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顾远石建议彻底清查丈量土地。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顾远石这般提议,几乎得罪了绝大部分权贵。 毕竟有几个人敢说,自已就没有多占地呢? 土地几乎是权势的衍生品。 所以这件事,顾远石一提出来,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其中包括秦王在内的一众皇子。 他们攻击顾远石,认为他小题大做,污蔑他沽名钓誉,不顾实际…… 一时之间,顾远石不知道第多少次站上了风口浪尖。 这件事,徐渭北刚听说的时候就觉得不太妥当。 不是事情不该这般做,而是顾远石似乎,有些着急了。 徐渭北觉得,步子大了不行,这件事得循序渐进。 皇上对此的态度是观望——来,你们吵,你们辩论,朕不表态,作壁上观。 等各路角色都跳出来一遍之后,皇上忽然斥责了皇子,责骂他们自私,只顾自已的那点利益,眼里没有百姓,没有天下。 总之,皇子们被骂得狗血淋头。 其他人一看,皇上这是表态了啊。 皇上表面上骂的是自已儿子,实际上骂的何尝不是他们? 群臣们自已内心到底什么想法不得而知,但是没有人蠢到这会儿往枪口上撞。 至于以后要反对,自然是暗戳戳的搞事情。 总之,皇上这会儿把自已的儿子们骂得体无完肤,然后下令抓他们当典型,先清查丈量他们的土地。 圣旨一下,顾远石雷厉风行。 用了没几日结果就摆到了皇上案头上。 顾远石也不包庇自已女婿,额外占地最多的就是秦王。 皇上震怒,把秦王骂得抬不起头,罚俸一年,给他一个月时间思过,擦干净屁股。 秦王屁滚尿流地去了。 其他皇子能略好点,不过也都灰头土脸,除了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魏王。 皇上奖赏了魏王。 一时之间,朝廷的老狐狸们各怀心思。 一日不立储,涉及皇子们的比较,就是个敏感的话题。 徐渭北想起这些事情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 烦死了! 他十分不赞成皇上的行为。 皇上看着儿子们为了立储打破脑袋,自以为这样可以选出最强的太子,却不想这样斗下来,日后登基之人,一定会清算之前的“敌人”。 内斗是最没必要的消耗。 最最重要的是,那影响了他出狱。 顾婉宁承诺陪伴他,但是他小人之心,担心时间长了,顾婉宁会反悔。 “秦王这下也老实了。”高览幸灾乐祸,“就是估计秦王妃日子有些难了。” 顾远石对秦王下手,秦王无计可施,估计只能把怨气撒在顾婉清身上。 “那也是她瞎了眼,选错了人。”徐渭北有些冷酷。 高览嘿嘿笑,“侯爷,您说这话像泄愤似的。” “泄愤?我泄什么愤?” 秦王府的事情,和他有什么关系? 男人不像女人那么多愁善感,也没有泛滥的同情心,更无法代入。 “之前您不是,不是中意顾婉清吗?”高览小声地道。 徐渭北:??? “我什么时候中意过她了?” 他自已怎么不知道? “就是之前大长公主说,要和顾家联姻。您想挑的是顾婉清……” 徐渭北隐隐约约记起来有这么一件事。 不过那和感情有什么关系? 分明是顾婉宁名声不好。 他趋利避害,选个名声好的,不是人之常情? 不过想想,幸亏那时候顾婉清已经瞎眼看上了秦王,否则她要是嫁给自已,那自已岂不是就痛失顾婉宁? 月老这红绳牵的不错,及时纠正了他。 徐渭北出不去,心烦意乱,在小小的牢房里来回踱步,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口了。 “景元那边有消息传回来吗?” “侯爷,”高览哭笑不得,“景元才走了六日,可能都还没到边大夫那边。” 才六日吗? 时间过得真慢。 徐渭北已经不想着隐疾治好的事情了,他只想知道,边大夫到底为什么要瞒着他。 第242章 上门求助 顾婉宁很快也知道了朝廷里闹腾的事情。 因为顾婉清来找她了。 那时候她正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和三姨娘商量随礼的事情。 ——二姨娘的弟弟成亲,她们肯定是都要去的。 二姨娘说,顾婉宁只要去,金家就蓬荜生辉。 不用随礼,她反过来要给顾婉宁封个大红包。 因为娶的是侍郎还是尚书府的姑娘,二姨娘压力很大,总觉得自家低了一头,所以需要人撑场子。 顾婉宁的身份就足够高。 “是侍郎府。”三姨娘笑着和顾婉宁道,“这已经是高攀了。倘若真是尚书府,容容不知道该怎么紧张呢!” “那有什么好紧张的?虽然门第上确实差了一些,但是既然能结亲,说明对方也是愿意的。” 顾婉宁隐约猜测,这个侍郎府应该不是很宽裕。 大概需要一个“提款机”,来弥补府里财力的不足。 大家各取所需,谁也不比谁高一头。 “这下容容总算了了一件心事。”三姨娘感慨道,“她说等弟弟亲事办完了,她就对得起父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