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碧云书院>江湖武侠>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3(2 / 2)

苻坚摇了摇头,眼中冷芒一闪:“正是这样,我们才不能让他气焰更加嚣张。如果我们大军战败之后都不作出任何回应,那晋军倒是真有可能一鼓作气,继续攻我边境了。”

苻融睁大了眼睛,使劲地摇着头:“不,王兄,北府兵在打败彭超之后就撤军了,并没有进犯的迹象,您不要误判了!”

苻坚冷笑道:“走了还可以再来,这有什么?这些两淮流民出身的北府兵将官,都是土匪习气,为了争战功都可以屠杀战俘,之所以回军是畏惧我大兵前去报复,但如果我不出兵,他们胆气一壮,就会出动出击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无视,而是要起大军报复,让他们知道我们大秦的厉害才是!”

苻融心下雪亮,以他对这他王兄的了解,知道苻坚是打定了主意要出兵了,看起来无法阻止,只好作最后的努力,劝他不要起大军了,到时候再想办法慢慢退兵,想到这里,他正色道:“如果王兄非要报复的话,也不需要起倾国之兵,让慕容垂领现在的人马,从荆州前线到两淮战场,进行一些战术性的牵制即可。那慕容垂既然是天下名将,攻克襄阳,威震天下,有他在,想必北府兵也不敢轻出。压回江东就可以了。”

“等到晋军一退,我们也跟着撤军,晋国的外部压力一解除,必然重新开始内斗,到时候司马曜和司马道子兄弟,一定会联合王国宝这些家族,跟谢安和他们身后的世家争权夺利的,甚至会演变成再次内战。一旦东晋上层内乱,那荆州的桓家也不会甘于人后,必会起兵入建康夺权,到那时候,才是我们起兵灭晋的好时机啊。”

苻坚的面沉如水:“说来说去,你还是不同意我的计划。谢安是识大体的人,不会不知进退,真要是外部威胁解除,他会自解相权,但会让谢玄牢牢地控制住北府军,有这支军队在手,朝廷就奈何不了谢家。一旦有事,他可以随时出山,就跟这次一样,他卸了相位,还不是随时可以回来吗?王国宝之流,岂是这谢安的对手?他们只是为了占据权位后给自己捞点好处,这些谢安可以向他们让步。何至于内乱?!”

说到这里,苻坚激动地站了起来:“就象这次谢家出掌北府兵,居然可以把广州这样一个大州的刺史让给原来在京口的刁逵,以换取自己对京口侨民,也就是北府兵源的控制,这样的手段,王国宝这种废物如何会是对手?不要老是指望敌国内乱,只有主动出击,才可能让他们内部在压力下崩溃,这是自古皆然的道理,你熟读史书,怎么会不知道呢?!”

苻融叹了口气:“臣弟并不反对王兄的雄心壮志,臣弟只是不希望王兄起倾国之兵,现在确实不是一举灭晋的好时机,先丞相在世时,一再地劝谏王兄,您当时也流着泪答应了,现在的情况和当年并没有区别,为何您就这样一意孤行呢?”

苻坚的脸色胀得通红,大手一挥,厉声道:“王丞相在世时,也说过西域关山万里,大漠相隔,连强汉都无法控制,千万不要起兵征伐,可是结果呢?去岁西域龟兹国叛乱,杀我使臣,辱我大秦,我一怒之下,派吕光率十万大军征伐,不也是大获全胜了吗?”

苻融微微一愣,疑道:“吕光不是碰到了数十万来援的西域河中各国敌军吗,只能扎营死守,还一再地发信求救兵,怎么就胜了?”

苻坚哈哈一笑,意气稍缓,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绢帛,递给了苻融:“今天早朝前刚到的消息,吕光示弱于敌,故意守营不出,让那些远道而来的敌军援兵骄横懈怠,然后趁敌不备,突然杀出大营,敌军措手不及,全线溃败,几十万大军,一夜之间给打得山崩一般,龟兹王仓皇出逃,不知所踪,三十多个西域国王向我军投降,连西域圣僧鸠摩罗什都被俘虏了,我们大秦的国威,远扬于万里之外的西域,可谓一战定天山!”

苻融长舒一口气,一揖及腰:“臣弟恭喜王兄霸业得成。不过…………”

苻坚叹了口气,转身就走,他的声音远远地传来:“算了,我不应该找你商量这事的,你回去再仔细想想,明天的大朝会上,孤要对出征之事有个定论!”

投鞭断流亦可为

长安,慕容垂府。

密室之中,慕容垂看着一张羊皮小卷,他的嘴角边勾起了一丝微笑,把这张小卷放到了蜡烛之上,顿时,就化成了一缕清烟。

站在一边的段秀容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夫君,有什么好消息吗?让你这么高兴?”

慕容垂长舒一口气:“清河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今天退朝之后,氐贼单独留下了苻融来商议,清河(慕容冲的姐姐,在宫中为侍嫔)的侍从太监正好当值,听得清楚,两人吵得是天昏地暗,差点没打起来。而氐贼真正的想法,我也知道了。”

段秀容一听到氐贼二字,眼中就闪过一丝怨毒之色,一想到自己在宫中受到的淫辱,她几乎就要落下眼泪来,紧紧地咬着嘴唇,恨声道:“他想要什么?”

慕容垂冷笑道:“他是怕自己现在强大的时候不消灭东晋政权,以后这氐秦政权势力衰弱,内部分裂之时,就更没可能了,毕竟汉人都心向东晋,现在没起来造反,是靠的他的假仁假义,但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象他这样假仁假义的,要是当了皇帝不能享受,反是受罪,又有几个愿意呢?”

段秀容秀眉轻舒:“所以,他想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慕容垂点了点头:“是的,这个是帝王功业,每个男人都想要,而且,吕光这厮居然平定了西域,也给了苻坚信心。明天的朝会之上,会决定是否伐晋之事,到时候,我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让他下定决心了!”

段秀容咬牙切齿地说道:“夫君,记得我们的仇,我们的恨,一定要让氐贼百倍千倍地偿还!不过,苻融应该还是会拉拢朝臣,极力反对吧,要是他明天再抬出王猛那个死鬼,怎么办?!”

慕容垂微微一笑:“不怕他抬,就怕他不抬!”

与此同时,阳平公府。

客厅之上,几个人相对而坐,个个神色严肃,外面的燕雀在不时地鸣叫着,而这客厅之上的众人,却是一声不吭,陷入了难言的沉默之中。

久久,苻融才长叹一声:“天王的南征之心,看起来很难动摇了,今天我苦谏不止,也无法让他回头,甚至抬出先丞相都不行,大家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权翼的眼中光芒闪闪:“明天,我们据理力争,就算不成,也只有指望大师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坐在角落里的一个老僧的身上,这个看起来面如枯树皮般的老僧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轻轻地一句:“阿弥陀佛!”

第二天,长安,太极殿。苻坚一身将袍大铠,仗剑直上大殿,自从当上天王以来,他已经多年没有这样戎装上殿了,所有殿上的文武百官看着这威风凛凛的秦国天王,全都默然无语,只有慕容垂和姚苌二人相视一眼,在低下头的一瞬间,不约而同的嘴角间勾起一丝微笑。

苻坚的目光落向了大殿上跪伏的众臣,耳边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天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头盔之下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他一抬手,沉声道:“众卿平身。”

当所有文武百官各自就位后,苻坚平静地拿出了一卷竹简,沉声道:“昨天孤回去以后,又看了一眼兵部呈报上来的奏章,说是若简天下之兵,可得精兵九十七万有余,以这样的实力,打东晋一个区区江东政权,是否可行?今天的朝议,孤需要各位臣工讨论出一个结果出来!”

站在靠着殿门口位置,站出来一个八品绿衣的小官,正是那秘书监朱彤,朗声道:“天王能让中国之民,回到他们的故乡,一统天下,封禅泰山,这正是千古都会纪录的伟大壮举啊,微臣愿为陛下先驱!”

苻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点着头:“这正是孤所想的,其他众位卿家以为如何?”

权翼站了出来,狠狠地瞪了朱彤一眼,吓得这个低级官员连忙站回了众官队列之中,只听权翼沉声道:“天王,当年商纣王无道,天下皆怨,即使是这样,只要三位仁臣在朝,武王仍然不能攻打他。今天晋国虽弱,但没有大恶,而且谢安,桓冲都是江表伟人,君臣如果受到强大外力,会很团结,内外一心。以臣观之,未可轻图也!”

苻坚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的神色,冷冷地摆了摆手:“众位卿家可以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落到了站在右边武将队列里第三个的一员大将身上,沉声道:“石越将军,你说,孤兴大兵伐晋,是否可行。”

此人正是秦国大将石越,时任太子东宫左卫率,听到这话后,直出班列,行了个军礼:“天王,天向所言,现在岁镇守斗,功在吴地,伐之,必有天殃!而且他们有长江天险,民亦可用,真的不是打的时候啊。”

众臣听得连连点头,今年秦国的幽州等地正遭遇了大规模的蝗灾,可以说灾地千里,苻坚前不久刚刚派了散骑常侍刘兰去组织民众讨蝗,一般来说,出现这种天灾之时,都会被认为是上天降下了旨意,而君王在德行之上有所亏欠所致,不得不说,石越虽然是大将,但居然能想出用天象来阻止征伐,也不容易了。

苻坚的眉头一扬,沉声道:“当年武王伐纣之时,各种灾害都有,什么水灾蝗灾旱灾一起来。而占卜也是显示大凶,要知道天道幽远,不是通过这些天象或者是占卜就能得出结论的,要是事事都靠占卜来决定,还要我们这些君臣做什么?放几个巫师治国就行了!吴国夫差,东吴孙皓,都是指望靠着大江天险以自保,结果还不是给灭了?可见这长江从来不是挡住北方大军的天险!”

“再说了,我百万大军,就算每个人把马鞭扔到江里,也足以断其江流了,他没了长江天险,还怎么能挡我百万大军呢?!”

慕容慷慨显忠义

石越叹了口气,摇头道:“天王,您说的夫差,孙皓,都是荒淫无道之君,所以敌国可以轻易地消灭他们。今天晋国虽然弱,但并没有大罪,我们并没有出兵讨无道的理由,愿陛下整顿军队,广积粮草,等着晋国主动挑衅,我们再寻机出机,这样来的好。”

苻坚叹了口气,看向了站在左首第一个的苻融,沉声道:“阳平公,你怎么看?”

苻坚看向苻融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殷切的期盼,这让苻融的心微微一软,现在的情况很清楚,满朝文武几乎都是反对这场征伐,有那么一刻,苻融甚至觉得这一眼让他回到了小时候,还是个小屁孩的自己在求苻坚这个哥哥扶自己上马练骑术的时候,好象就是这种目光。

但苻融的眼前马上又浮现起了王猛临终时的眼神,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就是一横,站了出来,看着苻坚,沉声道:“天王,臣以为,东晋不可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