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给华夏内地两个奖的可能性不大。 要么是《无极》,要么是《爆裂鼓手》。 所以,陈楷格在宣传《无极》的时候,多次“分析”《爆裂鼓手》和《那些年》,就差没指着郝运的鼻子说他拍的电影都是垃圾。 这位所谓的大宗师气量狭小的恐怖。 也有人推测,一旦郝运的《爆裂鼓手》越过《无极》拿奖,极有可能会遭到陈楷格的处处刁难。 不过,郝运也不可能因为不想招惹陈楷格而退出柏林电影节。 而且随着《无极》票房高开低走,越来越拉垮,还被很多影评人拿来和郝运进行比较——同年电影,比较在所难免——郝运已经把陈楷格得罪的差不多了。 这个拉垮并不是说《无极》票房很低,恰恰相反,郝运觉得《无极》的票房有点虚高了。 它首周末全国票房达到了7452万元人民币,刷新了《功夫》创造的首周末全国票房6000多万元人民币的纪录。 目前已经突破了1.6亿人民币。 比《那些年》的内地票房还要好。 《无极》的营销做的比《那些年》更疯狂更卖力。 前期,剧组故意低调拍摄,对角色造型严格保密,成功调动起媒体与观众的期待心理。 而当影片进入推广阶段,《无极》则高调出击: 柏林推介会一掷千金、官方网站高调启动、演员造型全面亮相、代表华夏电影出征奥斯卡、成都点映安检严密、小说改编权花落郭小四、反盗维权誓师会、海选影迷参加首映式…… 还有陈虹、陈楷格的当众激吻。 带着一群明星来个“不到长城非好汉!” 密集宣传犹如海浪,一个浪头未息,下一个浪头又涌来。 观众的期待一次次被调动,好像大坝蓄水,公映后观影热情如同开闸泄洪,转化为巨大的票房利润。 但是高票房却没能为影片带来好口碑。 正因为把期待拉得太高,《无极》在网上几乎是一片骂声。 一位观众尖锐地问:“我很想知道,3.5亿,这么多钱到底花在哪里了?” 好吧,这个其实都不算尖锐。 “电影看到一半,我总算看出了眉目,这部片子,可以改名叫《一个女子和三个飘客的故事》。” 更尖锐的也有。 “无极,又名无聊之极,据说是用黄金堆成的大便,观看者轻则瞌睡,重则呕吐,并拌有骂脏话,暴力倾向等不良反映,而且91%观众都会有上当的感觉。” 面对全网谩骂,陈楷格几乎吐血。 有一次喝酒直接就哭了。 然而骂他的观众实在太多了,他又不可能像告《一个馒头》那样挨个的去告。 所以,他就把气撒在了郝运身上。 说观众都是煞笔,没文化,看不懂有内涵的东西,只能去看郝运的《那些年》这种垃圾。 堂堂超级大导没干过郝运这个小年轻,本身就是一种丢人现眼的事情。 再结合陈楷格的性格,得罪他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郝运也不怎么害怕。 只要有姜蜀黍在,他就可以继续嚣张。 柏林电影节郝运也不是没关系,到时候开幕就去,和各大评委、影评人相谈甚欢几天,都能变成支持他的人。 冯元征出身人艺,他跟着郝运去角逐柏林电影节,人艺也不会袖手旁观。 国内媒体不可能拉偏架的。 郝运和安小曦上春晚也不受影响,陈楷格又不是春晚总导演。 按照晚会的排练规定,除了港台明星之外,所有参加演出的明星与主持人必须在今天亮相。 但令人意外的是,原计划今天亮相的赵本善并没有出现在春晚彩排现场,据说是小品《说事》还没有排练完成,因此只好暂时缺席。 不过,赵本善没来,却看到了牛群。 摄影、当官、做生意、拍戏,这位相声演员此前几年一直在“不务正业”,但是这段经历并不光彩,轰轰烈烈的非议与质疑一直伴着他,这不仅令牛群身心有了累累伤痕,名声更受到很大损伤。 今年终于回到了带给他荣誉的文艺舞台上,在春晚小品《打工幼儿园》时出演街道主演“马尚风”。 第一次彩排就是带妆彩排。 郝运和安小曦先是被安排着去化妆,然后就坐在那里等着上场,从发到手里的节目单来看,他们是第九个上场的。 彩排还没有正式开始,所有的人都只能等待。 “紧张吗?害不害怕被砍了?”郝运问安小曦。 “还好,看着挺稀奇的,原来咱们平时看的春晚后台是这个样子的。”安小曦并不紧张,她好奇的四下打量着。 甚至还看到了有小朋友。 等到了彩排的时候,总导演朗坤先给所有参与彩排的人员讲了一通话。 大概意思就是考虑到每年零点以后就不会有很多观众收看春晚,而且今年燃放鞭炮出台宽松的“禁改限”,观众肯定是热热闹闹出门放鞭炮辞旧迎新,因此要适当压缩时间。 简而言之,就是要给春晚节目瘦身。 现在41个节目实在太多了,要砍掉一部分。 大家努力表演,谁要是表现的不好,那就别怪被砍掉了。 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了。 接到春晚邀请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可一旦被春晚“退货”,难免就会失去一些面子。 相比语言类节目声势浩大——从节目单看,至少占了一半的时长——今年歌舞类节目则遭遇了霜寒,只有50多分钟的分量,独唱曲目也是锐减。 郝运和安小曦的这首歌也是岌岌可危。 他俩人虽然不是独唱,但却是很有分量的对唱,包括人气偶像歌手谢听风、庞隆、水木年华、twins、张鑫哲、林骏杰等在内的都只能在联唱中露面。 而且,联唱也用不到这么多人。 这些人挣个联唱名额,都要有50%的淘汰率。 就是这么的残酷。 第543章 春晚彩排 这次的带妆彩排,按照名单顺序登场。 即便是已经练习过无数次《今天你要嫁给我》这首歌,郝运和安小曦也没有掉以轻心。 牵着手上台的时候,郝运直接给安小曦拍了一份一百多点的属性。 就这首歌来说,这种属性已经足够了。 其实,彩排的意义并不是去考验唱功,那玩意在春晚上只有不算太高的参考价值。 真正看的是台风。 郝运最大的优势是他脑回路和一般人不一样。 而且,他就像是一个精神分裂患者,随时可以切换出不同的状态来应对不同的场景。 至于安小曦,她才十四五岁的时候面对记者都不会紧张,今天的场景就算是高端了一些,也至少可以发挥个七八成的水平。 被郝运拍了属性后,七八成就变成十成了。 总导演朗坤和几个导演坐在台下观看。 不时的写写画画,或者讨论几句,他们是决定彩排明星能不能真正上春晚的关键。 审核都没问题,那是彩排之前的事情。 “唱的还可以……”朗坤身边的副总导演娄乃鸣小声的说道。 她和姜闻是同学,她是79年考入中戏导演系,而姜闻是80年考入中戏表演系。 姜闻在学校期间就是风云人物。 成为超级大导后,更是成了中戏之光,娄乃鸣主要是做话剧。 她执导的话剧《唐明皇与杨贵妃》获得了海河艺术节“演出一等奖”、其个人则拿到了“优秀导演奖”。 94年朗坤做春晚总导演的时候,她就是小品类总导演。 这一次则是副总导演。 本届春晚副总导演有四个,导演有五个。 他们是真正干活的人,另外还有监制、制片人什么的。 “嗯。”朗坤只是简单的嗯了一声。 他看着郝运和安小曦在台上唱歌,并不意外这俩人唱得还不错。 因为这首歌相对比较简单。 两个出过专辑的歌手,只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对于郝运和安小曦的这个节目,他一开始是倾向于直接砍掉的。 因为需要砍掉的节目实在太多了,而郝运和安小曦是第一次收到春晚的邀请,被砍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俩人如此的年轻,明年再上也说得过去。 不过,朗坤暂时不打算砍了。 要说流行歌曲方面,郝运和安小曦也算是2005年第一梯队的高热度高手。 郝运更是为数不多能和港台歌手相抗衡的人。 他和几个香江、湾湾歌手组了个两岸三地的歌手拼盘演唱会,得到了文化部门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