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话还没说话就被祝兰往嘴里塞了一小勺酥山。
“灵活变通懂不懂,若是人人像你一样守教条,京城里热死的人都要海了去了。”祝兰点了点胤禛的额头。
胤禛微微嘟起了嘴,下一秒就被祝兰用手捏住了。
他现在的样子活像一只小鸭子。
“噗嗤。”祝兰不厚道地笑了出来,她摸了摸胤禛的后脑勺柔声说道,“热了就解开两颗,你如今年纪还小,若是因为一冷一热着了凉,额娘会心疼的。”
此话一出胤禛的嘴就闭上了。
“饿了没?”祝兰捏了捏胤禛的小肚子,上面原先被养出来的软肉在经历这几天的炎热之后掉了许多。
胤禛点点头。
祝兰便吩咐一旁候着的小宫女们去提膳,她将原本摊在桌上的书籍都收了起来,又哄着胤禛讲了些他这几天念书时候发生的事情,等两个人话讲的差不多了,小厨房的膳食也就准备好了。
桌上摆的大部分都是胤禛和祝兰都爱吃的,而与前几天不同的是今天胤禛的面前摆上了一盘“捻转儿”。
捻转儿是一种青麦食品,这个名字有些晦涩,可能乍一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虽然饱满但是没有成熟的泛黄青麦。
吃一口进嘴有股清淡的麦香,再加上一点小厨房端上来的几碟作料,祝兰也吃了不少。
“过几日就要去热河了,路途遥远颠簸,你们留在宫里,额娘将李嬷嬷还有绿萼姚黄她们都留下了,若是实在出什么事情了就去找荣母妃。”祝兰用完膳有些不舍地摸了摸胤禛的脑袋。
去热河行宫木兰围场的事情是前两天刚刚定下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带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去避暑,伴驾的嫔妃中高位嫔妃也不多,只有祝兰和宜妃两个人,剩下的都是些常在答应。
而随行的皇子皇女就更少了,只带了年长的大阿哥、太子和大公主。大公主如今也十一岁了,这次去蒙古玄烨也是有心考校一下额驸人选。
“胤禛会照顾好弟弟的。”
胤禛点点头,心里有点不舍,于是轻轻靠在了祝兰身上。
*
一回生二回熟,祝兰这已经是第二次去热河了,心情波动就没有第一次的时候那么大了。
她这次住的地方是在平原区的一处蒙古包里面,旁边是二十八座蒙古包里面最大的一座,那是玄烨的住所。
这次他来热河行宫一方面是为了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避暑,一方面也是是为了接见蒙古的亲王郡王,并且进行一些适当的军事演习。
明日他们要去的木兰围场北为蒙古,西至青海,南俯京津,不仅能够巩固北疆,也能扶绥蒙古,在清朝不只是一个避暑胜地,更是一个政治权力中心
祝兰进了蒙古包,一旁随行的茯苓便眼疾手快地将带来的一些用品一样样拿出来。
“娘娘这件骑装可真好看。”
茯苓拿出了包裹里的衣裳一件件展开,其中一件红色的骑装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眼球,那衣裳上用金线编织出了漂亮的兰花纹路,窄袖束腰,一看就很适合祝兰。
祝兰瞥了一眼,这是前不久订下伴驾人选后玄烨给她送过来的。
他还惦念着祝兰还是格格那会说她会骑马的事情呢。
“先挂起来吧,应该这两天要穿出去。”
来到热河行宫的第一天晚上玄烨并没有来她这里,而是在前面接见前来拜见的蒙古亲王以及他们的亲眷。祝兰在自己的蒙古包里面都能够听见旁边传来的喝酒声,交谈声以及歌舞声。
第二日一早祝兰就起身了,她刚醒就听见帐外传来吉娜的声音。等祝兰衣服穿的差不多,她就风风火火地进来了。
“兰姐姐,你来尝尝奶皮子,这是我阿爸托人给我带过来的,与宫里的可不一
样。”
吉娜出宫后整个人就像一棵蓬勃生长的小树,她的手上拿着一个小碟子,里面放着些许白色的奶制品。
祝兰很给面子地咬了一口。
吉娜:“皇上带着大阿哥他们已经去围场里面打猎了,大公主在太皇太后那里,帐子里好多人,咱们要不要也去凑凑热闹?”
祝兰犹豫了一下。
按照道理来说,如果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不来的话,位份最高的她与宜妃就应该去接见这些蒙古亲王的亲眷。但是她现在过去,就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怕什么,宜妃都去了。”吉娜一眼就看出来她在想什么了,拉着她就往外跑。
祝兰哭笑不得地被她拉到了太皇太后一行人所在的地方。
帐子里坐着许多女眷,爱兰珠坐在太皇太后边上,蒙古来的这群妇人一个劲地夸赞她“娴静有礼,温婉和顺”,听得她打小就平和的脸上都不由自主浮上了一层红晕。
她如今将将十一岁,玄烨就已经开始准备给她看额驸了。
满蒙联姻是清朝建国以来的传统,前面几代帝王后宫中蒙古的女人数都数不过来,而到了玄烨这里,算上少年夭折的慧妃外只留有一个吉娜,与蒙古的联系已经没有前面那么紧密了。
所以爱兰珠下降蒙古势在必行。
但玄烨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他虽然不是爱兰珠的亲生父亲,但是对这个为他带来福祉,让他的孩子逐渐存活的侄女也颇为喜爱,因此他准备给她选一个性格家世相当的额驸。
“玛禄和吉娜来了。”太皇太后一眼就看到了被吉娜拽进来的祝兰,笑眯眯道。
二人行了礼后就自己找位置去了。
“大公主在这里看起来真是有些怪。”吉娜靠在祝兰耳边小声道。
祝兰当然知道她说的哪里奇怪,但是帐子就这么大,声音稍微大点别人都听得见,于是她只好对着吉娜点点头来表示赞同。
爱兰珠身上的满蒙特性并不多,她天性柔顺安静,温和有礼,更偏向于汉人。夹杂在这一群行为举止都奔放豪迈的满蒙女子中确实有些格格不入。
这群蒙古亲王的福晋和女儿们都围绕着太皇太后、皇太后与爱兰珠三人说话,话语之间透露出显然易见的亲近,话里话外都在夸奖自家子侄,意图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