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07(2 / 2)

一天之后,大岘山口。

长龙也似的大军,分成四路行军纵队,辎重大车在后,步兵在前,有条不紊地通过峡谷,峡谷两侧的山头之上,尽是晋军的战旗,而峡谷前的山口北侧,游骑四出,几百名民夫丁勇,正在二十多个布衣老者的带领之下,站在山口的一侧,伸长了脑袋,看着峡谷之中将要出来的某位大人物。

一面“刘”字大旗,缓缓而出,峡谷内外,顿时欢声雷动,只见刘裕全身将袍大铠,驻剑而立,站在一辆比平常战车宽一倍,由八匹骏马所拉动的重装战车之上,穿谷而过,而那面大帅旗,正是插在这战车的中央,刘敬宣和向弥,分别骑着战骑,提着大锤和巨斧,分列战车左右,山内山外,山顶谷底,所有的北府军士都在欢呼着一个名字:“刘裕,刘裕,刘裕!”

王镇恶带着那一个蓝色布衣的老者快步而来,老者的手上拿着一个酒坛,上面封着封泥,战车前方的三十多名军士摆开了防守的架式,刘裕笑着摆了摆手:“是王参军,无妨,让开吧。”

王镇恶带着老者前来,那蓝衣老者下跪,高高地举起了酒坛:“大晋齐郡鲁阳村里正辟闾安,率二十余位同郡豪族,以及七百余名后生,在这里迎接王师,迎接刘车骑!(刘裕现在的将军头衔是车骑将军)”

刘裕笑着跳下了战车,一手扶起了这老者,对着一边的王镇恶笑道:“王参军,可真有你的本事啊,我大军还没来,你就先行过山,在附近发动父老乡亲们迎接王师了啊。”

王镇恶微微一笑:“让大帅见笑了,卑职未接到大帅的命令就擅自行事,还请大帅责罚。”

刘裕点了点头:“功是功,过是过,你这擅动之罪,容后再议,现在先叙你这功劳。二十多个村落,主动前来归附,这可是为大军北伐,开了个好头啊,辟闾里正,我记得,辟闾氏乃是青州大姓,原来是在广固,临淄一带,怎么你们到了这晋燕交界的大岘山北侧了呢?”

辟闾安恨恨地说道:“是的,我辟闾氏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世代居于这齐鲁之地,一直是大姓,上次大晋北伐之时,饮马黄河,我们也是响应王师,辅佐当时还是晋将的张愿治理齐地,只可惜后来北伐军有五桥泽之败,而那张愿又趁机叛立,我们辟闾氏的族长辟闾浑只能保境安民,我们可是南望王师一年又一年,指望着王师能再入齐鲁,复我中原啊。”

刘裕叹了口气:“那几年,大晋被奸人所害,内乱不已,把玄帅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实在太可惜了,齐鲁,中原,甚至淮北,都不复为我大晋所有,每念于此,都是让我痛心不已啊。”

刘敬宣沉声道:“车骑,这辟闾氏一族命运悲惨,因为王师迟迟不至,最后反倒是让那慕容德率军前来,取了青州之地,辟闾浑战败被杀,而辟闾氏一族也倒了霉,本来世代居于临淄之地的他们,被强行迁到了这晋燕边界,大岘山一代,慕容德是想借我们大晋的手,来消灭他们呢。”

辟闾安咬牙切齿地说道:“是啊,慕容德狼子野心,把我们放在边境之上,然后他的那些强盗部下,经常剽掠大晋的北青州,淮北地区,而晋军出于报复,就会祸害我们,我们最早还是被安置在山南那里,几年下来,人丁都减少了三成以上,若不是老贼突然身亡,我们甚至都没有机会趁机迁回这大岘山北呢。”

刘敬宣点了点头,对刘裕说道:“大帅,这大岘山北有很多内迁的鲜卑部落,他们不敢去山南抢劫大晋,却是打起了这些汉人村落的主意,时不时地会借着筹措军费或者是搜捕细作的名义去汉人的村庄里抢粮杀人,辟闾里正他们给祸害得可惨了,所以这回王师一到,就带着村中的丁壮,还有藏下的粮食,酒,前来投军啦。”

王镇恶微微一笑:“若不是刘冠军(刘敬宣现在是冠军将军)平时就掌握了这么多的情报,让我逐村去动员,宣传,也不会在这两天之内,就让这么多村落群起响应,大帅,民心可用啊!”

刘裕哈哈一笑,一把拿过了辟闾安捧着的酒坛,一掌拍碎了封口的黄泥,直接提着酒坛就往嘴里灌,身后的向弥脸色一变,连忙道:“寄奴哥,且慢…………”

可是他还是喊晚了一步,刘裕已经喝了一大口,他放下酒坛,沉声道:“齐鲁之地的汉人百姓,这些年受苦了,刘某不才,奉大晋天子皇命,率师北伐,就是为了涤荡胡尘,收复故土,让这一州之地饱受战乱的百姓,重获生机!各位父老乡亲的拳拳报国之心,我刘裕佩服,这里我向大家保证,此次北伐,不破伪燕,不灭慕容氏,我刘裕再不踏入大晋半步!”

辟闾安睁大了眼睛:“这,大帅你是认真的吗?这回大军来了,真的不再走了吗?”

向弥的脸色一变:“我们家刘大帅可是从没有退兵的打算,这次可是在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立下了灭燕的宏愿,要不然我们这么多大军,来这里难道是旅游的吗?”

辟闾安激动地点着头:“好,好,太好了。大帅,请恕小老儿无礼啊,实在是以前,以前大晋,以前王师…………”他想到了之前历次北伐,一次次地虚张声势,一次次地大军来了又很快撤走,声音也变得哽咽了。

刘裕郑重其事,洒了小半坛酒于地,正色道:“这一碗,敬我大晋,历代北伐战死的英灵!”

三碗过山定齐鲁

这会儿的功夫,周围的数百名军士,手里也都多出了这些南燕汉人父老们送来的酒碗,也全都满上,酒香四溢,可是每个人都表情肃穆,不少人的眼中泛着泪光,将校们的亲友,年轻军士们的叔伯,这次出征的北府军们,尤其是这些身在中军,家居京口的将士们,几乎人人家中都有亲戚倒在了历次北伐的战场上,听着刘裕的这句话,所有人都沥酒于地,意气满满,然后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

辟闾安激动地点着头:“应该的,应该的,还记得代陂,历阳之战,多少将士,为国捐躯啊。乡亲们,咱们给大帅和兄弟们继续满上!”

酒碗很快又重新倒满,刘裕高提酒坛,环视四周:“这第二碗,敬我齐鲁大地,在这百年乱世之中,涂炭的生灵!父老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我们来得太晚,太晚了,但这一次,我保证,只要有我刘裕一口气在,就再也不会扔下大家!”

所有的军士们齐声道:“敬那涂炭的生灵!”

一阵酒撒大地的声音,这齐地的水酒,沥在了齐地的热土之上,而剩下的半碗酒,也被军士们仰头灌下,向弥一杯下肚,大笑道:“痛快,痛快,这回不彻底解救青州父老,我铁牛,枉披这身军服!”

刘裕抹着须髯之上的酒滴,大声道:“这第三杯,敬我们全军将士,那不破胡虏不回乡,青山埋骨即坟场的决心,兄弟们,这里是我们汉家儿郎的故土,我们的祖辈就是从这里南下,过江,到的京口,我等无能,让祖先坟莹,落入胡尘长达百年,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收复这里,你们有没有决心,有没有信心留在这里,永远不再失去?!”

刘敬宣哈哈一笑:“寄奴,就算我刘敬宣的一腔热血这回撒在这齐鲁大地,我的灵魂也会守在这里,看着我们的兄弟们如何保住这片大地,看着我们汉人子孙如何在这里世代生息。”

刘裕回头看着刘敬宣,朗声道:“阿寿,我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活下来,死的是胡虏,为他们百年来在这里的罪行赎罪,我会让他们再也不能作恶,再也不能祸害我们汉人子民,有着忠勇的将士们,有着历经百年沧桑仍然忠心不变的父老乡亲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打赢这一仗呢?!”他说着,一骨脑地饮下了这最后一坛酒,然后重重地把酒坛子扔到了路边的石头上,顿时酒坛就摔成了碎片,而刘裕哈哈一笑,“好酒,痛快,痛快!感谢上天,这一战,胜负已分,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大晋,属于汉人的!”

所有人都群情激愤,喝完了手中碗里的酒,纷纷掷碗于地。

战车后方,一直坐着,沉默不语的刘穆之眉头微皱,低声道:“寄奴,话不要说得太满,现在我军刚出大岘,敌情不明,只怕…………”

刘裕志得意满,用手中的长剑指着这附近的原野,笑道:“诸位请看,这大岘山是敌军的门户,本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只要一万兵马守在这里,就算我们的大军,也难以迅速突破,但现在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顺利过关,六万大军,已入齐地,而农田之中,庄稼已近成熟,敌军却是没有收割,现在将士们都知前进战胜则粮草无忧,战败后撤则没有退路,以必死之决心,搏这战胜后丰盛的回报,岂有不胜之理?那临朐城中的鲜卑丑类,就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正说话间,前方一阵马蹄声响,一个背插靠旗的哨骑,飞奔而来,刘裕的眉头一挑,对一边的王镇恶说道:“想必是猛龙他们前锋有战报传来,镇恶,你引父老乡亲们先去休息,丁壮愿意随军者先编入辎重营,有武艺知行伍的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归入冠军将军部下的战斗部队。作战立功者,一律按军中规定加以封赏。”

辟闾安激动地点着头:“好,好,太好了,多谢大帅,我们这回终于盼着大救星了。道秀,道秀!”

一个三十上下的年轻人,孔武有力,身形矫健,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壮士,即使是身着布衣,也难掩那股桀悍之气,他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一看到刘裕,就下跪行礼:“见过大帅,还请大帅让我从军,可以亲手报父仇!”

刘裕有些诧异:“这位是?”

王镇恶正色道:“这位是之前的领青州长史,本地头号大族辟闾氏的前任族长辟闾公讳浑的公子,辟闾道秀!”

辟闾道秀的眼中泪光闪闪,正色道:“先父大人是大晋钦封的青州长史,为大晋尽忠职守,可惜被那老贼慕容德所杀,我身为人子,无力报仇,只能隐姓埋名,东躲西藏,若不是安伯冒着灭族的危险收留我,我早就没命了。我一直忍辱偷生的活下来,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强,只是要所有人知道,家门血仇,不共戴天,就算九世子孙,亦要向慕容氏一族复仇!”

刘裕满意地点了点头:“果然是忠烈男儿,将门虎子,我看道秀兄弟孔武有力,是条汉子,阿寿,你想不想找个好帮手跟着?”

刘敬宣哈哈一笑:“早就听说辟闾公子是员虎将,当年慕容德来袭时,年未弱冠的你,曾经率州郡兵马多次大战燕军,让燕军中的不少宿将老贼,都交口称赞呢,这些年来慕容德一直悬赏追捕你,也是忌惮你的勇武之名。我几年前来这里时,曾多方派人打探,想要找到你,共襄盛举,只可惜他们都回报说你早就死了,还让我遗憾了很久呢。”

辟闾道秀朗声道:“没办法,要躲避老贼的追捕,只有隐姓埋名,甚至布下假死的局,才能瞒过他的耳目,刘将军,你以前冒了巨大风险,想要起事刺杀老贼,我听到后就想去投奔你,只可惜老贼命大,而你也很快离开,我怕连累乡亲族人,才没有去淮北找你,今天,终于有机会见你了,只要你肯收留我,我辟闾道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裕看了一眼刘敬宣:“阿寿,你带辟闾兄弟先下去吧,他应该也是带了不少族人和旧部来投奔,到时候你好好安排,希望能成为你以后手下一支可以建功立业的劲旅。”

刘敬宣的心头一热,他从刘裕的话中听得明白,现在自己的手下人手不足,刘裕这样安排,等于把这次伐燕的过程中,能新招募的兵马都优先划到了他的部下,一如当年刘毅西征,短短一两年时间,就让自己有了数万部下,而南燕这样的大国,一旦消灭掉,坐拥青州,尤其是有辟闾家这样在齐地有巨大影响力的土豪相助,那有个年时间,在这里有个十万精兵,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刘敬宣咬了咬牙,一抱拳:“多谢大帅,末将必不辱使命,辟闾兄弟,就随我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