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怎么今天没和你们在一起?”祝兰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儿子,好奇问道。
胤祚:“今日下学后八弟在请教四哥问题,他就没和我们一起去菜园那边玩。”
八阿哥?胤禩?
祝兰一愣:“胤禩和胤禛关系很好吗?”
胤祚想了想:“要说多好应该也没有吧?只是四哥一向喜欢跟像三哥、五哥那样性情温和的人玩,八弟就很合他的性子,所以他也愿意指点八弟几句。”
说完了胤祚还不忘在最后加一嘴:“但是四哥关系最好的弟弟是我!”
是是是,知道你是你四哥的好弟弟。
只是原来传闻中是死对头的四阿哥和八阿哥居然还有过关系和谐的时候嘛?
用膳自然不能只吃虾,虾肉虽然好吃但是不顶饱,祝兰又让人陆续上了几道菜,等孩子们吃饱喝足了才轰他们去午睡。
不午睡怎么行呢,长不高怎么办?
这一睡就睡到了晚间的时候,凝春堂里面点起了灯。
玄烨进来的时候,祝兰正坐在案桌前面翻阅先前项修给她弄回来的一些小说杂记,看得津津有味。
祝兰抬头,玄烨的脸色有些沉,哪怕进了凝春堂坐到了她身边,拧紧的眉头也没有松落下来。。
想来是前朝又出了什么事情了。
如今《尼布楚条约》已经签订,只剩下噶尔丹东进一事。
烛火摇曳,灯影幢幢下祝兰轻轻地替他揉着太阳穴,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
虽然大清没有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但是祝兰在这方面向来谨慎,除了玄烨亲口和她说或者问她的事情,其余事情她一般都不会主动询问。
“噶尔丹一路率军打到了乌珠穆沁,阿喇尼率军两万大军迎击,结果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如今噶尔丹一路南下,看样子是想直接打入京了!”
说到这里,玄烨的声音中就忍不住带上了一点怒气:“阿喇尼此人却将此战大败的原因都推卸到大清火器兵未至上,真是荒谬!”
又是火器。
玄烨沉声道:“如今朕已派人前往博尔塔拉河寻找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如果能从准噶尔内部入手,里应外合能尽快解决噶尔丹叛乱的事情。”
“另外……”玄烨看了一眼祝兰缓声道,“朕预备动用十万大军,亲自北讨噶尔丹。”
亲征?!
祝兰愕然,这么多年下来她原先对清史的了结程度已经逐渐下降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基本上模糊不清,因此当她乍然听到亲征的言论时,不禁有些手足无措。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祝兰犹豫了一下,还是努力柔声劝道,“会不会太过危险。”
她不知道历史上的康熙有没有御驾亲征,但是她本身的存在就已经开始让历史的发展偏离方向了,若是这次亲征就出了点什么事,凭永和宫和太子如今的关系,那可真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无事,朕这么多年也没有生疏过骑射,咱们满人本就是马背上打天下的,况且就算去了前线也是在后方军营,不过是鼓舞士气罢了。”玄烨安慰道。
祝兰还想再劝,但是她深知玄烨决定了一件事情是不会轻易更改的,况且她也没有想到更好的理由来劝诫他,因此只能轻声说好。
“朕与你说这件事也是有原因的。”玄烨揽过她轻声道,“到时候朕要亲征必定是太子监国,太后不问后宫事务多年,贵妃又体弱,宫里的事情还要你们看着点。”
“惠妃……”玄烨犹豫了一下。
乌喇纳喇氏与他相伴多年,他本应该是能够放心的。但是如今大阿哥逐渐大了,她的心思也多了。
事到如今他还真不敢放心将后宫事务全部交给她。
荣妃性子怯弱掌不住宫中大权,宜妃美则美矣但如若让她来执掌宫权玄烨更不放心。
思来想去唯有德妃。
乌雅氏性情沉稳柔和,但是又不至于柔弱,目光长远有想法,是他离宫后掌宫权的最好人选。
“伊尔根觉罗氏前些日子报上来有喜了,如今惠妃要照顾她恐怕也没有太多心思放在宫务上。”玄烨亲自为惠妃找了个借口,“宫务之事便由你来主导,你与荣妃商议便可,至于宜妃……小十一身体不好,还是让她多照顾照顾孩子吧。”
这样算下来,宫权基本上就交到了祝兰手里。
她自然是高兴的,不过只怕要有人不高兴了。
*
延禧宫内惠妃静静地坐在圈椅上,一旁的宫女都大气不敢喘一声,自打万岁爷的口谕传下来后,惠妃娘娘一直都沉着脸。
“和卓身子骨健康,如今坐不稳胎的前三
月早就过去了,万岁爷的理由也太过勉强了一些。”惠妃淡淡道。
一旁的云绮一边叫人将惠妃刚刚摔碎的杯盏收拾好,一边轻声道:“大福晋年少,万岁爷说不准确实是为了咱们大阿哥的子嗣着想。”
惠妃抿了一口茶冷笑一声:“他哪有那么好心,在他眼里除了太子外又有哪个算是他儿子。”
“不敢让我掌宫权还不是怕嫡长相争,若是让我这个身为大阿哥额娘的妃嫔执掌宫权,怕不是要为难他的宝贝太子。”
惠妃不再言语,一时间整个延禧宫正殿里面没人敢出声。
太子又怎么样,他们满人可不吃这一套。
惠妃想起前些日子,明珠的三儿子纳兰揆方与大阿哥在畅春园内相谈甚欢的事情,感觉心头聚着的那团郁气卸了不少。
去年的时候,御史郭琇上疏弹劾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玄烨为了平衡朝堂之中索党与明珠一党的关系,随即罢黜明珠。
虽然明珠被罢黜,但是其门生和亲友依旧遍布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