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纺织厂的轰动不同,平安村一如既往的宁静,村里人每天忙着干活,没有看报纸的雅兴,况且他们大都认不全报纸上的字,对外界动静的知晓十分滞后。
正值春耕,非饭点时间村里的院子静悄悄的,大人们在地里忙活,陈勇阳掏了脖子上套的钥匙打开门锁,将书包扔到椅子上,急匆匆地往山上跑去。
草丛里三月莓结着红艳艳的果,成熟之后果实变得柔软,甜津津的,是极美味的零嘴。
“勇阳!勇阳!”赵辉骑着自行车远远看见陈勇阳皮猴儿般的身影,大声把他叫住,“你爸妈呢?”
赵辉早上便看到了报纸,跟张诚分析一通,觉得陈言就是陈晚,下班后立马来给陈家报喜。
“我妈他们在地里干活。”具体哪块地陈勇阳不清楚,但他有自己的方法。
“妈——”
“妈——”
陈勇阳双手在嘴边扩成喇叭状,声音远远传出去,很快,在左边的某个小坡上得到了响应。
“哎——”
“我妈他们在那。”陈勇阳一指,“我带你过去,赵叔你找我妈他们干啥啊?”
赵辉把自行车锁进陈家的院子里和陈勇阳走路,他扬了扬手上的报纸:“我来给你们说个好消息。”
“啥好消息?陈言是谁,跟我们家一个姓。”陈勇阳眼尖,看到了报纸上的标题,但他一个小孩子,自然猜不到陈言跟陈晚的关系。
自从有了老婆孩子,赵辉的话比以往多了不少,他松开手,以免陈勇阳把报纸扯烂了:“待会跟你说,你能看得懂报纸?”
现在教育实行的是五三三学制,陈勇阳作为小学五年级即将升初中的学生,标题上的那几个字在他的认字范围内。
“好了,等会跟你爸妈他们一起看。”赵辉摸了下陈勇阳的头让他看路,“报纸我不拿走,随便你看多久。”
陈勇阳于是抬起头,自动加快速度,看到周梅后瞬间大喊:“妈,赵叔找你!”
小坡上不仅有陈家的地,附近干活的人听到陈勇阳的话,纷纷好奇地望过来。
“你说我们六儿上报纸了?这上面的人不是叫陈言吗?”天底下姓陈的那么多,周梅一时没联系上。
“我打听过了,是陈晚没错,你看这,河源纺织厂,陈晚不是跟纺织厂的人熟吗?”赵辉坚信他跟张诚的分析没有问题,“实在不行,你写信问陈晚,陈言是不是他用的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