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摸摸六六的头,毫不吝啬地夸奖:“傅传刚小朋友虽然是班上最小的,但是学东西非常快,小朋友们也非常喜欢他!”
长得白净好看,穿得又干净立整,还聪明阳光开朗的小朋友,谁会不喜欢呢?
谢晚棠笑道:“都是王老师引导的好,六六去幼儿园这么短时间就能适应了!别站在院里了,大家快进来坐吧。”
这几年,服装行业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兰兰后来去书店翻,都没找到什么新出版的书。
镇上比村里要开放许多,谢晚棠便不再用之前书里的板例,而是拿出自己这些年整理的设计图册,全是她自己一笔一划积累下来的灵感。
来的人虽然是在镇上工作的,但也只是穿的布料好点,至于衣服的款式,来来回回都是那些老样子,早就穿腻了,如今一见谢晚棠这么多好看的款,眼都花了。
一群人挑了半头晌,都快挑出强迫症来了,哪个都想要怎么办!
好不容易挑好了款式,兰兰帮着挨个量尺。
城里人不穿土布,其他的布料还没有实现市场自由,她们都是自己从供销社买的布料带来的,谢晚棠挣不到原材料的差价,但是城里收的手工费比村里高出3倍,做一件衣裳挣得甚至比以前赚差价还多。
定好了外衣,售货员又极力给大家推荐内衣:“去年小谢给我做的内衣,真的好穿!穿上衣裳型也好看!”
今天毕淑君也歇班,听着对门热闹得很,便来串门子,一进来就看到售货员小刘撩起衣裳展示自己。
毕淑君:“……小刘,你这干啥呢?”
售货员一见毕淑君,也是熟人:“哎呦毕厂长,你这服装厂的大厂长也来找咱们小谢做衣裳啊!”
毕淑君指了指身后:“我就住小谢对门。”
售货员给毕淑君展示谢晚棠之前给她做的内衣,啧啧赞美:“可舒服了!托着特得劲!”
毕淑君观察了一圈,尺寸版型非常贴合,伸手一摸,贴肤的布料也细腻,关键是这个设计很别出心裁。
真不错。
被售货员极力推荐,又用不了太多布料,就是5毛钱的手工费,大家都好奇地定上了一件,连毕淑君也要了一件。
量完尺,快到饭点了,大家付上手工费,约好了来拿衣裳的时间,都赶着回家做饭去了。
大家走后,毕淑君拿起炕上的一摞图册,虽然是做工装的国营厂,但毕竟是内行,毕淑君一看这摞图册就很专业。
之前小谢很谦虚,就说在老家农闲的时候给村里邻居们做点衣裳,她也以为就是随便做做。可刚才听小刘一说,她才知道,原来人家小谢之前在十里八村就是有名的裁缝,去找她给做衣裳的人络绎不绝。
作为大沟镇唯一的国营服装厂,只做款式最简单的工装,品类太单一,辐射面太窄,根本没有照顾到城镇居民的日常穿衣,老百姓平常穿衣裳就只能自己买布找裁缝做。
看着谢晚棠的这一摞时尚新颖的图册,毕淑君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她想对国营服装厂进行一次大刀阔斧地改革。
不过谨慎起见,光看还是不行,她要亲自穿过谢晚棠设计的内衣,试过谢晚棠的真正水平,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