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89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898(2 / 2)

公孙六修趁势说道:“众军听好,现在五楼大人为了你们更坚决,更清楚地按令行事,准备把这次作战的任务告诉你们了,每个人都要听清楚,更是要按你们说的那样,万死不辞!”

所有的骑士们齐声道:“我等誓死服从五楼大人的将令!”

公孙五楼沉声道:“你们这回的任务,不是横击攻城的晋军,也不是烧他们的大营,而是和向北突击的那北海王世子的五百兄弟们的任务一样,就是打破重围,冲出敌阵,寻找外援!”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即使是刚才不动如山,沉默不语的军队,也有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了,有些人更是大声道:“五楼大人,我等接到的北海王将令可是护送来人突围,然后在城外与晋军战斗啊!”

“就是,我们好不容易出了城,正是横冲敌军攻城部队,彻底打垮他们进攻的时候,这破营突围,算是什么回事呢?”

“是啊,这两千铁骑是城中的精华力量,不用来破敌攻城,那广固撑不住了怎么办?”

“破营突围找外援只需数百人马即可,五楼大人可以带着您的护卫突围,我等还是想回来战斗,打破围城,解救全城军民,也救出我等家人啊。”

公孙五楼听着这些话,面无表情,但抓着马缰的手,则是越来越紧,捏得马缰都开始扭曲变形,直到这些声音渐渐地平息下来,他才干咳了一声,摆出一副威严的模样,点了点头:“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你们的想法,我也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我之前不能告诉你们这次战斗任务的原因,因为如果你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回是要全军突围,只怕你们连北城都不愿意出吧。”

没有人回答,再笨的骑士也知道,这时要是应了,那就是公然违抗将令,按律当斩,但无声的沉默,就是代表了认同。

公孙五楼的眼中冷芒一闪,沉声道:“你们只是将士,只知厮杀,不知谋略,更不通大势,所以才这样想,但国师和我身为将帅,要为整个战争负责,我且问你们一句,就算我们现在横冲西城的攻城晋军,把他们打退了,那这广固之围,就解了吗?敌军的长围还在,连营还在,十万大军还在,要是继续打下去,你们拿什么去一举破敌?”

有人不服气地说道:“我们可以这次就歼敌主力,打垮刘裕,他主力失去,自然只能退兵了。”

公孙五楼冷笑道:“怎么,这临朐之战才过去一年,就这么狂了?要是咱们野战打得过晋军,还至于给围在广固一年?要是我们这万余铁骑就能打垮刘裕的大军,我们为何不正面出城,直冲刘裕的帅台?”

“你是不是觉得,你比临朐城战死的数万俱装甲骑还要厉害,还是你的兵法谋略,比国师还强?那不妨这样,谁要是自认有直冲敌阵,击杀刘裕的本事,现在站出来,我放你去杀刘裕,绝不阻拦!”

临阵宣讲军国谋

人群之中陷入了一阵死一样的沉默,这些自认为天之骄子,目空一切的俱装骑士们,至少在军事素养上并不是无脑的傻瓜,临朐之战中他们也都上阵突击,在公孙五楼的指挥下正面冲过晋军的前军大阵。

而这些天之骄子们,更是亲眼目标了很多同伴是如何给训练有素的晋军生生靠着八石奔牛弩,大盾长槊阵,拒马大车墙这些阵法,拦阻,围杀,击毙,看多了训练有素的晋军如同机器一样的运作。

无论是百人的大队还是人的北府军小队,都能灵活穿插于千军万马中,一个时辰内就挡住并反击了上万俱装甲骑的突击,并不是说慕容超的逃跑才是他们战败的原因,事实上,在慕容超逃离之前,俱装甲骑,已经无可争议地败在晋军手下了!

公孙五楼看着这些沉默低头的军士们,冷笑道:“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嘛,知道这回仍然是敌强我弱,不能硬拼。”

一个队正不服气地说道:“可是,所有的南燕鲜卑族人都在这广固城里了,哪里还有什么外援?”

公孙五楼沉声道:“你们懂什么?只是慕容部的族人过来了,这天下之大,又不是只有慕容部才是南燕军队,就象贺兰部,他们在北方还有数万帐落呢,刚才慕容林护着的贵人突围,就是贺兰部的使者,带了他们部落的令牌去北边招集援兵呢。”

人群中响起一阵兴奋的议论:“什么,贺兰部真的会来吗?那可太好了啊。”

也有些人悲观地摇着头道:“贺兰部的精锐都跟着贺兰卢他们来的,部落里只有老弱妇孺了,就算能来人,也不过数千人马而已,何况那些汉人豪强都反了,他们部落是不是给这些汉人灭了,是不是还在原地都不知道呢?!”

“就是就是,要是贺兰部好使,早就想办法去叫人了,那个明月飞蛊不是可以出城吗,我们也去了两批使团出去找救兵的,张纲不就是一批吗,韩丞相也出去了,难道他们就不会去找贺兰部?!”

公孙五楼听着这些声音,冷笑道:“大家的担心,我都听到了,我这里想说的是,贺兰部仍然在,明月飞蛊去找过他们,但他们却坚持说,只有看到贺兰部的祖传令牌,才会听命,你们也知道贺兰部是从北魏落难来投的,被大燕收留而已,一向只听部落首领的号令,不算大燕子民。他们也怕贺兰卢这些首领都不在了,我们想趁机兼并贺兰部,大家都是从草原过来的,这些担心不正常吗?”

人群中不少人暗暗点头,确实,弱肉强食,趁机兼并是草原上各部之间的常规操作,并不奇怪。

公孙五楼心中窃喜,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继续说道:“当然,贺兰部的实力有限,就算能派些兵马来援,也很难解围,但只要我们的使者能到贺兰部,那就能搬一路救兵,也可以顺带着收拾那些墙头草的汉人豪强,让他们看到我们的俱装甲骑还在,北海王的精锐还在,那说不定他们就会转而支持大燕,派兵一起来援。”

人群中暴发出一阵喝彩之声,很多人的眼中重新闪现了希望。

可仍然有人不信地摇头道:“只凭几百兵马,如何能让人相信大燕还在?贺兰部实力有限,恐怕帮不上忙,要打破敌军的围困,还要更强的援手才行。”

公孙五楼大声喝道:“说得好,确实需要更强的援军,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去贺兰部只要五百兵马,而我们这两千甲骑,要去的,是后秦的中原州郡!”

这下所有人都吃惊地张大了嘴,不少人叫出了声:“什么,我们要去后秦,去中原?”

“我不去,打死我也不去,我老婆孩子还在城里呢,就是死,我也得死在广固,和他们死在一起!”

“对,这要去中原,一路几千里,还不知道何时能到,何况西边的州郡不是都叛变了吗,我们怎么过得去?!”

公孙五楼一下子高高举起了那块令牌,厉声道:“怎么,你们是不是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陛下,不相信国师?”

所有的质疑声全都消失了,但无言的沉默中,仍然透出一股抗拒之意,显然,大家并不接受这个事实。

公孙五楼叹了口气,收起了令牌:“外援外援,现在能成大燕的有力外援的,除了北边的贺兰部,还有谁?不就只有后秦了吗?他们名义上是大燕的宗主国,也拥兵数十万,我们不向他们求援,还能找谁?”

有人在沉声道:“不是早就派兵去求援了吗?韩尚书去了一个多月了,怎么后秦的援军还没到?!”

公孙五楼冷冷地说道:“因为就象你们刚才说的那样,大燕西边的州郡都叛变了,换了上晋军的旗帜,对大燕的情况不清楚的秦军,不知虚实,十万大军就留在中原,不肯过来。”

不少人面面相觑,还是心存疑虑,毕竟公孙五楼的名头,那可是臭了大街了,继而影响了他说话的公信力,大家可以认他手中的令牌,但不代表就得相信他说的这些话。

公孙六修连忙跟着说道:“众位兄弟,五楼大人说的都是实情,张纲上次出使,连秦主姚兴都没有见到,因为他官职低微,秦主以为我们是轻视他,所以后面我们派了身为宰相的韩范出使,秦主也确实出兵了,十万秦军,集结在洛阳一带,随时可以出发,这不止是因为我们的出使,也是因为东晋现在也是在内战,天师道起兵,直指建康,让后秦觉得有机会啦!”

一个队正说道:“这个我相信,听说后秦还派了一支陇右的部落兵马,去了荆州配合天师道作战呢。但既然这样,为何秦军不来救我们呢?我看,还是故意拖延吧,救大燕没有任何好处,去荆州还能趁机占地盘呢。不然的话,就那些反叛的州郡,难道能挡得住十万秦军?”

巧舌如簧安军心

公孙五楼哈哈大笑,看着这个队正,说道:“这位兄弟说得好啊,无利可图的事,为何要做?就只为了那个宗主国的虚名吗?这时候来救大燕,风险很大,收益几乎没有,在常人看来,自然是能拖就拖,正好有这个西部州郡叛变,无路可通广固的借口,也可以不用来啊。”

不少俱装甲骑们都点起了头,那个刚才说话的队正信心百倍,继续说道:“那既然如此,我们就不用指望后秦的援军,靠自己奋战就可以了,晋国在内乱,刘裕呆不了多久就要退军,只要我们打退他的这次攻击,那他就只能跟我们议和撤军,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这回,连公孙六修也是微微点头了,公孙五楼笑着摆了摆手:“所以说,你们不懂刘裕啊,大家想想,刘裕背国离家,带着十万大军打到这里,围攻广固长达一年之久,这早就表现出不破大燕不罢休的气势了,他可以不要他的老婆,不要他的儿子,难道就要回国平叛?国师早就说了,哪怕晋国亡了,他打下这齐鲁之地,仍然可以在这里自立为王,但要是现在回去,就是前功尽弃!”

所有人的脸色都微微一变,公孙五楼的话,说中了他们最害怕的事情,竟然无人能出一言反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