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可惜, 他艰难想出来的理由很快就被苏染给推翻掉了。
“后期大部分队伍会选择让线给输出位来发育, 那么输出位前期吃中线,更肥以后更早可以接管比赛难道不可以吗?”
刘浩一边在心里狂喊救命,一边疯狂开动脑经, 准备找到那么一点答案。
“但是,就, 核心位的英雄前期接管比赛的能力他更强一些噻, 而且还是可以去支援队友的噻。”
“双人线去中的话, 那两个人是要分经验的咯, 这个等级领先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噻, 而且输出位现在不是至少一件甚至一件半以后才会有用有输出能力噻。”
针对为什么可以换线的学术讨论进行了六个来回, 刘浩也从一开始的死鸭子嘴硬,到之后的真正开始认真思考这种打法在各种情况下可能会给队伍带来的影响。
刘浩进入反省状态后,龙昌文的超时小论文也已经交了上来。
看完以后苏染的第一反应, 是觉得龙昌文的天生条件限制了他的发挥。
如果他的说话没有缺陷, 他应该会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指挥。
可惜没如果。
诚然这篇小论文中间还有很多稚嫩的地方,更有很多考虑不当而导致有些矛盾的东西。
但是苏染现在想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也不是什么多完备多完美的东西,她想看到的是一种可能性。
常规条件下比赛的获胜方法, 是你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吸取经验, 从而得到提升的。
前人打过的比赛那么多,最容易的赢法当然是对线期取得一定的优势, 然后通过有共性的运营将己方的优势扩大为胜势,最后推掉对方的主堡取得胜利。
可是,并不是每一场比赛都会处在这种简单套公式就能做出正确答案的环境下的。
就现在的tdg,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打强队三线劣势。
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如何面对强队本身就强过他们很多的比赛经验所造就的运营实力发起的猛攻,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比较容易想到的一种方式是在进入团战期后凭借视野差以及过硬的个人实力操作几波,打出翻盘局。
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你能真的有过硬的个人实力,你也不可能对线自然三线列。
你可能被抓出一条线的劣势,然后另外两条线葫芦娃救爷爷连锁反应全都劣势了。
这个时候,就证明这支队伍的脑子多多少少带点,那想打出好团的难度就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