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百晶,十个人就是一千晶,三天过去,报名的参赛者就达到了六十一人。
参赛凭证是印着施晴和云新身份牌图案的小片布条,轻便且易于携带,但也有想要参赛的佣兵问了关键性的问题:“万一我弄丢了凭证,你们会不会不认账,毕竟你们也记不住每个交钱的人吧?”
现在酒馆里的侍应生都换成了半牛人,所以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
除了布条凭证之外,施晴还安排三名侍应生,对报名参赛者进行单独的“直觉标记”,就算对方弄丢了布条,也能依靠标记进行参赛。
半牛族的天赋众所周知,听完施晴的解释后,对方也没什么意见,放心交钱离开了。
施晴又亲自跑了趟补给站和半兔族,给两家商店补货的同时,接来了姐姐冬奇和哥哥春奇,一起帮忙准备挑战赛。
挑战赛比拼的食物是馒头,这种东西用料便宜,制作简单,只要揉面醒发后,切成对应的剂子,随手拢一下造型,最后上锅蒸熟就行。
待在酿酒坊的这些天,施晴也带人断断续续制作了一些半成品,冬奇春奇作为小食摊时期就开始锻炼厨艺的老手,加入后制作的速度更快了。
施晴估算了用量,假设每个参赛选手平均能吃二十个馒头,那九十个选手就是一千八百个。
事实上,这是往夸张了算的结果,能一口气吃下十个馒头就很不容易了,能吃二十个以上的,恐怕普通人根本做不到,更何况每轮比赛还有时限。
所以施晴准备了一半蒸熟的完成品,一半未蒸熟的半成品,全部收进图鉴仓库,等到活动开办当天,再视情况取用。
听月想吃馒头,但施晴不给,说要留在挑战赛的时候用,他只好死皮赖脸地待在厨房里帮忙。
或许是这样边聊边说的工作更有乐趣,他有点怀念冰封期时住在半兔族领地里的日子,竟然还主动问:“小晴,要不我以后就跟着你玩吧?我收费便宜点,一个月一万晶,怎么样?”
施晴直接说:“酒馆还没开始赚钱呢,我付不起。”
听月沉默了会儿,咬牙道:“那就八千晶,不能再低了!否则传了出去,我大师级佣兵的脸面往哪儿搁?”
施晴夹了个刚蒸熟的馒头塞他嘴,“谢了,下次一定。”
除了馒头之外,施晴还准备了其他食物,都是开业当天,配合活动售卖的。
例如:盐焗土豆、蘑菇烤肉串、蒸南瓜块……
都是制作简单,方便好吃的食物。
老怀那边同样在日以夜继地工作,甜酒的产出很快,基本两三天就能酿成。酿酒、出酒、兑酒,几个批次下来,地窖里新买的二十个陶缸全被储满了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