些只会杀人放火,以劫掠为目的的散兵游勇要强,就象我们遇到过那么多的盗匪,山贼,不都消灭了吗?”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那你让已经立功回家的,年过三十的老弟兄们再重新上阵,独立组个军,去平定这青州各处的马匪,山贼,看看他们还好不好使。”

刘裕一时语塞,他很想开口反驳,但一想到连司马楚之现在在豫北的贼窝都无法平定,他突然就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王妙音幽幽地叹了口气:“人都是差不多的,能发挥多少战斗力,除了基本的素质外,靠的是战斗的动力,贼寇不抢就会饿死,是为生存而战,而官兵,尤其是退伍回乡的老兵,有田有地,娶妻生子,自然就难以再对上阵杀敌感兴趣,所以这回我们出兵,虽然以老兵为核,成为军官,但是士兵都得新招那些没打过仗,没立过功,没有爵位的人,不然,我们这仗也无法胜利。”

“刘毅治军,靠的是高额的军饷刺激和允许战后的掳掠,这也是从北府军建军以来,刘牢之时代就存在的规矩,裕哥哥你对此心知肚明。虽然你本人很讨厌这一套,自己治军时也是严禁掳掠,但这样一来,那些刀头舔血的亡命之徒,就会转投刘毅。”

“尤其是打完仗后,本身就有很强军事能力的人,要是再次入伍,那就会有不少到刘毅的手下,如果他的部下全是这种精兵悍将,本人又有野心,就会成为你的巨大威胁。”

“因为,他们为了破城后的屠掠,会有强烈的进取之心,就象这回在广固,如果换了刘毅来打,那现在这会儿,肯定已经是踏着全城人的尸体,在广固内城里分钱分女人了。”

秘法联系不可控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个问题我倒是很少考虑过,不过,自古以来,军队多半是这样,以前刘牢之为帅时,也是这样治军,我跟他理念冲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治军之法,我不接受。”

刘穆之正色道:“你当然不会接受,但自古乱世之中,要夺取天下,往往得这样。因为乱世本身就意味着破坏了原来的规则,秩序,法律,已经不能用平时的道德和法规来约束和管理军人了,天下到处是散兵游勇,那谁能得到他们的心,谁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太平时期的土地,宅院,家业,以至于爵位,官职这些,吸引不了他们。”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就象当年的天师道之乱,妖贼给的绝不是我们平时规定的这些好处,而是到处烧杀抢掠,奸淫盗窃的快感。有些人开始是给裹胁而加入,后面这种坏事做多了,也没有心理负担,就成了老贼,也无法再回头。刘毅手下,本就是很多在战场上杀过人的老兵,作战能力没的说,杀人也不会象新兵那样手软,这股力量一旦释放,用在内战上,会非常可怕。寄奴,我和穆之劝你早点收了刘毅的兵权,不是我们跟他个人的恩怨,而是为了国家。”

刘裕叹了口气:“但这些年来,起码刘毅所部还是没有到处烧杀劫掠的,即使当年在收复荆州时,也是保持了军纪,你们不能因为当年刘牢之在吴地做的事,就说刘毅以后也会做,就象你们不能因为怀疑刘毅以后有野心,有可能勾结这个那个,就现在夺他本应有的官职爵位。这种上位者利用权力自己先打破法律规则,只会让以后的人对朝廷,对国家失去信心。”

刘穆之叹了口气:“刘毅已经在跟司马氏暗通款曲了,豫州是他的辖地,以他的实力,收拾司马楚之,司马国璠等人易如反掌,为什么却留了他们半年多,还是无法剿灭?就算这些反贼背靠后秦,但起码他们在豫北的巢裕是可以铲除的,可是刘毅却是一动不动,几乎是坐视他们发展。这只能证明一件事,刘毅要么是养寇自重,要么就是已经跟司马氏有联系了,把这些反贼引为外援。”

刘裕的脸色一变:“胖子,你说这话可有证据?”

刘穆之摇了摇头:“现在还没有,但我隐约感觉到,有一个我们还没有察觉的神秘的地下情报组织,在负责他们之间的联系,刘毅的身边有刘婷云,而上次把司马国璠救走的,显然也不是一般人所为,居然可以在我和妙音的眼皮底下劫人出逃,就算在我们大军之中,也可能有他们的眼线呢。”

王妙音的神色凝重:“穆之所言极是,裕哥哥,我们千万不可大意,如果你觉得对刘毅下手,有违法度,那可以把他先调离,哪怕是平定妖贼之后,让他先去江州,广州之类的地方,不降他的官职,或者把他调到朝中,给右仆射之类的文职,从级别上是升了他的官,这总不能再说是无故剥夺他的官爵了吧。”

刘裕叹了口气:“这种把戏少玩的好,他历来是大将,直接让他失去军队,调入朝中,那就跟当年桓玄逼反刘牢之一样,会引发动荡,甚至是逼他起兵叛乱的,万万不可。”

刘穆之正色道:“那就只有寻他的把柄,寻他部下的犯罪证据,以国法来处置他了,不过,这也并不容易,而且明显就能看出是你在找碴,恐怕京八兄弟会内部,也不会同意吧。”

刘裕摇了摇头:“既来之,则安之,你如果有明确的证据能证明司马德文或者是别的甚么司马氏宗室,结交刘毅这样的大将,图谋不轨,那我可以处理,但无过无罪就要动刘毅,是不行的。今天你们说的这些,我会认真考虑,尤其是司马氏和刘毅如果有勾结作乱的情况,我会非常重视,但也需要你们拿出真凭实据才行,就算有真凭实据,如何在不引发内乱的情况下处置,也是要慎重的。”

刘穆之叹了口气:“罢了,现在要对刘毅下手,也确实不容易,这点我们只有多找证据,等消灭了妖贼后再说吧,我刚才说的那个事,就是处理慕容氏宗室的,是明天就要解决的事,这个回避不得,寄奴,我希望你能同意。”

刘裕断然道:“万万不可,我答应了慕容兰,就不可能反悔,杀降不祥,而且会引起人人自危,反而生出事端出来,要么就拒绝投降,放手大战,要么就投降不杀,怎么可以这样处理?”

王妙音摇了摇头:“可以让贺兰部做这样的事,我之前就提过,你现在也可以考虑一下。甚至,如果你觉得贺兰部不可信,也能把慕容氏的宗室押回建康,在路上我安排我和穆之的手下,假扮妖贼突袭主,将他们全部处理掉。这样做你不用担心贺兰部会声张此事,我们的人嘴都非常严。”

刘裕沉声道:“如果已经能把这些人押到后方,吴地,那还用担心他们作乱吗?如果已经跟他们的部众分离,那他们就算有野心,也成不了事,何必再多取一举杀人?”

刘穆之正色道:“寄奴,别掉以轻心,你想想当年的金刀归燕之计,就算慕容垂人在前方,也有各种信物能让家人,族人起事。这回慕容兰不也是拿了慕容垂的那个什么飞天马符,回去就能号令城中十几万人吗?”

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说不出话。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慕容氏的内部控制和消息传递,不是我们现在所掌握的,但他们作为一个部落,延续至今,几次灭国又死灰复燃,绝不是等闲之辈,现在投降不是因为慕容兰的劝说,而是兵败国灭,不得已为之,一旦我们的大军撤离,那留在这里的十几万族人,就会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对这些鲜卑人来说,起码在几年甚至十年内,首领和酋长们的话,比大晋的命令更管用。寄奴啊,你要想把他们编户齐民,变成大晋子民,就不能留这些部落首领,慕容宗室的活路,当断则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