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节(1 / 2)

谢昭此行,是暗里徇私。

可一路高调,又委实刻意。

这些日子,顾劳斯琢磨了数遍,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敢在神宗眼皮子底下暗度陈仓,并非谢昭狂妄,而是神宗默许。

至于神宗为什么默许,或是因为谢昭许了他比愍王遗孤更要紧的东西。

“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夜风里,谢昭一声轻叹。

“悄悄,这时候我多希望你可以笨一点。”

谢大人确实与神宗做了笔交易。

——以大宁两百年国祚,换一个愍王遗孤。

下定日那句“谢家聘书,只会是你的名字”,并非妄语。

两家既是赐婚,婚书必定要过神宗明路。

谢昭敢这么落笔,并非事后篡补,而是早已谋定退路。

他不由想起还京后与神宗的那场博弈。

彼时他带回两具尸身,由太医院掌院亲自解剖检验。

几番提毒试毒,终于叫老掌院找到症结。

如此回天有门,终将明孝太子从阎王殿里抢了回来。

保下太子,神宗心下大定,这位铁血一生的老者,终于肯缓下步伐,细思平生。

早年穷兵黩武,晚年放任党争。

以至于耗尽太祖、高宗攒下的家底。

如今国库连年亏空,天灾接踵而至。

官员疲于应付,百姓民不聊生。

对着满案叫苦哭穷、诉民生多艰的密折,神宗不得不躬省己过。

“天命有终,江山无期。”青年不卑不亢,诤言掷地有声。

“陛下也该放下旧事,看看大宁的未来了。”

夜漏将残,烛火久燃。

灯芯徒出一截,发出“哔啵”一声。

光影摇曳,外间却无人敢请旨进来剪烛。

长久的静默后,神宗终是放下手中紧攥的龙纹镇纸,佝偻下绷紧的脊梁。

是啊,天下终将是明孝太子的天下。

他不能留一个满目疮痍的王朝,叫本就病弱的儿子一生劳碌,只为替他善后赎罪。

“这话只有你敢说,哼,也只有你能说。”

神宗凝视着年轻的绯衣御史,不过而立年纪,那双眼却如深渊,不可丈量。

自十四岁投诚以来,青年便如一柄冷刃。

无情无心,叫他用得极为趁手,也极为放心。

北司是他为青年量身增设。

也只有在青年手里,北司才能将特权用到极致。

只是,绣春刀不过是障眼之法。

世人都忘了,这人卸下刀,还是大宁建朝以来,唯一在位十年不曾更易的都御史。

太祖建朝之初,一改历朝御史台之制,重设督察院。

并加赐掌院都御史二品官职,与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通政使共列九卿。

朝野只看得到品秩变化,却看不明白都御史手中究竟有多大权力。

纠察百官,可绯衣面圣直接弹劾贪墨不法;考察官员,能直言褒贬左右四品以上官员任免;最重要的,是他手里的密报网。

都御史掌握着皇帝安插在各地的线人,及其所呈包罗万象的密折。

上到河南春上下了几场雨,下到屯田在沿海又被几个兵卒吐槽。

神宗就是靠着这一封封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最为真实受用的密折,勾连起一张庞大的信息网,从而稳稳把控着整个帝国的运行走向。

而谢昭,则是这张网唯一的中枢。

神宗用他,因他有着抽离世外的冷静,有着洞见先机的神妙。

更因他不止一次,曾替深陷局中的神宗拨开障目之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